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付彦:发挥国企引领示范作用 助推上市公司群体发展迈上新台阶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时娜)12月23日,上海证券报社主办的“2020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论坛暨‘金质量’奖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主题为“构建新发展格局,传递市场化力量”。深交所上市公司监管委副主任付彦出席论坛,并发表主旨演讲。
上证报记者 徐汇 史丽 摄
付彦指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键在于激发上市公司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主观能动性。国有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强、规范化水平高、风险问题相对少、公司治理基础好,可以说是上市公司群体中的“优等生”。充分发挥国有上市公司“优等生”的引领带动作用,激发民营上市公司发展动力,国有上市公司与民营上市公司携手谋发展、促转型、增活力,有利于上市公司群体整体质量全面提升。
“六个坚持” 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付彦表示,近年来,深交所在证监会领导下,把推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上市公司监管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深交所深化改革,加强监管,优化服务,在推进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评估优化自律监管规则体系、扎实有效促进市场风险出清、多措并举支持上市公司做优做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后,深交所第一时间成立落实《意见》专项工作小组,并启动2020年走进上市公司专项活动,走访14个城市近60家上市公司,还围绕《意见》制定了35项具体工作举措,明确了下一步工作计划。
“具体工作体现为‘六个坚持’:坚持建立制度主线,持续优化完善监管制度规则体系;坚持信息披露和公司治理‘双轮驱动’,夯实上市公司发展‘生命线’;坚持发挥资本市场平台功能,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并购重组等方式做优做强;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方向,把好市场入口出口两道关,促进优胜劣汰;坚持推进科学监管、分类监管、专业监管和持续监管,紧盯‘关键少数’和突出问题,持续提升一线监管质效;坚持形成一个合力工作机制,构建良性发展生态,努力形成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新格局。”付彦说。
付彦认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关键在于激发上市公司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上市公司的主观能动性。作为上市公司群体中的“优等生”,国有上市公司可以从树立公司治理良好范本、带动我国产业链供应链整体协同发展、助推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在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截至2020年12月20日,深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515家,占深市上市公司总数的22%,占A股国有控股公司的44%,涵盖电子信息、交通运输、国防科工、机械制造等行业领域。这515家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21万亿元;净利润2217.7亿元,占深市上市公司2019年整体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39%、38%;参与深市2019年信息披露考核的国企控股上市公司中,约九成公司信息披露考核结果为A类或B类。
多措并举 打造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前沿平台
一直以来,深交所高度重视服务国资国企改革,持续优化监管服务,扎实推动国企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成效。目前,深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已成为引导、支持和服务国企改革的基础力量,形成了良好的改革示范效应和优质创新资本集聚效应。
近期,《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出台,对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激励机制等提出了明确要求,赋予了资本市场新的使命与责任。
付彦说,为努力使深市成为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和落实《三年行动方案》的前沿平台和“新高地”,深交所成立了服务国企改革专项工作小组,制定深入服务国资国企改革的16项具体工作安排,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重培育,拓展推广深度。加快重点区域服务基地建设,深化央企、地方国企专人对接机制。优化国企改革等重点领域ETF产品体系,推动国资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试点落地和常态化发行。
二是建制度,夯实长效保障。支持优质国有企业和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企业上市融资,利用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等资本市场工具,优化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
三是提质量,推动效率变革。以开展公司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推动深市国企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尽快实现党建入章全覆盖,支持和引导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治理。深化与国资委、地方政府的监管协作,助力国资运用退市、并购重组、破产重整等多元化渠道,实现“僵尸企业”市场化出清。
四是优服务,深化对接交流。健全常态化走访交流机制,丰富专题培训内容和形式。深入挖掘可复制推广经验,充分发挥深市国资市场化并购、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的示范引领作用,合力构建国企改革发展的良好舆论生态。
“深交所将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积极落实国企改革各项任务举措,聚焦深市特色,优化国企服务水平,进一步发挥国企引领示范效应,助推上市公司群体发展迈向新台阶。”付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