制度型开放更进一步 15家多地上市及红筹公司汇聚科创板

2022-11-11 07:43: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林淙

  11月10日晚间,中芯国际披露三季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77.64亿元,同比增长48.8%;实现归母净利润93.90亿元,同比增长28.3%;全年营业收入预计在494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38%。

  兼具“两地上市”和“红筹公司”两大特殊标签,中芯国际既是科创板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受益者,也是其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见证者。从“没有条件进不来”到“不拘一格引进来”,众多硬科技公司在科创板多元包容的怀抱中,步入发展快车道。

  截至目前,科创板已有12家多地上市公司,包括中国通号、复旦微电、时代电气等11家“A+H”两地上市公司和1家“A+H+N”三地上市公司——百济神州。此外,科创板还有6家红筹公司,包括中芯国际、百济神州、诺诚健华3家多地上市红筹公司,以及华润微、格科微、九号公司3家仅在科创板上市的红筹公司。这些15家特殊类型公司的总市值已近5000亿元,其中8家均为科创50成分股。

  “回A”潮助推产业集聚

  数据显示,科创板目前已披露三季报的多地上市公司和红筹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05.46亿元,同比增长16.01%。业绩高速增长,离不开研发的大力推动。今年前三季度,上述公司研发费用合计金额达195.87亿元,同比增长20.84%。其中,第三季度研发费用合计70.35亿元,同比增长22.55%,环比增长12.10%。

  另一组数据则展现科创板特殊类型公司在行业分布上的特征。创新药企投入资金大、投资周期长的特点,曾一度制约其在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据统计,科创板12家多地上市公司中,半数以上为创新药企,包括百济神州、君实生物、康希诺、荣昌生物、诺诚健华、复旦张江。得益于多元包容的发行上市条件和创新的持续监管制度,科创板目前已上市的创新药企业数量共达23家。

  借助科创板,创新药企进一步实现了资源要素配置的前移,得以在成长阶段获得很多成熟期企业才拥有的优质资源,在科研、资金、人才、市场、经营等方面被插上“翅膀”。

  例如,百济神州的核心产品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的头对头临床试验已于近期取得无进展生存期(PFS)的优效性结果;康希诺先后推出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注射剂型和吸入用剂型,被世卫组织列入“紧急使用清单”,推动构筑全球抗疫防线;君实生物合作研发的VV116已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紧急使用等。

  比较优势突出多维“引力”

  流动性和估值是上市公司选择上市地的重要衡量标准,多地上市公司对此更有发言权。

  “科创板投资者范围广泛及更高的流动性,能进一步加深资本市场对企业的了解及认可。”君实生物表示。诺诚健华认为,与A股投资者的交流渠道更加顺畅,便于投资者更熟悉公司、更容易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和经营环境,从而给出更合理的估值。

  上市公司的主观感受在交易数据上也能有所验证。以年换手率观察两地流动性差异,12家公司2022年在科创板年换手率平均达501%,H股对应数据为143%。以股价年均值反映估值差异,12家公司2022年在科创板股价均值比H股平均高出107.6%(按11月10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换算)。其中,溢价最高的是复旦张江,为247.54%,其科创板股价年均值为人民币11.03元,港股为3.44港元。

  10月31日,首批科创板做市商正式开展股票做市交易业务,科创板流动性将进一步改善。

  从上市募资角度看,科创板12家多地上市公司在科创板IPO合计募集资金1135.98亿元,大幅超过约506亿港元的境外IPO合计募资总额。与此同时,12家公司科创板IPO发行费用合计26.43亿元,综合IPO发行费率2.33%,也低于境外的3.18%。

  “科创板的投资者更能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对中国企业应对困难更有信心,文化理念更为契合。”复旦微电如此阐述赴科创板上市的原因。早在2000年,复旦微电即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共募集资金1亿港元。时隔21年后,复旦微电再次上市并登陆科创板,共募集资金7.48亿元。

  科创板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通过募集资金和实施募投项目得以体现。复旦微电在科创板上市后,其募投项目产品于2021年第三季度完成设计定型,项目在当年和次年上半年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69亿元和1.37亿元。

  “试验田”里催熟红筹回归

  2020年2月,华润微登陆科创板,打开了红筹公司登陆A股市场的新篇章。当年7月,中芯国际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A+H”上市的红筹公司。九号公司成为首家在A股发行存托凭证并上市的红筹企业,开辟了红筹回归的新路径。2021年12月,已在美国纳斯达克和港交所两地上市的百济神州再次选择在科创板上市,成为首家三地上市红筹公司。截至目前,已有6家红筹公司登陆科创板,红筹回归的路径在科创板愈渐成熟。

  “作为一家红筹企业,科创板的设立让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九号公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自从成功登陆科创板后,各级员工受到很大鼓舞,可以更加心无旁骛地搞科技创新。我们切实感受到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改革释放的巨大红利,为广大科技创新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业内人士表示,从发展的眼光来看,一方面,这些“国际范儿”的公司对于境内外资本市场交易制度、融资效率、监管环境等基础制度的差异皆有更深的体会;另一方面,它们也势必将为科创板未来深化改革、完善创新制度、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功能提供切实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