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五大险企三季报披露收官 日赚超过5亿元

2022-10-28 22:14:1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何奎 记者 韩宋辉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何奎 记者 韩宋辉)10月28日晚,A股五大险企2022年第三季度报告披露全部收官。粗略计算来看,五大上市险企前三季度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1565.37亿元,相当于日赚约5.76亿元。

  总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产寿险公司业绩分化明显:产险公司保持较好增长态势,寿险公司业绩则普遍承压。具体来看,中国人保营收净利实现双增;中国人寿、新华保险、中国太保营收微增,净利润出现下滑;中国平安营运利润稳健增长,净利润出现下滑。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产寿险公司之所以业绩出现分化,是因为产寿险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同。财产险业务受益于政策红利和深入转型,保费规模保持较快增长,同时今年自然灾害相对去年减少,赔付率有所收窄,种种因素影响之下,净利润实现增长;而人身险受需求转弱、监管趋严等因素影响,业务发展放缓,叠加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投资收益也有所下降,净利润出现下滑。

  产险公司经营全面向好

  总体来看,产险公司都实现了较好的业绩增长,核心经营数据趋向优化。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保(集团口径)实现保险业务收入5043.72亿元,同比增长1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4.95亿元,同比增长13.1%。旗下人保财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3818.89亿元,同比增长10.2%;净利润259.48亿元,同比增长29.8%。

  同期,平安产险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2220.24亿元,同比增长11.4%;太保产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338.85亿元,同比增长12.5%。

  随着各公司转型调结构的深入,产险公司呈现出一个共性——核心经营数据趋向优化。以人保财险来看,报告期内,该公司赔付率72.2%,同比下降1.6个百分点;费用率24.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综合成本率96.5%,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承保利润110.96亿元,同比增长246.3%。

  寿险公司业务放缓利润下滑

  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近年来人身险行业发展有所放缓,人身险公司经营压力显现。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保费收入5541.05亿元,同比增长0.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1.17亿元,同比下降35.8%。同期,新华保险实现总保费收入1377.92亿元,同比增长0.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9亿元,同比下降56.6%。

  虽然业绩承压,但是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仍有稳健增长的表现,这意味着,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未变。银保监会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末,人身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2.68万亿元,同比增长2.89%。

  另外,市场关注的个险代理人队伍改革方面,各家寿险公司代理人队伍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果。

  截至2022年9月末,中国平安大专及以上学历代理人占比同比上升4.0个百分点,队伍产能持续提升,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同比提升超22%。中国人寿推进队伍转型升级,销售队伍规模保持稳定,截至9月底,总销售人力78.3万人,其中个险销售人力为72万人。

  市场波动 投资收益率均不超过5%

  今年以来,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权益市场持续震荡,保险行业投资端承压,年化投资收益率不超过5%。

  具体来看各家: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寿实现总投资收益1425.65亿元,总投资收益率为4.03%;净投资收益1456.86亿元,同比增长4.7%,净投资收益率为4.12%。

  截至三季度末,中国平安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4.29万亿元,较年初增长9.6%,年化净投资收益率为4.2%;新华保险投资资产规模约1.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年化总投资收益率为3.7%。

  “第三季度,国内债券利率仍在历史低位震荡,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压力加大;股票市场持续调整,公开市场权益品种投资收益继续承压。”中国人寿表示。

  中国平安也坦言,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保险资金投资组合投资收益有所承压。

  保险板块低估值 具备配置价值

  当前保险行业仍处于行业发展转型的“阵痛期”,但不少机构认为保险板块估值已经处于历史较低水平。

  东吴证券非银研究团队表示,展望未来,寿险静待拐点,2023年“开门红”无需过度悲观,财险高景气度延续。当前寿险板块赔率性价比突出,估值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开门红”节奏表现是胜负关键。财险持续奏响业绩强音,四季度或将延续承保业绩量价齐升的改善趋势。

  2023年“开门红”值得期待。在平安证券看来,目前寿险转型仍在磨底,2022年业绩承压,行业估值处于历史底部,机构持仓也在低位,行业具备长期配置价值;车险修复趋势明确,综改之下的龙头险企在规模和盈利能力上仍具备领先优势,财险行业配置机遇可以关注。

  天风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当前,汽车产业链并未受明显影响,后续随着汽车消费支持政策与稳增长政策的持续发力,预计车险高增可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