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高招首次实施贫困地区专项计划
2013-07-14 10:15:21
13日,海南省高招录取现场传来消息:在海南省首次实施的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中,来自海南白沙、保亭、琼中、临高、五指山五个贫困市县的优秀高考学子,纷纷圆梦知名学府。刚满17岁的琼州学院附属中学高三(6)班文史类黎族男生符康,被北京大学录取;农场工人子弟、海南农垦实验中学高三(8)班理工类同班同学李亚飞和杨海泉被清华大学录取……
符康的老家在五指山市通什镇福丽管区什平村,家中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在五指山市区做摩的司机的父亲。今年6月25日高考成绩放榜后,获得767分、全校第一名的符康在得知海南省首次实施贫困地区专项招生计划后,决定填报北京大学志愿。
“我知道我的高考分数与北大正常录取的分数有差距,但是我相信勤能补拙。”13日下午,获知被北京大学录取,符康已经将目光瞄准了入校后的学习。
被清华大学录取的李亚飞和杨海泉是同班同学,住同一间宿舍的上下铺。
杨海泉的老家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的龙江农场,父母都是农场的割胶工人。2010年中考81分三颗星的成绩,与心仪的海南中学擦肩而过,杨海泉到了位于五指山市的海南农垦实验中学求学。“其实我从来没敢想可以考入清华大学。”18岁的杨海泉心里满是感恩。
17岁的李亚飞是这个家庭的第二名大学生。他的父亲李平珍已经在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南方农场当了21年林管工人,每个月的收入仅有两三百元,但是两个儿子在学业方面求上进让他倍感欣慰:大儿子今年从海南师范大学应届毕业,已经被临高中学招录为老师,“现在二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我感觉圆满了。”(记者 郭景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