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节后最大的机会:A股大牛市要来 投资最难是什么

2013-09-22 08:13:37

  http://stock.jrj.com.cn/invest/2013/09/22064915865354.shtml

  探秘节后最大的机会:A股大牛市要来 投资最难是什么

  1

  2013-09-22 06:57:35

  2013-09-22 06:49:00

  800039

  通用负面

  负面

  东方证券

  节前跌出机会,节后延续反弹

  本周是一个小交易周,所以走势上显得和平时不太一样,量能萎缩、振幅收窄、热点活跃度下降,一些类似商业连锁、传媒、旅游等节日题材股轮番活跃,尤其是“日历买股法”8月热点推荐的商业连锁板块在近期连续刷新高点,除了小商品城(行情,问诊)(600415)、中百集团(行情,问诊)(000759)之外,王府井(行情,问诊)(600859)也跟进突破,整体显露出来8月启动,金九银十的特点。

  热点的活跃其实说明了资金做多的情况,虽然本周初连续2天调整,但笔者认为这其实是好事,因为从调整的主力来看,就是近期连续大涨股,有的是连续涨停后调整,有点是翻倍后的派发,这些品种的调整是迟早要来的,即便节前不调整,节后也会调整,那么早调整其实比晚调整要好,让行情更为有利。对于当下这波行情,股民应该有信心,巨量资金堆积之后的连续性还是有保证的,短期调整没有改变市场的运行趋势,毕竟长阳突破后也应该有回踩和巩固,8连阳的终止能降低多头的负担,重新蓄势运作新的反弹。

  本周央行进行人民币8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规模较上周二减少20亿元,本周净回笼资金160亿元,此前两周,央行分别在公开市场净回笼资金11亿元和370亿元。临近中秋节假日,短期资金利率稳中略降,但由于节假日正逢美联储对削减QE3做出决定的时点,各方对此举将带来的境内外资金流动保持警惕。笔者认为目前9月中旬已过一半,但资金面仍相对平稳,隔夜和7天质押利率保持稳定,虽然跨季资金品种利率仍维持高位,显示机构对季末资金面非常谨慎,但从周一的机构融资意愿来看,融出长期限资金的意愿有所增加,而融入机构并不甘心以高利率锁定融资成本,资金交投仍集中在短期限品种,预示着机构对于10月及以后的资金面预期缓和。

  从技术面看,成交量在上周三达到3476亿元天量后无法再次放大,且萎缩非常迅速,显示增量资金不足,资金兑现利润愿望较高。这样天量天价导致短线头部的调整,指数转入小平台整理走势。大盘击穿2200点整数关口,但由于是权重股砸盘引发的调整,市场短短三天大幅回调近70点已经调整到位,这其实为节后指数继续上行夯实了基础。

  资金面上看,笔者认为股指连续缩量回调,显示增量资金不足,也是由于节前部分资金变现的需求所致。此外,前期介入资金短线获利回吐,以及部分资金节前变现等都是股指回调的原因所在,如果节后能够再度放量,那么行情重新活跃将是顺理成章的,所以节后能否放量将是判断调整性质的关键。此外,市场炒作热情有所降低,近期热点板块出现退潮的迹象,后市启动有待新热点的出现。

  热点方面,自贸区、土地流转等前期强势的概念股集体回调领跌大盘,沪指盘中跌破10日均线并以中阴线收盘,量能呈持续缩水态势。大盘连涨8周后出现回调是非常正常的情况,而且目前正逢双节临近,套现过节的预期强烈。

  总体来看,由于从本周起已经进入中秋国庆连假周期,中间公休日众多,交易不连贯,为规避A股休市期间海外市场可能出现的扰动,近期的一些获利筹码也有逢高兑现的要求,增大了A股调整的压力。但指数回踩10日均线、2200点两道关口之后,蓝筹打压势头已经降低,指数短期调整基本到位,虽然节前未能收复2200点,但红盘结束连跌走势已经稳住了市场重心,这给节后指数再度活跃提供了机会,所以对股民来说,近期大涨品种借机获利兑现,而对于超跌板块轮动,以及“日历买股法”提到的热点,还有低位介入的品种还是持股为主,但由于节日要素,不再开立新的买入操作,保持持仓结构即可。(证券市场红周刊 王玮) 调整不改大行情||###||###||###   调整不改大行情

  大盘周线走出8连阳经典转势形态,先是低位堆量,随后针对多条重要的空头均线进行有效突破,热点一方面有龙头品种持续领涨,部分个股出现近10倍涨幅,另一方面热点也不断轮动,调动资金炒作热情。

  A股牛市氛围已浓,其中一个比较乐观的迹象是,一些多年熊市的周期类股票近一段时间成为了市场的主流热点,形态上也是纷纷突破了多年阴跌形成的下降通道,典型的板块如运输物流板块,这些股票的上涨是超跌反弹,也符合牛市初期最先涨超跌股的行情特征。

  如果是牛市,大家对整个热点的看法就应该与熊市逻辑不同,比如说饱受争议的创业板,估值肯定是高的,但如果是熊市思维肯定也不会涨得如此之高;但若以牛市角度来看,创业板的大涨就再正常不过了,创业板作为这波行情的龙头板块,如果他打响了牛市第一枪,那么他就应该持续大涨,直到将整个市场给扭转过来,就像2006年有色上涨时,大家刚开始也是看不懂,但越看不懂他就越涨,每一次牛市开始都会有一个看不懂的板块涨到你目瞪口呆。

  随后市场热情启动,各个板块将根据不同的运行逻辑,纷纷展开各自的牛市,大牛市往往就此展开。

  本周市场出现一定幅度的调整,但个股机会依然层出不穷,内在向上动力十足。既然指数形成了突破后的拉升,后市即便指数出现休息,个股热点依然会轮番表演。(证券市场红周刊 李林)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013年,中国散户的尴尬年。

  年初刚刚卖出市盈率极高的创业板股票,去追涨市盈率极低的“大蓝筹”银行股。转眼间创业板一路暴涨,而散户们却成了站在“银行山顶”上的一员哨兵!

  9月初刚刚绝望地与“新欢”银行股“分手”,去分享昔日“旧爱”创业板的“盛宴”。殊不知,银行股犹如脱缰的野马一骑绝尘,而这个“盛宴”吃起来怎么老是觉得有一种馊馊的味道!

  刚刚与打死也不动的深圳本地股“离婚”,投入到新欢“上海自贸”的怀抱。13日上午传来“国家商务部”粤港澳自由贸易区“专题调研组到深调研”的消息,再次打碎了散户的眼镜!

  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经典故事,将当下的证券市场诠释得惟妙惟肖。

  其实,只要仔细研究一下新一届领导层的施政纲领就可以发现,政策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克强经济学”非常类似供给学派,于是只要我们好好研究“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经济学”,就会预见到将会发生哪些“壮士断腕”的改革和举措。

  创业板的暴涨,我们看到了“结构性改革”红利释放带来的赚钱效应;6月股市的暴跌,我们看到“挤水分”“去杠杆”的冷酷无情;“上海自贸”的飙升,我们看到了简政放权实际行动。

  主力看到了这一点,并据此充分利用了这一点“明修栈道暗度陈仓”。2012年底佯攻银行、暗中拉高建仓创业板;2013年中期通过打压大盘股导致股市暴跌,进而“暗度陈仓”中小盘股票;8月底至今通过狂炒“上海自贸”概念进而达到在深圳市场的最后建仓和洗盘;

  从深成指、中小盘、深圳金融等指数的月线图近期底量明显超越了之前所有顶部、底部的成交量,已经将主力狡诈的身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正当全国股民“卖房”举家“迁往”上海淘金的时候,殊不知又一个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悲剧可能已然发生!因为早在2008年,深圳就已经成立了前海湾保税港区,这实际上就是深圳自由贸易区的雏形。(证券市场红周刊 金志毅) A股大牛市要来 投资最难的是什么||###||###||###   A股大牛市要来 投资最难的是什么

  笔者经常看到身边的股民朋友忙着买进卖出股票,花了大量精力不说,心态也越做越坏。其实目前A股空方已经越来越虚弱,乌龙指事件时仅用几十亿就可以推动很多指标股涨停,可见牛市的春天已经越来越近。中央最高层的多次发声对中国未来经济看好更是可以坚定市场投资者对未来大牛市必来的信心。牛市会来,大牛股更会产生。

  如何把握好一轮牛市

  目前的大牛市前期,投资者最难把握的和最缺少的是什么?笔者认为是独到的智慧的眼光,当然投资者更需要超强的忍耐力。如果投资者聪明地选择正确的道路,进行高质量投资,不需要太多次股票买入,就可以改变财务命运。

  巴菲特是投资的集大成者,他对长期持有的股份所获得的分红再次投资到其他优秀公司上,不断地通过复利像滚雪球一样地快速增加财富。

  股神巴菲特持股历程更是惊人,年复利增涨24%,那么创造的收益会更惊人。

  *持有的华盛顿邮报已经39年,获利超过150倍!

  *持有喜诗糖果公司股份40年,获利超过50倍!

  *持有政府雇员保险(放心保)股票36年,获利超过50倍!

  *投资持有可口可乐公司股票25年,获利超过6倍;

  *持有吉列公司股票23年,获利超过6倍;

  *持有美国运通公司股票21年,获利超过5倍;

  *持有富国银行股票21年,获利超过6倍。

  巴菲特首先就是有超强的选股眼光,先选到这些大牛股是最重要的,对于中国市场来说,道理其实也是一样的。中国市场虽然有它自有的特点,比如波动大,但是大牛股一样不少见且同样的涨势惊人。再有就是投资者需要有耐心,这是最难的。选到好股票有时不难,难的是坚定持有。

  笔者认为在中国市场投资不一定非要持有10年以上的时间,持有短则数月长到一两年都可能获得高额回报,当然心态上还是要做好长远的持股思想准备。投资者如何研究及选择投资的公司、投资机会的把握恐怕要学习一生的时间,耐心是万万不能缺少的。

  本杰明·格雷厄姆先生创立了价值投资体系后,投资的策略是用5毛钱买1块钱的内在价值股票,等股价涨回到内在价值后卖出而赚取差价,方法最为保守安全。超低折扣股价可以为投资者提供比较大的安全边际,就算估值有偏差也会因差价巨大能为投资者提供风险保障,采用此投资方法的人们都取得了很好的投资收益。后来的投资大师菲利普·费雪的主要策略是以低价或合理价购买成长型的伟大公司,长期持有,投资收益随公司价值增值而在多年后获得几倍甚至几十倍的超高回报。价值投资哲学的基石其实长久以来就从没有变过。

  投资者必须坚守能力圈内投资。没有人是万事通,都有一个自己可以理解的投资范围。当然,能力圈范围的大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很清楚自己的能力圈范围。投资者当然要有对上市公司进行正确评估的能力,只要能够尽量避免犯重大的投资错误,因为能力圈外的钱根本没有把握赚取。反正,在其内则只要做很少几件正确的事情就足以成功了。

  重仓持有自己投资的好公司。这里的好公司,首先是该行业在快速发展成长,其中的佼佼者自然可以保持长期的快速成长,公司的盈利年年增加,股票价格才可以年年创新高。比如,腾讯就是用九年时间从寻呼收费到网上游戏和广告大赚不断成长,当然将来的电商业务利润也不错。

  大牛股公司的高管必须是出类拔萃的管理者。比如马化腾的很多特点,他专注、刻苦、分享、执着(也有说是偏执)、眼光长远等等。公司在杰出经理的管理下不断成长不断达到新的高度,大牛公司都是牛人努力运营出来的,大牛人可以催生100倍的大牛股。美国100倍大牛股苹果公司的情况就类似。

  投资的确不容易,正如股神巴菲特所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够多且湿的雪和一道够长的山坡。如果你所处正确的雪中,雪球自然会滚起来。所谓滚雪球,并不仅仅是指赚钱。它指的是你对于这个世界的领悟和朋友的累积。”只要我们发现一个个大牛股,不断地滚动它们,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

  对未来牛市的几点思考

  目前,中国在新的一届政府领导下,必然需要产业升级和人民收入的不断提高,从中也必然会产生更多的大牛公司,股票市场的大牛市已经在向我们招手。投资者如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踏准时代的最强趋势,拥有准确的眼光和耐心,在大牛市中产生好收益是必然的。

  我们会注意到,今年以来的A股市场不断有板块猛烈飙升,市场局部热点也在不断翻新和轮动,投资者开始乐观地看待未来的前景,那么未来在哪些领域会产生大牛股,又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最近一段时间中央高层不断发声表示看好中国未来经济,并表示一些令投资界担心的问题完全可以有办法解决,这从最高宏观层面给股市打了一剂稳定针,对市场未来充满忧虑的部分投资机构也开始空翻多。笔者一直看好中国股市未来的前景,不会为暂时的困难和波动所干扰,因为中国目前的上升势头是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挡的。

  笔者从一个侧面可以说明中国的整体经济实力在不断快速成长,它就是工业总产值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图示显示的是最近5年的世界前四强中国、美国、欧盟、日本的工业总产值增长率曲线变化,其中的中美工业规模曲线对比最值得关注。

  一个世纪以来,美国第一次失去了世界头号工业制造国的地位,把世界第一的王位还给中国,大家不要忘了中国历史上上千年的时间都是世界第一大的经济体,中国正在回归本该属于自己的辉煌。

  2007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工业产值翻了一番达到3.7万亿美元,而美国受金融危机和产业外移等多因素影响而几乎没有增长。

  到2012年底,中国的工业产值大约是美国的126%,已经明显地超越美国。

  从图上的曲线可以看出今后的中国工业增长速度依然会高于美国,未来几年中美工业总产值差距会越来越大。

  美国被中国超过不再是世界工业的领头羊。美国中央情报局《世界概况》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工业总产值3.7万亿美元,2012年工业增长10.3%,而美国只有2.9万亿美元,只增长2.7%。中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生产国,这结束了美国长达一个世纪在该领域的领袖历史,笔者相信中国会在接下来的10年最多15年在总体经济规模上超过美国,真正的回归中国在人类几千年文明史上长期占据的第一位置。当然这与中国人的勤劳与智慧是分不开的,中国的工业制造和其他经济还需要不断发展,通过产业升级从“第一大”逐渐变为“第一强”还需要很多路要走,笔者对自己的祖国充满信心。

  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已经看得很清楚了,相信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会增加很多,接下来笔者谈一下中央在政策层面的一些有效的利好措施,同样释放出信号给了市场极大的信心,也印证了笔者一直以来对市场的相对乐观判断。

  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央已经出台了自贸实验区、军工优良资产审批注入、优先股、土地流转、金融市场进一步深化等一系列的重大利好。在这些重大利好的影响下,空方的力量明显衰竭,市场的气氛与情绪也不再如之前两个月那么悲观。中国经济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但笔者一直坚信中国的经济会不断前进,越来越好,从众多的企业中必然会诞生很多值得投资的好标的。中国的大牛市一定是可以期待的。

  笔者长期看好的会产生大牛股的板块是高科技含军工板块、消费板块、医药板块、蓝筹板块含自贸港口服务和传统制造等实质利好的公司。当然,大牛市并不一定一帆风顺,但是曲折向上的趋势是不会改变的,其间也会不断走出大牛股,就靠大家耐心地发掘和投入了。

  投资者保持对自己股票的耐心也是必要的,大家对中国市场不要悲观,未来的希望很大!牛股在向大家招手。(证券市场红周刊 石麒麟) 你还敢碰“两桥一嘴”吗?||###||###||###   你还敢碰“两桥一嘴”吗?

  最近又开始炒浦东自贸概念了。“两桥一嘴”老树发新枝,疯狂程度甚于20年前。当时笔者在读大学,刚开了户炒股,在浦东概念股上吃的甜头和苦头记忆犹新。

  当然,股票价格波动引起的盈亏,不能全部赖在上市公司头上。公司到底好不好、有没有给投资者提供“干货”,判断标准是很多的。二级市场价格有失公允,比如10年前某股每股收益5毛,市盈率60倍,股价30元;现在每股收益2元,市盈率跌到12倍,价格只有24元,你说这算不算好公司?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净资产的增长。陆家嘴(行情,问诊)(600663)是个例子,他的再融资很少,1994年至今,除了1996年有一次配股再无其他,所以他的净资产可以反映创造财富的增速有多少。陆家嘴的净资产在1994年底是24亿,2004年65亿,2013年中报133亿。20年来平均年增长9.5%。这个速度,在经济高速增长、实际通胀相当高的过去20年,实在是很平庸的一个业绩。

  1994年,拿24万可以在上海市中心买一套蛮体面的三室婚房。到了2004年,拿65万买婚房估计只能在中环找二室户二手老公房了。而2013年,你有133万都不大好意思提结婚,偏远地区二居室的首付都付不起。以上只是假设我们可以按陆家嘴公司的净资产数字进行投入和取回,而二级市场高位买入者下场就更为悲惨了。

  中国过去20年的经济发展相当炫目,而上海是中国经济龙头中的龙头,陆家嘴、外高桥(行情,问诊)(600648)这样的公司在上海绝对算标杆性的企业。一个不懂股票的人,如果能随时光机器回到20年前,让他去买股票,他很可能还是会选择“两桥一嘴”,但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买龙头股的糟糕后果。

  尤其令人可悲的是,浦东开发绝不是一个失败的项目,而是炙手可热、越来越热,但股票投资者在里面分享到了什么呢?

  上述“两桥一嘴”的现象可不是个案,其他行业的股票也有这样的问题。每个热爆的行业,比如房地产、银行、石油等等,有多少投资者靠股票分享到了这个行业九成以上的利润?股票到底是什么,大家该看清了吧?(证券市场红周刊 刘思恩) 关注上海自贸区土地重估机会||###||###||###   关注上海自贸区土地重估机会

  截至本周一,外高桥(600648)连续12个涨停板,股价涨幅在两倍以上,作为自贸区的龙头,该股的狂飙激发着市场对自贸区概念的深入挖掘,在目前市场中形成了两条主线,一,自贸区土地重估给相关公司带来资产重估的主题投资机会;二,预期的金融改革和文化改革等制度性红利机会,以及在未来上海自贸区发展过程中持续受益的物流、贸易行业的价值投资机会。不过根据历史上市场主题投资规律,在启动阶段,土地重估这条主线延续时间最长,投资机会最大最多,因而上海自贸区土地重估主线仍可重点关注。

  土地重估引领自贸区主题

  与历史上主题投资相类似,本次自贸区主题投资率先启动的多是在自贸区中拥有土地储备的公司,根据其拥有土地的多少,土地重估后对公司估值提升的幅度,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有较大差异。之所以土地重估是上海自贸区主题的主要驱动力,首先,从功能上来说,上海自贸区不是针对单一城市的“政策红利”,而是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试验田,通过外贸倒逼国内改革。不仅仅是完善自由贸易功能,更重要的是试点投资和金融的自由化,这无疑将吸引国内外大量的企业进驻。但是,上海自贸区规划范围仅有28.78平方公里,据业内专家估计,区域内大部分土地已经被开发完毕,可供开发的土地仅有10%左右,而且大部分是工业用地,升值潜力最大的商业用地不多,这将大大推升自贸区土地价格,而相关的公司有望借此增厚最近几年的业绩;其次,自贸区周边的住宅地产和商业地产也会藉此得到快速发展的机会,未来随着自贸区的产业聚集和新的需求导入,这两类地产带来新的市场需求,大大提高其升值潜力,因而这也是市场资金关注的焦点所在。另外,据业内专家分析,随着自贸区产业链的升级,部分生产性企业或者辅助性企业搬迁到自贸区附近,形成新的产业园,工业地产将充分受益于此。当然,上市公司最终实现业绩增长还需要多因素共振,无法单靠一次性卖地维持其增长动力。但是作为主题投资,这是其投资逻辑所在。

  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私募人士表示,资源主题炒作资源储备,区域主题炒作土地储备,上海自贸区主题中同样炒作的是最快、最直接受益的土地主线,这是市场资金的逻辑,并且自贸区主题结合了目前市场和行业的背景,2013年4月至今持续性的结构性行情,以创业板为代表的小盘股估值高企,在此背景下将一个政策主题营造成为市场的热点,更需要市场面的配合,而低价待挖掘的蓝筹地产股即是场外资金最佳选择标的。当然也少不了消息面的配合,北京地王频现和房价连续15个月上行等房地产行业利好消息,也在一定程度上成就了上海自贸区的土地重估主线。关注实质性受益公司

  本周二,上海自贸区概念股集体重挫,前期的龙头上港集团(行情,问诊)(600018)和上实发展(行情,问诊)(600748)跌停,外高桥结束12连板,板块调整态势明显。但据市场人士分析,这属于正常的调整,一般政策性主题投资经过第一波连续快速上涨后,会随即展开调整,但是如果有后续的政策推动,将会展开第二轮上涨行情。而上海自贸区主题还有很多政策预期未出台,这将成为其后市行情的主要催化剂,预计前期资金介入力度较大的土地重估主线仍将主导自贸区主题走势。根据目前上海自贸区的规划和市场资金的炒作路线,土地重估分别有两条主线:一,在自贸区内有大量土地储备的公司,一方面有助公司估值提升,另一方面公司可以抓住机会转型,获得持久的发展,如外高桥、浦东金桥(行情,问诊)(600639)、海博股份(行情,问诊)(600708)等;二,在周边有住宅地产、商业地产和工业地产的公司,如市北高新(行情,问诊)(600604)等。

  作为区内开发建设的惟一上市公司,外高桥无疑是自贸区建设的最大受益者,据某券商分析师估计,外高桥在上海自贸区及周边合计拥有的土地储备达到近20平方公里,公司增厚市值或将超过300亿元,虽然自贸区具体政策尚未落实,这个数字或许有些夸张,但不妨碍其最大受益者的地位。不过从公司发展的长远角度来看,其前不久抛出的定向增发方案更具现实意义,计划募资27亿元,除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外,21亿元用于上海自贸区一期建设项目,包括五大平台: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平台、亚太分拨中心平台、专业物流平台、高端现代服务业平台和功能性贸易平台。海通证券(行情,问诊)(600837)分析师涂力磊认为,公司资产价值将显著受益自贸试验区推进进程,未来政策红利、产业升级、地价重估、定位转变和职能升级五大潜在利好将推升公司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对于第二条主线,机构投资者众说纷纭,市场资金进驻个股的逻辑也不尽相同,出现了“广撒网”的现象。一位接受记者采访的市场人士表示,由于上海自贸区具体的规划细则还未出台,而且其发展的进程也不确定,因此无法准确地断定哪类地产或者哪家公司更受益。所以市场资金全面出击,造成了与自贸区沾边的公司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不过随着自贸区概念的调整和自贸区相关规则的陆续出台,这种现象会陆续减少,毕竟业绩持续向好才是股价中长期走牛的基础。这条主线目前仅能作为投机性或者前瞻性的机会处理,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制约,目前尚不能纳入价值挖掘目标。

  尽管上海自贸主题仍有投资机会,但是作为投资者还是需要保持一份冷静,根据过往主题投资的行情走势规律,一旦主题投资利好出尽,相关个股如无其他业绩驱动,其走势难免会逐渐回落,如2010年区域投资主题的新疆城建(行情,问诊)(600545)、罗顿发展(行情,问诊)(600209)等。毕竟市场资金看中的是主题投资的良好预期,这点与投资成长股所预期的业绩增速相类似,没有了进一步的预期,资金也会逐渐撤离。当主题投资行情过后,市场资金将关注重点转向了政策落实后对公司的业绩贡献上,如果不能及时体现,资金撤离的速度也会加快,这点需要投资者提高警惕。(证券市场红周刊 田江山) 多角度挖掘绩优价值股||###||###||###   多角度挖掘绩优价值股

  8月份宏观经济数据显示,经济企稳回升迹象比较明显,且幅度超出市场预期。受益于此,9月份以来,A股市场金融服务、交通运输、房地产等板块相继强势崛起,与经济运行密切相关的周期股、低估值价值股迎来了较大的推升动力。投资者是如何选择绩优价值股的估值修复收益呢?

  61家公司被低估

  所谓价值股,市场定义众说纷纭,比较普遍的观点是,相对于他们的现有收益,股价被低估的一类个股。最常见的判断标准有两种,第一是用市盈率、市净率做指标;另一种方法是使用派息率做指标。

  寻找价值股,首先要从市盈率开始,较低的市盈率是价值股的必要条件。统计显示,以9月17日的收盘价和今年中期的净利润为基准,全部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11.09倍,目前两市2467只A股中,有140只个股动态市盈率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其中光大银行(行情,问诊)(601818)的动态市盈率仅有3.9倍,动态市盈率不足10倍的公司合计113只。同时,市净率也是不可缺少的评价指标,整体来看,以9月17日的收盘价和今年中期的净资产为基准,全部A股的动态市净率为1.67倍,目前两市有537只个股动态市净率在市场平均水平之下,97只个股股价跌破净资产,市净率最低的*ST鞍钢(行情,问诊)仅有0.5倍。

  除此之外,PEG指标同样是筛选股价是否被低估的有力武器,这个由彼得·林奇发明的估值指标,有效地弥补了市盈率对企业动态成长性估计的不足。所谓PEG,是一家公司市盈率相对于其未来盈利增长的比率,因此,股价及市盈率绝对值的高低并不会直接左右PEG。即便市盈率很高,但如果公司的盈利增长也很高,PEG也会被拉低;反之亦然,即便市盈率很低,但如果公司的盈利增长也很低,PEG未必就低。统计显示,今年中期两市共有785家公司PEG小于1,其中61家公司的动态市盈率和市净率也均在市场平均水平之下。

  银行板块成价值股主力

  除了考虑价值低估的问题,提炼价值股必然也要考虑到公司的盈利能力,我们观察的指标为净资产收益率和预期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可以衡量公司对股东投入资本的利用效率,作为价值股,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至少应该在10%以上。经统计,2010年以来,共有118家公司历年年度净资产收益率始终保持在10%以上,且今年中期的净资产收益率同样超过10%。此外,公司业绩也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我们判断的标准为在机构做出的业绩预测中,上市公司每股收益高于0.6元。据Wind资讯根据多家机构数据统计,2013年预计有522家公司每股收益在0.6元以上。综合上述多项条件,目前共有32家公司实现了业绩盈利、同比稳定增长、净资产收益率多年持续维持10%以上、且估值相对偏低(表1)。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股息率也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重要标尺之一。通常,股票的收益由两部分组成,资本收益和分红。如果上市后几乎从来不进行现金分红,那公司很可能就是一个财务黑洞。在成熟的市场,分红政策的制定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必须以股东利益最大化为目的,许多公司都会保持分红的稳中有升。即使业绩下滑,也不会减少分红,甚至有些公司公司还会增加分红,目的是彰显公司对未来的信心。虽然2012年以来证监会多次呼吁,引导和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但市场中仍有不少公司保持了一贯“铁公鸡”的特征,有的公司即使分红,也是力度极低。统计显示,自2010年以来,全部A股中仅有13家公司历年的股息率持续保持在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之上(表2)。

  观察近年来盈利能力相对较高、估值相对偏低且分红能力较好的公司的行业属性,银行股占据了绝对的主力。近期,随着优先股制度可能实行,同时自贸区可能给浦发银行(行情,问诊)(600000)、交通银行(行情,问诊)带来利好的影响,银行板块市场表现优异。此前银行股估值曾经创下历史新低,静态市净率达到0.8倍左右,即使在全球范围之内也非常罕见。纵观各国股市,通常只有在危机状态下,当银行出现亏损或大概率亏损前景时才会发生跌破净资产的情况。虽然市场对银行的基本面颇多担忧,包括贷款质量和利率市场化等,但银行业当前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在20%左右,远谈不上亏损与否。东方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金麟认为,极低估值、高分红带来的巨大投资价值使得银行股成为攻守兼备的良好标的。(证券市场红周刊 刘增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