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监管”压实“看门人”职责 万和证券被暂停保荐承销业务三个月

2023-10-20 18:38:41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梁银妍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银妍)上证报记者获悉,中国证监会近日暂停万和证券保荐、承销业务三个月,并对其总经理、内核部门负责人、投行部门负责人和相关保荐代表人采取行政监管措施。

  记者从证监会相关人士了解到,下一步证监会还将从定标准明责任、强执法促落实、育市场塑自律等多方面着手,进一步强化投行责任和能力建设,同时会同各方面齐抓共管、同向而行、长期不懈,督促投行加快转型,真正适应注册制改革要求,为全面实施注册制保驾护航。

  与实施注册制前相比,监管力度正显著增大,“严”成为了主基调。数据显示,2019年以来,证监会针对投行业务违规问题共采取行政监管措施333项。券商分类评价显示,2023年共有15家证券公司因投行业务被扣分,凡投行项目有严重问题的公司,级别下调都比较明显。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介机构执业规范是资本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注册制改革不是对IPO企业上市门槛“放水”,而是对保荐机构投行业务的履职能力、定价能力、销售能力、内部协同能力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万和证券被暂停保荐承销业务三个月

  据证监会10月20日披露的消息,万和证券被采取责令改正并限制业务活动监管措施,在2023年10月16日至2024年1月15日期间,暂停公司保荐和公司债券承销业务,公司总经理杨祺及时任分管投行业务高管、时任质控部门负责人、内核部门负责人高名柱、投行二部部门负责人陈慎思被采取监管谈话措施。

  根据监管措施决定书,万和证券主要违规问题为,投行业务内部控制不完善,包括内控组织架构不健全、内控部门履职不到位、未严格落实收入递延支付机制、“三道防线”关键节点把关失效等。

  据了解,此次处罚源起于证监会机构部年初组织开展的投行内控现场检查,9月6日证监会已公布了对其他6家证券公司的处罚情况,对万和证券的处罚因需履行事先告知程序,故于近日公布。

  “此次处罚是投行业务严监管下的最新案例。”业内人士表示,对投行来讲,暂停业务资格堪称“顶级处罚”,对机构和行业都具有巨大的震慑力。券商应加强对投行业务的合规管理,建立健全和严格执行投行业务内控制度、工作流程和操作规范,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切实提升投行业务质量。

  紧抓督促券商投行归位尽责不放松

  纵观注册制改革过程,监管部门始终紧抓督促投行归位尽责不放松,从制度规则、检查执法、市场约束等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对投行的行政监管与市场约束相辅相成的综合监督制约机制正在逐步构建形成。

  督促证券公司当好“看门人”的政策举措接连出台。记者梳理发现,证监会先后发布《证券公司投资银行类业务内部控制指引》《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关于注册制下督促证券公司从事投行业务归位尽责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注册制下投行廉洁从业监管的意见》等,投行归位尽责的“路线图”和“任务表”更加明确,公司治理和内部制衡更加完善,执业规范度不断提升。

  同时,证监会强化监管执法,“严”是主基调。自注册制试点以来,证监会分三次对26家机构实施了投行内控现场检查,并对个案开展专项核查;2019年以来,针对投行业务违规问题共采取行政监管措施333项,涉及162家次机构和361名责任人员,其中5家机构、54名人员被采取暂不受理文件、认定为不适当人选等“资格罚”。与实施注册制之前相比,监管力度显著提升。

  记者获悉,证监会还对撤否率高、“一查就撤”等突出问题制定了专项整治方案,前期万和证券等8家机构被纳入现场检查范围的原因就是撤否率较高。

  一位券商人士表示,注册制下,监管部门严把“入口关”,强调“申报即担责”,督促中介机构提高执业质量,压力已经传导到了券商投行。常态化开展现场检查是督促券商投行归位尽责、加强内控、提高执业质量的有效手段,让投行人员在执业过程中“紧绷合规这根弦”。

  在安信证券投行负责人看来,注册制之后,券商投行业务最大的变化就是风控合规意识大大增强,包括项目筛选、项目执行过程把关、底稿留痕等各方面,都更加审慎,并且普遍增加了内控人员的比重。另一方面,中介机构职能也发生很大变化。“把好企业做成好项目”成为投行业务良性发展最重要的能力,中介机构需要通过加强内部协同、完善组织结构和流程再造等方式,不断提升价值发现、承销定价的专业化能力。

  为了强化市场约束,证监会还完善了证券公司分类评价指标,将IPO项目撤否情况、投价报告估值情况、执业行为情况等纳入了评价范围。记者了解到,2023年共有15家证券公司因投行业务被扣分,凡投行项目有严重问题的公司,级别下调都比较明显。

  此外,证监会建立了投行业务质量评价体系,制定《证券公司投行业务质量评价办法》,建立完善投行违规信息公示机制,在证监会官网公示行政处罚、行政监管措施等问责信息,同时在证券业协会官网公示保荐代表人的历史执业记录,持续优化执业生态。

  券商“大干快上”“带病闯关”的冲动受到遏制

  随着各项举措持续发力,投行在执业质量、行业生态等多个方面均出现了显性变化,对注册制改革的平稳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比如,机构功能正在逐步发挥,科技创新型企业逐步成为保荐上市的主要对象,有效促进了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内部控制明显趋严,今年前7个月首发项目撤否率大幅降低,券商“大干快上”“带病闯关”的冲动受到遏制。

  此前,券商投行业务内部控制及廉洁从业专项检查情况也显示,大部分检查对象特别是中小券商内控水平和执业质量总体上有所提升,主动履职尽责、严格内控流程的意识更强。

  与此同时,券商转型发展正在加速,前十大券商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中小投行积极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此前无序竞争的市场格局得到了改观。

  安信证券投行负责人表示,在头部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情况下,券商投行更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不断提升执业水平,一是牢固树立风险意识、质量意识和诚信意识,转变执业理念适应注册制的变化;二是进一步完善内控机制,包括加强内控人员配置、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内控水平,防范项目重大风险等;三是不断培养发行销售定价能力,既能挖掘到好项目,又能做成好项目;四是鼓励建立更加长期的评价机制,更多把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在毕马威中国财富及资产管理战略咨询合伙人杜剑敏看来,全面注册制下,投行回归业务本源,价值发现、定价能力成核心竞争力,强化执业质量,风险管理能力成为展业生命线。未来,发行定价是否准确合理,既“不抑价”不折损企业利益,又“不破发”不折损企业名誉,将很大程度决定投行业务竞争力,建议券商发挥核心中介职能增强承销能力,强化投研建设提升研究估值水平,协同联动强化机构销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