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迎长期增量资金!险资股票投资空间将被释放2000亿元

2023-09-11 11:31:1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何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奎)金融监管部门正引导保险资金更大力度地支持资本市场,险资入市积极性明显增加。

  金融监管总局9月10日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下称《通知》),自发布之日起实施。《通知》有力释放了保险资金投资空间,并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投资收益长期考核。

  有险资机构表示,此次政策出台,有望进一步加大保险资金入市空间,有利于保险资金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未来,将进一步发挥保险资金特有的优势,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释放股票投资空间2000亿元

  《通知》明确提出,对于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风险因子从0.35调整为0.3;投资科创板上市普通股票,风险因子从0.45调整为0.4。

  有行业机构认为,偿付能力和考核周期是限制险资入市的主要约束之一,将保险公司投资沪深300、科创板等风险因子调低,有利于降低保险公司投资这几类权益资产的资本占用,为保险公司松绑,释放出更多权益资产配置空间。

  据行业机构测算,《通知》实施后,在最低资本不变情况下,估算股票投资空间释放2000亿元(假设保险资金2.1万亿股票资产中沪深300占50%,科创板占5%,释放资本全部增配沪深300权重股),将激发险企权益投资特别是高股息股票配置意愿。

  国泰君安非银金融研究团队发布研究报告认为,资本监管适度放松,边际利好保险资金提升权益投资比例。根据原银保监会2020年7月下发的《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保险公司权益投资的比例应当与偿付能力水平相挂钩。以上市保险公司为例,当前大部分上市保险公司的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在150%至250%,对应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上限为总资产的25%至30%。

  该团队进一步表示,而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的保险业最近运用情况,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人身险公司和财产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中,股票、基金和长期股权投资占比合计达22.8%,如再考虑部分非标资产穿透至底层也是权益资产,那么当前部分公司的权益类资产配置比例已经达到监管允许的上限。本次适度降低权益风险因子有利于提升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从而提升权益配置的上限。

  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首席投资官王军辉表示,本次政策的出台,对保险资金加大权益资产配置,特别是加大对科技创新战略的支持,具有直接推动作用。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发挥保险资金特有的优势,为推动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中国资本市场稳健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三年期考核提高股票投资稳定性和积极性

  《通知》明确提出,要求保险公司加强投资收益长期考核,在偿付能力季度报告摘要中公开披露近三年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

  有机构人士认为,此项规定意在引导、鼓励保险公司调整考核机制,进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有助于推动险资成为资本市场的稳定器。当前偿付能力报告摘要中仅需披露当季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和综合投资收益率,2023年上半年保险公司年化财务收益率为3.22%,年化综合收益率为4.33%。

  有市场人士认为,监管此次引导保险公司加强投资收益长期考核,预计保险资金权益投资期限将有所拉长,有利于保险公司建立匹配负债特点的穿越周期的投资理念,克服短期价格波动,提高股票投资的积极性和稳定性。体现了监管鼓励保险公司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与活跃资本市场相关政策一脉相承。

  东吴证券非银金融研究团队告诉记者,权益风险因子的调整,体现了证监会落实加强跨部委协同形成活跃资本市场合力,引导和支持长期资金积极入市,彰显高层对资本市场高度重视。“我们认为险资长期入市与权益市场长牛是共荣共生且互为前提,险资需要在偿付能力充足率、投资收益目标和资产负债匹配的财务目标三者间寻求平衡。”

  一家险资机构权益投资负责人认为,“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政策,进一步加大保险资金入市空间,有利于保险资金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转型的支持力度。

  该权益投资负责人表示,继续看好四方面投资机会:一是以新能源等为代表的高景气度且受宏观经济影响较小的行业;二是新技术、新产业、新材料等“专精特新”行业;三是受益于产业结构调整、市场规模不断扩张的优质成长企业;四是“低估值+高股息”的稳定经营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