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的老雷和他的“黄桃梦”

2020-08-08 08:22:1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马嘉悦

 

 

 

  老雷兜着刚摘的黄桃

  永新县的黄桃走进线上直播间

  70岁的雷良才,是江西省永新县曲白乡浆坑村的村小组成员。他身材清瘦,后背微驼,眼睛却干净明亮,人们都习惯叫他老雷。

  上海证券报记者初次见到老雷,他就站在树荫下,身旁不时出现几只悠闲溜达的小鸡,身后的山坡上,一棵棵黄桃树清晰可见,树上的果实被包裹得严严实实,那便是他和村民们最“宝贝”的东西。

  浆坑村是一个距离井冈山60公里的小山村,曾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8户,共110人。2015年,中航信托开始定点帮扶浆坑村,支持其发展130亩“锦绣黄桃产业园”。5年间,这座风景秀丽、纯净质朴的村庄,通过种植黄桃这个治贫的“方子”摆脱了贫穷的“根子”,老雷和村民们都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贫穷的“根子”

  “那时村里干部都觉得应该找到好的产业,快速让大家脱贫致富!”一幢两层楼的小洋房,那是村里的黄桃基地,坐在装修简陋的房间里,村里的钟会计回忆起多年前的情形。

  钟会计说,多年前,村里的贫困户年收入都只有一千多元,家中的劳动力仅有一两个人,有的在外地打工,有的在村中找事情做,每家的孩子数量也不少。“有时候看他们吃的饭菜,真是很不忍心,家里五口人桌上就放一盘炒萝卜丝,几盘自家腌的咸菜。如果想给孩子买衣服,要去到很远的县城,贫困户不舍得坐大巴车,就走几个小时的山路,所以小孩有时候一年到头都穿不上一件新衣服。”

  生活的窘迫,让村里的领导班子毅然决定:搞产业!让村民赚到钱!

  “那个时候哪懂种什么、怎么种。一开始种了生姜、烟叶、桔子等产品,都失败了,而且挫伤了一些村民的积极性。”

  说起当年的“有勇无谋”,钟会计有一些感慨:“经常都是充满希望,但最终失望而归。”

  淳朴的浆坑村人不怕辛苦,勇于尝试,但也走过弯路。以养蚕为例,据村民盛琴琴描述,曾经有机构承诺以固定的价格购买蚕茧,于是,村中的各家各户开始养蚕,但一年后机构来收购时,由于村民手中有大量蚕茧,供过于求,机构的收购价格比此前承诺的价格低,而前期村民并未控制养蚕成本,因此最终造成亏损。“甚至还有人把蚕茧全部烧了,当时真的很难受,一年的活白干了。”

  “以前村里发展产业大多数都是类似的情况,村民一窝蜂去干,最后供给大于需求,产品价格达不到预期,难以为继。”钟会计向记者感慨道。

  种植业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持续的技术更新和因地因时的灵活使用,缺乏技术指导也是此前浆坑村的产业试验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中航信托党建文宣部负责人傅溶坦言:“在海拔较高的南方山区,如何发展适合当地的产业经济,一直是困扰浆坑村的问题,也是贫困的根源所在。”

  治贫的“方子”

  几次尝试均无效果,发愁的不只有浆坑村,还有定点帮扶单位——中航信托。

  “这次的扶贫会不会像之前的蚕和生姜一样?”2015年,在这样的质疑声中,中航信托走进了位于罗霄山脉深处的浆坑村。

  傅溶告诉记者:“最开始我们也很谨慎,真的怕再次让村民失望,也怕把扶贫搞成捐款,所以一直在思索种植什么能够形成产业,能给村里留下一个致富的‘根’。”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2015年,中航信托和曲白乡党委政府,得知由中科院上海研究所研究成功的锦绣黄桃,产量高、口感好、外观美,且此项产品已由湖南炎陵县成功试移植,于是乡党委立即派人前往当地洽谈移栽种植,并聘请湖南方面派出技术人员来曲白实地检测气温土壤等客观要素。中航信托党委会还专门抽调热爱农村工作、擅长管理的3位员工,长驻浆坑村,并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进行帮扶。

  终于在2017年6月,中航信托与曲白乡党委注册成立了永新县曲白乡航信黄桃种植合作社,而老雷也有了新身份——合作社的理事长。

  “那时候我是村小组的负责人。村里的书记来找我,说村里要种黄桃树、开黄桃园、办黄桃产业基地,问我能不能负责。我很快就答应了。别看当时我已经60多岁了,但我明白,种总比不种好,不用怕失败,要做就尽全力做好,不仅让贫困户脱贫,还要让全村人都看到希望。”老雷回忆起这5年的“种桃路”依然激动不已。

  有了带头人,中航信托和乡党委就开始琢磨如何让贫困户真正参与进来,并且“有活干、有钱赚”。

  中航信托通过出资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设立“中航信托·中国扶贫慈善信托”,帮助村集体和全村28户贫困户,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村干部以现金入股,管理员以技术和现金入股共同创建了黄桃产业基地,合作社向贫困户发放了股权证、签订协议,并按收益进行分红。

  中航信托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范华表示,扶贫还得做好“会计师”,为贫困的村民算好一笔长久的“账”。“我们不愿意只是暂时解决了村民的温饱,而是希望留下一个产业,一个真正让他们一辈又一辈能做下去的产业。所以这笔账要算得准、算得细,把每一处成本、收入、意外损失都算进去。”

  幸福的日子

  据傅溶介绍,2018年浆坑村的黄桃销售收入达2万元,201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08万元。“黄桃的种植要经历结果期和盛果期,能够创造可观收益的盛果期周期是12到15年,到那时,全村28户贫困户的户均年增收将为5000元以上,为村集体经济增收15万元以上。”

  小小的黄桃产业基地,不仅能够创造收益,还能解决不少村民的就业问题。2019年脱贫的马松兰便是黄桃产业基地的受益者。作为外地人的她嫁到浆坑村,家里有3个孩子、公公婆婆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哥哥,家里的劳动力只有在广州打工的老公,一个月寄回家里1000多块,生活困难。

  “听说黄桃基地可以让我们去做零工,分装桃子,我就去了。有人跟我说,家里没事就可以过来上班,只要来干活,就有钱赚。”马松兰说,“我深深被这句话打动了,我们妇女能够在村里有一个基本固定的工作,真是不容易。”

  5年来,中航信托对浆坑村的帮扶颇见成效:2016年底,该村实现了脱贫。2019年底,全村28户110名贫困群众实现脱贫摘帽。

  实现脱贫还不是中航信托扶贫的最终目的。7月26日,由中航信托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联合举办的永新黄桃线上发布会在网络平台开播,通过“直播+电商”的宣传方式,永新扶贫黄桃在上线8天内售出19660斤,合计总金额超33万元。

  这些数字意味着,在中航信托、乡党委、浆坑村民等共同努力下,黄桃不会再像以往那样滞销,农户们也不用为家中的温饱忧心忡忡。

  “我们要让大家愿意种黄桃、学会卖黄桃,希望有一天能够做到撒手不管,让每颗黄桃成为家家户户致富的钥匙。”讲到这里,范华充满信心。

  7月,盛夏时分,浆坑村的桃林旁边,一个由铁柱子搭建起来的工棚中,20多位村民正有条不紊地分选黄桃、逐个装箱。老雷仍像往常一样指导着村民的工作。记者与他告别时,他咧着嘴笑着喊道:“明年一定要再来,那时我们的黄桃还会大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