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两市分道扬镳 汰弱留强换股操作
沪市仍可再创新高明智选择永保安康
周五收周线从开盘到收盘上证指数始终在平盘之下,下跌家数始终大于上涨家数,到收盘时还达到556家下跌对比369家上涨。有关涨跌家数的变化获得市场分析的认同,目前所用的统计数据都以“麦氏理论”所谈的为准,这是在当天判断涨跌非常要的基准,属于理论使用的“三点一项”范畴,可以直接判断当天会涨还是会跌。
依据周五的涨跌家数判断,最后下跌是市场人气倾向的必然结果。一周的涨跌家数观察,周一上涨为多,所以指数上涨;周二下跌家数在13点19分超过750家后造成大跌;周三到收盘时上涨家数达到833家,所以最后以最高作收;周四又回到下跌家数较大,因此最后还是下跌作收。有了这个分析基础,当天盘势看涨看跌事先可以判断,等于高人一筹,这样看盘功力大增,当然会赚钱。
市场观点以为三天未创新高认为多方转弱,2508点会是本波高点。短线操作者会有类似的观点,多数的技术分析书籍里头常常如此谈到,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非常明显是误导,2508点不仅不是“高点”,而且还会再创新高。
“麦氏理论”在均量线及均价线的趋势推演中谈两个观点:一是均量线趋势上涨任何回调下跌都是买进时机;二是10与20日均价线还在进行“扣低而助涨”阶段,指数随时可以再创新高。
依据上面这两个指导原则,本栏认为上证指数还要再创新高,但深证综指正好相反这样,“麦氏理论”解读:“当均量线及均价线趋势下跌时,指数不会再创新高”。
为何两个指数会有如此不同的结果呢?很简单,以下跌拉起来的时间周期为准,去年6月25日股指与深证综指早已经分道扬镳。高低点位比较,深证综指从最低885点涨到1373点,涨幅55.14%;比上证指数从1849点涨到2508点,上涨了35.64%。两者差距20%幅度,势必要进行修复与整理,这样的情况计有四种演变可能:
一、两市齐涨,深市涨少一点,沪市多涨一些,拉近距离。以本周的状况来看,这个可能性已经不存在;
二、深市暂时维持在小幅区间内游走,不涨也不跌,沪市强势拉起来,缩短两者的差距。从近期的走势判断,不太可能如此;
三、深市下跌,沪市上涨,拉近彼此的差距也可能交汇。目前状况来看似乎有此可能;
四、沪市不涨,深市下跌,直接跌到沪市位置区间或靠近,显然目前市场不会有这样的可能性。
从本周的走势观察,第三种的可能性非常明显,应该朝这个角度进行观察,主要是因为深证综指弱化下跌,符合“麦氏理论”谈到的概念:“均量线下跌,均价线不可能单独维持上涨”,这是典型的量与价背离。
沪市仍可拉升上涨中小创业拔高而出
均量线代表“力度”,均量线下跌表示力度不足难以上涨;力度不足无法支撑价格的“高度”, 即使上涨也是短暂背离现象最后还是要下跌;没有“力度与高度”就不可能有“强度”,此时任何的上涨都是假象,这是“三度”分析的概念。
以这三个概念看本周的中小板与创业板综指,它们完全符合“麦氏理论”下跌的条件:
1、中短周期均量线下跌,任何上涨都是背离,即当20日均量线低于40日均量线处于不稳定状况,随时会有下跌之虞。11月5日又出现20日均量线低于60日均量线的形态,此时更加重下跌的危险,这正好解释周二跌破20日线回到60日均线的原因;
2、11月6日中小板综指扣减10月9日收盘8028点,典型的“扣高而助跌”,它反而逆势上涨,这是典型背离才造成本周二大跌。创业板综指也有类似特征,才会一口气跌回60日均价线以下;
3、两个指数的颈线分别在7640及1614点,中小板综指跌破后拉起来,力守在60日均线7633点上方,创业板综指不仅跌破而且还收在60日均线之下1614点,最后收盘1598点,弱势,说明下周还要再下跌;
4、两市虽然日成交额都低于120日均量线,但均量线形成属于“麦氏理论”典型的“不忍心杀低又无承接盘导致较大幅度下跌的倾向”,即使后市有反弹动作还是要调节卖出不宜再投入,它修复的时间周期会很长;
5、周线上看这两个指数都倾向于还要再跌的特征,此时千万别以为见低反弹或是抢反弹,因为所有“反弹都为了再下跌”,切记。
显然深市的下跌源于那中小板与创业板市场,表示两个市场八成股票都会下跌,务必选择避开。深证成指仍站稳在10日均线上方,形态上与上证指数类似但稍弱,下周上证指数可以“拉升上涨”,但中小板与创业板综指如果会上涨是属于“拔高而涨”,任何上涨最后都要再下跌。一定要进一步分门别类,进行涨跌划分,该涨的不会跌,该跌的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