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服务助力民企债券发行 沪市晶科科技成首单示范

2022-05-11 20:55:39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祁豆豆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祁豆豆)5月10日,晶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交所成功发行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乡村振兴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第一期),发行规模5亿元,发行期限2年,票面利率5.5%,利率创近期同期限AA评级民营企业债券最低。同时,中证金融和承销机构为本期债券联合创设信用保护工具,助力本期债券顺利发行。

  更为重要的是,为进一步畅通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渠道,改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环境,上交所精选了一批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产业龙头民营企业,组建专门工作小组,构建全链条服务模式,全力支持企业发行债券。本次晶科科技乡村振兴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是这一服务模式下首单成功发行的民企债券,作为首批优质民企债券示范项目之一,其将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借鉴意义。

  全链条协同 打通民企债券发行堵点

  如何推动解决民企“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始终是有待资本市场破题的重要命题。“市场投资机构对民企债券存在一定的担忧,为了破解这一困境,交易所充分利用市场组织者的优势,全链条推动解决投融资双方发行过程中的难点,打通堵点,支持民企成功发行公司债券,以期树立行业标杆,形成示范效应,并由点及面,带动提升民企债整体市场氛围。”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首家A股上市的民营光伏运营商,晶科科技是全球领先的清洁能源供应商和服务商。本期乡村振兴碳中和绿色公司债券的募集资金将主要用于偿还企业位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及乡镇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光伏发电项目的相关贷款,助力提升碳减排效益。这也是民营企业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

  记者从晶科科技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作为一家主营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业务的民营上市公司,企业充分享受了资本市场对民企和光伏发电产业的支持和帮助,前期已陆续发行两期公司债券,现金流得到了及时有效的补充。“但在实际发债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一些民企债券融资的普遍困难,比如增信措施落实难度较大,投资机构对民企信心不足等。”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动缓解民企债券融资困境,进一步畅通企业债券融资渠道,上交所从匹配合适的债券产品、指导企业完善募集说明书信息披露、组织路演和投资机构调研、鼓励券商创设风险管理工具等多方面提供支持,以提升债券投资人对民营企业的了解和认可。在此背景下,本次晶科科技债券的发行最终吸引了多家投资机构积极认购,5.5%的利率创近期同期限AA评级民营企业债券最低利率,帮助企业在优化债务结构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融资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升投资者认可度,保障本次债券成功发行,中证金融和承销机构为本期债券联合创设了高额度的信用保护工具,极大提振了投资者信心,成功引入了市场化投资人的积极参与,并帮助企业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承销机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是服务国家战略的必要之举。在监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此次信用保护工具的创设将进一步帮助民营企业对接好资本市场投资者,有助于分散投资者风险,提升对民企债券的认可度,为其他民营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起到积极示范作用,有利于打开民企债券融资新局面。

  强化主动信披和沟通 着力提升投融互信

  信息披露是债券市场投融资双方达成共识的基石,规范、透明的信息披露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帮助民营企业尤其是非上市民企,获得市场认可和合理的定价。“信任源于了解。上交所将着力帮助民营企业补齐信披短板,引导企业主动开展与投资者的交流与沟通,进一步畅通债券发行渠道。”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次晶科科技公司债券发行过程中,上交所指导企业围绕债券投资人关切,充分披露有利于全面、客观、公允反映企业行业地位、经营情况、财务状况、治理水平、投资者权益保护安排等方面的信息,提高信息披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便利债券投资人准确获取投资决策所需信息,更好判断企业偿债能力。此外,还协助企业组织多场投资人路演及调研活动,鼓励企业主动发声,通过加强与投资机构的互动交流,帮助企业拓展意向投资人。

  “本次债券发行得到了上交所及市场各方的大力支持。在发行准备过程中,我们积极回应投资人需求,加强对自身经营财务现状、发展规划、竞争优势等方面的信息披露,主动推介和展示企业亮点,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此次尝试,让我们收获了更多债券投资人的关注,其中部分投资人积极参与了此次认购,其他投资人也表达了未来投资意向。”晶科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

  此次企业的主动信息披露和沟通交流对投资机构了解发行人并作出投资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参与本次债券认购的投资机构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关心的光伏行业政策变化对企业的影响、电费补贴款的回款情况和未来回款安排、企业重大投资项目情况、未来业务布局、有息债务构成等与偿债能力密切相关的问题都得到了企业的积极回应和详细披露,很大程度上打消了我们对企业经营和财务稳健性的顾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