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槽罐车保障问题引关注 专家建言探索多种风险化解机制

2020-06-16 22:20:3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韩宋辉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韩宋辉)据新华社消息,浙江温岭槽罐车爆炸事故大规模搜救工作已基本结束,事故造成了20人死亡,一百多人受伤。同时,事故发生地道路及周边房屋出现了较大面积的坍塌、损毁。

  事故的善后赔偿工作备受市场关注。根据交通部与原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做好道路运输承运人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除了基本的车险保障外,运输危险品车险还必须投保一定额度的承运人责任险。据知情人士透露,爆炸槽罐车除了投保了承运人责任险等车辆相关的保险外,事故相关人员及当地政府也投保一些其他保险产品,可以对事故损失做一定的补偿。目前,相关赔付工作在正常进行中。

  爆炸车辆保障问题引关注

  人保财险原副总裁王和表示,这次槽罐车爆炸损失巨大,继而引发极端风险。在风险管理中,通常是关注一般性风险,即在一般情况下危险品运输可能产生的风险和损失,如各省份在落实上述《通知》时,均对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投保金额提出了具体要求,如承运人责任险的赔偿限额大多在100万元左右。这种要求是针对一般性风险的,而面对这次事故,肯定不够。但如果将极端风险情况下可能产生的损失作为投保要求,则意味着要大幅度加重运输企业的保费负担。

  “随着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化学化工用品在人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天然气、汽油等。因此,这个领域的运输和仓储量都非常大,参与主体很多,存在管理范围广、对象多、跨度大、难度大的问题。同时,由于行业门槛不高,市场竞争激烈,相对不规范,尤其是在价格恶性竞争的背景下,安全生产往往就陷入“有心无力”的尴尬局面,最典型的就是疲劳驾驶问题。”王和补充道,此外,我国危险品运输领域面临的一个较大问题是市场集中度较低,即使是头部企业的市场份额也不高,无形中给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了巨大挑战。从国外实践来看,危险品运输市场是相对集中的,在规模优势的支持下,市场价格相对合理,管理专业规范,就能够为安全生产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探索多种风险化解机制

  据王和介绍,国家层面对交通运输领域的安全问题始终保持高度重视,一方面是完善了相关法规和制度,另一方面强化了制度落实和管理提升,也包括利用保险机制,解决相关领域的风险管理问题。如上述《通知》对“两客一危”车辆的保险提出了具体要求,随后各地也纷纷发文落实,各地保险业纷纷成立了共保体,为运输企业提供保障服务。

  王和认为,这次事故让全社会再次认识到,随着社会发展,风险不是降低而是增加,不仅是风险复杂性增加,可能造成的损失也加大。对于现代风险管理,不仅要用传统的管理手段,更要注重利用科技手段,强化风险管理。2011年,相关部门就要求新出厂的“两客一危”车辆必须安装卫星定位装置,通过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超速和疲劳驾驶问题。未来,一方面可以利用智能驾驶技术,进行车辆碰撞风险的预警和应急管理;另一方面,可以针对不同的化学危险品,开发相应探测和预警系统,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发生重大事故。

  “从风险管理的角度看,对于特殊风险,可以通过一些特别机制进行管理和解决。”王和建议,借鉴交强险“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的做法,从保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建立“两客一危”专项救助基金。目前,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已积累到近200亿元,也可以考虑从中划拨一部分,支持设立“两客一危”的专项救助基金,以解决可能面临的巨灾风险。

  此外,还可以通过保险来分散风险。普华永道中国金融行业管理咨询合伙人周瑾表示,在特定的行业,比如远洋运输、能源化工等行业,都有些特定风险,需要行业专家参与核保定损,并且开展事前风险防范和事中风险干预,尽量减少出险和损失的概率及程度。在国外,企业安全意识、保险公司特定风险管理能力都比较高。

  周瑾表示,这类风险一般是跟产业结合紧密,单个标的风险大,需要承保人具有比较高的行业经验和专业化能力。在国内,主要是一些专业的财险公司和自保公司在承担这种角色。这类保险产品的定价往往与被保险企业的业务特性及风险管理水平挂钩,可以倒逼生产企业提升自身安全意识和风险管理措施。此外,保险公司往往也会定期给承保企业提供风险防范的培训和服务,以达到防灾减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