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2023年GDP预计1.75万亿元 2024年目标增长5%以上

2024-01-16 16:56:4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仲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仲茜)1月16日,南京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开幕,南京市市长陈之常代表南京市人民政府向大会做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晒出2023年成绩单,描绘2024年奋斗目标。

  走在前、做示范:2023年GDP总量约1.75万亿元,增长约4.7%

  陈之常表示,过去的一年,南京牢牢把握“走在前、做示范”重大要求,紧紧围绕“四个走在前”“四个新”重大任务,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着力扩大内需、优化结构、提振信心、防范化解风险,疫情防控平稳转段,经济运行承压恢复、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2023年,南京全市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增长4.7%左右,总量1.75万亿元左右,继续保持全国前十;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4%、税占比84.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左右;实际使用外资超49亿美元,保持正增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2023年,南京扎实推动科技自立自强,国家EDA技术创新中心正式运营,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化取得积极进展,国家高性能膜材料创新中心获批组建,在研培育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达到12个,“问天I”类脑超级计算机、“源图”开源软件供应链平台取得重大成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器绩效评价连续3年居全国首位,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900亿元,新增上市企业7家、总数达161家。

  同样,南京2023年在科技创新上取得新突破,产业强市迈出新步伐。南京自然指数—科研城市全球排名升至第6位,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居全国第4位。紫金山实验室建立业界首个6G综合实验室,1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累计达23家、占江苏省近四分之三。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2.3万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7家、总量达213家。2023年,南京新签约华天科技晶圆级先进封测基地、美埃高端装备等百亿级产业项目9个,与中国石化、宝武钢铁、长安汽车、上海汽车等企业携手谋划推进一批总投资近千亿元的重大转型项目。软件业务收入达到8000亿元,智能电网业务收入突破3200 元。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占比达56%。连续三年居全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第一等次前列。

  同时,南京大力发展“2+6+6”创新型产业,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新型材料等产业实现两位数增长,未来产业业务收入增长28%,江北新区生物药品制品制造入选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金融、商务、文化、会展业保持快速增长。实施“智改数转网联”项目3800余个,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4家,获批建设国家“东数西算”二期工程示范项目、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开放创新平台,汇通达等4家企业入选中国互联网综合实力百强。

  勇挑大梁:2024年GDP计划增长5%以上 新增持牌金融机构、上市企业各10家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左右,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增长、力争达到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左右,外贸进出口力争正增长、保持全省前列,实际使用外资稳中提质、保持全省前列,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空气质量、水环境质量、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完成省定任务。

  陈之常表示,设定上述目标,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体现了“挑起大梁”的责任担当,兼顾了需要与可能、当前和长远,有利于增强各界信心、凝聚发展合力。为此要做好十方面工作:

  一、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着力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更好统筹消费和投资,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活力。

  二、坚持锻长补短、集群强链,着力推动产业强市建设大突破。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深入实施产业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完善制造业“七个一”和服务业“六个一”工作推进体系,专班化、项目化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三、坚持求实扎实、四链融合,着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以科技体制综合改革为引领,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循环畅通、深度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四、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链接枢纽。用好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更深层次激发内生动力,更大范围集聚资源要素。

  五、坚持规划引领、数字赋能,着力完善城市功能品质。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加快转变特大城市发展方式,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六、坚持弘扬新风、传承文脉,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市。擦亮博爱之都、人文绿都、文学之都金字招牌,加快建设更有文化厚度、文明高度、国际知名度的魅力南京。

  七、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着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美丽南京。

  八、坚持城乡融合、兴农惠农,着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建设具有南京特色的都市现代农业强市,加快展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新图景。

  九、坚持完善体系、兜牢底线,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眼实现更高水平“民生七有”,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

  十、坚持系统思维、科学施策,着力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补齐城市治理短板弱项,推动发展和安全动态平衡、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