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吃得饱到吃得更好更健康——“十三五”时期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盘点

2020-10-16 19:30:43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新华社北京10月16日电 “噼里啪啦、噼噼啪啪”……在四川大凉山深处的昭觉县三河村民俗活动中心,21岁的彝族女孩曲木子果抓起一把花椒和八角,撒入锅内爆香,随即端起一盘鹅肉放进烧热的油锅,瞬间香气四溢。她和村里35位妇女正学习烹饪技术。

  “以前一日三餐就吃土豆、苦荞粑粑,喝酸菜汤,逢年过节偶尔有坨坨肉,还没啥佐料。”曲木子果对记者说,现在村里能买到各种粮食、果蔬、肉类和鸡蛋,“红烧茄子、火焰鹅、豉汁蒸排骨,我都会做了!”

  曲木子果家的伙食改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近年来贫困地区村民生活的变化。实际上,这种变化不仅在广大农民群众的餐桌上,也在城里百姓每天打交道的“米袋子”和“菜篮子”里。

  丰衣足食,是人们最朴实的心愿。“十三五”以来,尤其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加快部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年年有余”这句祝福语已成为现实。

  “米袋子”更充实。继今年我国夏粮、早稻丰收之后,秋粮丰收已成定局,全年粮食产量预计有望增加,连续6年稳定在1.3万亿斤水平,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优质粮油生产加快,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味稻等越来越受到欢迎。国家粮食安全根基进一步夯实,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作用。

  “菜篮子”更丰富。碧绿的阳光玫瑰葡萄,种类繁多的鲜嫩菌菇,内蒙古的肥美羊肉,福建的鲜活黄鱼……在不久前的国庆假期,人们围坐在餐桌前,共同品尝各地的美食,体味舌尖上的幸福。近年来,经过亿万农民辛勤劳作,我国果菜茶肉蛋鱼等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秋天,是果实成熟的季节。陕西渭北高原及邻近的甘肃一带,是苹果连片种植区。2017年起,中化农业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在这里落地,一群年轻人开启了改造苹果产业的计划。历经两年探索,种出的苹果不仅果形好、口感脆甜,每亩还减少使用10%的农药和20%的肥料,产量提高了8%。

  一个个苹果的背后,蕴含着产业发展的趋势。不仅吃得饱,还要吃得更好更健康,是近年来人们显著的需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我国大力推动绿色生态农业发展,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供给。

  一方面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节肥节药技术在各地大面积推广,绿色高效产品加快应用,专业化服务快速发展。

  一方面提升耕地质量,保护生物资源。我国以东北玉米主产区为重点,启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在华北、西北等旱作区建立高标准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在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实行为期10年的常年禁捕。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国家引导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开展联合攻关和试验示范,推进农业技术进村入户。建立起高效育种技术体系,基本实现主要粮食作物良种全覆盖。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物的需求提升,今后要抓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多措并举稳定农业生产者收益,全面小康社会的广义粮食安全才有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