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张望军:截至去年底全市场报告程序化交易账户11.9万个 已实现“应报尽报”

2024-04-12 17:4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梁银妍

  上证报记者 史丽 摄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银妍)4月12日,中国证监会举行线下新闻发布会,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答记者问。发布会上,证监会市场监管一司司长张望军表示,去年9月证监会指导证券交易所建立程序化交易报告制度,截至去年底全市场报告程序化交易账户11.9万个,已实现“应报尽报”。

  张望军表示,《证券市场程序化交易管理规定(试行)》(下称《管理规定》)坚持“趋利避害、突出公平、有效监管、规范发展”的思路,提升程序化交易监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具体而言,一是突出维护公平。张望军表示,立足中小投资者数量众多这个最大的国情市情,针对程序化交易在信息、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管理规定》在报告管理、交易监管、系统安全、差异化收费等方面明确一系列要求,切实维护市场交易公平性,管控好消极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促进程序化交易规范健康发展。

  二是突出全链条监管。张望军说,事前,落实“先报告、后交易”要求,程序化交易投资者要提前报告账户基本信息、资金信息、交易策略等内容。技术系统应当符合证券交易所规定,相关机构应当制定专门的合规风控制度。事中,证券交易所对程序化交易实行实时监测,制定针对性的异常交易监控标准。证券公司要全面落实客户管理责任。事后,强化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的衔接,明确违法违规行为的责任追究。

  三是突出监管重点。《管理规定》要求由证券交易所明确高频交易认定标准,可对高频交易实行差异化收费,并从严管理其异常交易行为。同时明确投资者在进行高频交易前,应当额外报告系统测试情况、系统故障应急方案等信息。

  四是突出系统施策。《管理规定》是程序化交易监管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明确了中国证监会及其派出机构、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的职责分工,授权证券交易所、行业协会细化业务规则和具体措施,逐步构建行政监管和自律管理相互衔接的立体化规则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