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昌生物:厚积薄发 做临床价值的创造者

2023-12-22 08:19:1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张雪

  从全球首款双靶点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生物新药泰它西普,到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抗体偶联药物(ADC)维迪西妥单抗,荣昌生物不断为患者带来希望,也践行着“临床价值的创造者”的最初承诺。

  在行业“风调雨顺”的日子里,荣昌生物是大胆且“冒进”的;在政策和资本“乱花渐欲迷人眼”的阶段,荣昌生物却是保守又“沉默”。深耕生物医药领域多年,公司笃行实干、厚积薄发。在接受上海证券报《科创中国》栏目调研时,荣昌生物董事长王威东讲述了公司的坚持与改变、初心与梦想。

  转型成长路上的四个关键词

  1993年,荣昌制药成立。“肛泰”系列痔疮中成药产品同年上市并迅速走红,“荣昌”二字走入千家万户。

  在那个做中成药就能轻松赚钱、舒服过日子的年代,王威东却做出“投注创新”的决定,因为他相信:“长远的发展需要一个更长远的战略。”

  在对国内外产业发展状况剖析后,王威东坚定了公司发展定位——做“国际化的药企”。聚焦更多未被攻克的临床疾病,1997年开始,王威东带领荣昌制药转型,将方向瞄准国际尖端的生物药领域。

  很快,王威东与已在生物医药研发领域有超过20年经验的房健民结识。2008年,荣昌生物制药(烟台)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成立之初,荣昌生物便立志成为“临床价值的创造者”,瞄准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和同类最佳(best-in-class),将研发靶点聚焦在自身免疫、肿瘤科和眼科疾病三大领域。

  而从立志做“全球新”,到做到“全球新”的过程中,有四个关键词对王威东来说至关重要。

  第一个关键词是规律。在王威东看来,创新药物的研发涉及冗长的产业链,涵盖从早期研究到商业化生产等各个环节,了解行业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把握好新药研发的规律,做好预期管理,对新药研发的成功至关重要。

  王威东给出的第二个关键词是科学。“生命科学是非常严谨的,项目的科学基础必须牢固。”他相信,对于疾病的治疗方法、技术突破,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研究作为根基。

  第三个关键词是人才。“人才是新药研发的第一资源、最宝贵资源。做‘全球新’的药,就需要全球顶尖的人才。”王威东说。

  第四个是使命感。做出具有临床价值的药品,能够解除病人的痛苦,以最小的副作用满足尚未被满足的重大临床需求,最终实现产业转化,提高药物的可及性,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也是荣昌生物“简约而不简单”的愿望和使命。

  冲刺头部生物药企的两个新药

  11月22日,荣昌生物宣布注射用泰它西普正式获得国家药监局同意,由附条件批准转为完全批准。这意味着泰它西普通过所有必要的临床试验,证明了其对大多数目标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以广泛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

  泰它西普是荣昌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执行官房健民设计的一个新药分子,也是他带领公司科学家团队开启的第一场属于荣昌生物的“冒险”。

  2008年,在大学实验室里,他们瞄准了几乎一片空白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领域。系统性红斑狼疮治疗用药当时被视为新药研发领域的一座险峰,过去几十年里,国际上多款新药都以失败告终。

  2021年3月9日,泰它西普获得国家药监局附条件上市批准,成为全球首款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双靶点生物制剂。此外,泰它西普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其他多种适应症正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开展Ⅱ/Ⅲ期临床试验。

  在2021年获批上市的创新药中,还包括荣昌生物研发的我国本土首款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

  “相对于普通单抗药物而言,ADC药物可以更加精准有效地杀伤肿瘤细胞,它就像精准制导的导弹,可以达到最佳的打击效果。”王威东称。

  值得一提的是,维迪西妥单抗尿路上皮癌适应症拿到了国家药监局和美国FDA的双重突破性疗法认定。全球著名生物制药公司西雅图基因看中了这款药品的潜力,2021年8月,其与荣昌生物达成开发和商业化维迪西妥单抗的全球独家许可协议,荣昌生物将获得26亿美元的首付款和里程碑付款,外加该药在西雅图基因区域净销售额从高个位数到百分之十几的梯度销售提成,一度刷新中国制药企业单品种海外授权交易的最高纪录。

  上市当年,泰它西普和维迪西妥单抗双双通过医保谈判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开始惠及更多的国人。今年12月,这两款新药成功续约,作为协议期内谈判药品继续纳入2023年版医保目录。目前,两款新药销售放量明显。

  “万变”过后坚持最初的梦想

  近年来,在政策和资本的双重推动下,创新药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国产创新药“开花结果”,行业发展欣欣向荣。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药企扎堆快速跟进,诸多同质化创新产品开始了对市场、资源的激烈争夺。

  比起资本快速催生的一些Biotech(生物科技),荣昌生物用自己在市场上赚到的钱,按照产业节奏和规律踏踏实实做创新药,并未被资本的节奏打乱方寸。

  今年6月7日,荣昌生物获得港交所批准,正式将“B”标记从股票代码中移除。此次摘“B”,意味着荣昌生物在市值和收入等方面达到了更高标准,这家Biotech企业正在逐步迈向Biopharma(生物制药)企业。

  “我们的战略规划是要完成三个转变:从研发型公司到商业化公司的转变,从区域化公司到国际化公司的转变,从不成熟的公司到成熟公司的转变。”王威东介绍,荣昌生物正在借助荣昌制药前期经验、人脉、渠道的积累,获得更为丰富的商业化经验。目前,包括医学、市场和销售在内的自身免疫、肿瘤两大商业化团队分别达到数百人。

  “硬核”的研发实力,是荣昌生物实现转变的最大底气。目前,荣昌生物产品管线中处于研发和商业化阶段的创新药物多达几十个,有7个新药的60多个临床试验正在开展中。

  “几年前,我们在上海建立了研发中心,在旧金山设立了美国研发中心,在华盛顿组建了临床运营团队,以便为研发管线不断增添创新分子,也为我们成长为一家国际化的生物制药企业蓄能加力。”王威东表示。

  “我们现在有两个奋斗目标。”王威东说,做出更有效、更安全、更可及的创新药,做“临床价值的创造者”,是荣昌生物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与此同时,作为“A+H”公司,持续为投资人创造投资价值,获取合理回报,同样是荣昌生物的承诺和使命。

  无论是进入医保,还是深耕国际市场,荣昌生物都是为了让更多患者有药用、用得起。随着适应症逐渐增多,国际市场逐渐打开,在研药品不断突破,不忘初心的荣昌生物或将缔造出更多的“荣昌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