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上海加快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 打造千亿元级机器人关联产业

2024-05-06 17:59:3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宋薇萍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张英5月6日参加2024上海民生访谈栏目时表示,机器人是当前最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总的来看,机器人的核心是“人脑”而非“人形”,要有很好的大脑、小脑和肢体。随着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加速融合,大模型正成为机器人的“大脑”,机器人正成为大模型的“肢体”,而“小脑”则用来控制肢体动作的协调和平衡,这就是具身智能,即具备身体的人工智能。当前,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正快速发展,有望成为继PC、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后的颠覆性产品,也是全球主要城市的战略必争之地。

  张英说,从上海来看,经过多年发展,上海拥有非常强的机器人制造能力,国际工业机器人“四大家族”均在上海布局(ABB、发那科、安川、库卡),去年上海在浦东成立了国家级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一批人形机器人企业落沪上海。

  当前,上海正加快落实《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实施“智能机器人+”行动,加快人形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一方面,依托“一业一策”“分级分类”“一厂多景”,上海正推动万台工业机器人进智能工厂。目前,上海市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426台/万人,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接下来,上海将创新政策供给,推广“服务租赁+系统集成”商业模式,强化资金、金融等支持,降低用户使用门槛和成本,面向企业用户试点“免购即享”。目标到2025年,实现“十百千”突破,即:打造10家行业一流机器人头部品牌、100个标杆示范的机器人应用场景、1000亿元机器人关联产业规模,重点行业机器人密度达500台/万人。

  另一方面,上海正加快推进国家级人形机器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加快研发开源人形机器人原型机、具身智能大模型等重点领域。

  “这当中很关键的是深化人形机器人超级应用场景。”张英说,如工业制造领域,上汽乘用车临港生产基地建设了国内首个“黑灯工厂”示范线,通过机器人赋能,平均76秒下线一辆整车。未来,随着城市老龄化的加剧,人形机器人在养老领域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老年人对生活辅助、健康监护、情感陪伴、康复训练等需求旺盛。但目前技术的安全性、可靠性还需进一步提升。相信随着AI技术不断进步,一定有更多功能丰富、性能优越的人形机器人进入养老市场,为老年人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