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到2025年全市三级中医医院达到20家以上

2022-09-14 15:06:0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9月14日消息,重庆市中医药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发展目标提出: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加快形成有利于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体制机制。到2025年,基本建立与重庆城市定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展,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中医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显著提升,中医药健康产业较快发展,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中医药事业总体发展水平处于全国中上水平,中医药服务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每千人口公立中医医院床位数达到0.85张,每千人口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0.7人,公民中医药健康文化素养水平达到25%。

  ——中医药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发挥中医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融合“互联网+”、健康养生、健康养老等领域,构建集中医药预防保健、疾病诊疗、康复服务、疫病防治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服务优质资源均衡发展,使居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提升。建成一批国家和市级区域医疗中心,全市三级中医医院达到20家以上。95%的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设置治未病科,90%的公立综合医院、80%的妇幼保健机构设置中医临床科室,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精品中医馆覆盖率达到15%以上。

  ——中医药创新发展效能显著增强。建设一批高质量中医药科技创新平台,培育一批高水平创新团队,临床科研一体化发展成效显著,符合中医药特点的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实施中医药重大科研项目,力争形成一批有价值的科研成果。

  ——中医药发展支撑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人才成长的途径更加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人才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培养和造就出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不断夯实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基础。中医药信息化发展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服务效能明显增强。

  ——中医药文化传播范围更加广泛。中医药文化宣传形式更加多样化,宣传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具有巴渝特色的中医药科普作品和文化产品更加丰富,中医药“走出去”的步伐更加有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

  ——中医药治理体系更加完善。《重庆市中医药条例》有序实施,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监管体系和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医药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中医药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