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航军工投资前景可期 会给股民长期回报

2013-12-09 10:54:08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于祥明)中航工业负责人在接受上证报资讯独家采访时表示,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基调,未来包括科研技术在内的各种军工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将是大势所趋。而且军工企业将在期权激励、技术专利转化、以及与创新性民营企业的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强化,这都将对中国军工企业和投资者都会带来好处。

  中航系防务民用领域均有亮点待出

  “中国的航空军工产业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敢与世界一流企业同台竞技。”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近日在“2013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候选人论坛”上透露出巨大信心。

  林左鸣向上证报独家表示,随着数字化设计制造、3D打印等新技术以及研发队伍的系统化培养和投入,中航军工的设计制造能力和周期已有显著提升。他表示,经过多年发展,中国航空工业已经从望尘莫及、望其项背,转为同台竞技。

  据其表示,近期透出的有关大型运输机等新型飞机的信息,显示中国航空产业已经具备可以与世界一流水平同台竞技的能力。民用飞机制造领域的技术水平也在迎头赶上,国产大飞机C919等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

  “先进技术你买不来,人家根本不卖出价。”林左鸣坦言,目前中国航空军工不可能引进设备、技术,完全靠自己自主创新做出来。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来要发展混合经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这也是下一步航空工业发展很重要的突破口。对航空工业来说,很特殊,创新永远是企业的氧气,如果没有创新,一天也生存不下去,所以我们现在一直在考虑的是如何借用新的机制,新的改革突破口来进一步推进创新,进一步塑造精英人才、精英团队的成长。”林左鸣说。

  另外,林左鸣还指出,中国航空工业在民用飞机方面,仍然跟国际两大寡头还是有些差距的,但这种差距是市场和品牌的差距更大,单从技术层面来看,中国大运飞机成功试飞,就证明中国的技术并不落后。

  “我们不能仅仅发展防务产品,还必须发展民用产品,做到军民结合,否则我们就是不完整的。人民群众都很关注国产大型客机什么时候能够飞上蓝天。我可以说,我们的技术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客机不仅仅要技术成功,还需要商业成功,比如品牌、经济效能要有竞争力。这方面对航空人来说还有巨大的挑战,还需要继续努力。”林左鸣说。

  另外,林左鸣表示,国产大飞机C919进展顺利,在发动机方面选用两款发动机也是国际惯例。虽然目前先用国外的航空发动机,但今后中国研制的航空发动机“长江”(CJ-1000A)成熟后就会装上“中国芯”。

  “从国内外来看,军工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本市场的支持,也会给投资者长期回报。”林左鸣表示,军工先进技术在民用领域的应用,以及先进民用企业入股军工企业,这种良性互动,对投资远期的回报都是可以期望的。

  军工有望成为明年机构投资重点方向

  分析人士指出,安全成为三中全会公报中极具地位的关键词,引爆了本轮军工股行情。短短一个月内,从国安委成立到低空开放政策,再到国家设立东海防控识别区、再到宣布12月2日发射嫦娥三号探测器。一连串政策和事件性因素出现,使军工板块获市场持续热捧。

  据上证资讯了解,军工股曾长期被机构视为难以进行长期价值投资的主题性板块,事实上包括公募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先前都没有对军工股进行高仓位配置。但三中全会决定中有关国家安全的相关定调,尤其是国安会的成立,促使机构投资者改变了军工股的原有投资逻辑,认为军工板块基本面正在发生内生性蜕变。对于军工板块潜力待发掘,机构看好四方面。

  其一是在国防安全需求量最大的海军和空军高端装备领域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包括航空动力(600893)、中国重工(601989);二是具有独特优势、有能力获得军品资质及订单的民营资本上市公司,包括中海达(300177)、天立环保(300156);三是在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科研能力、与军方已有较好合作的国资上市公司,如机器人(300024)、博云新材(002297);四是涉及军工集团资产证券化,有望获核心军品资产注入的公司。如中航电子、航天电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