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2700亿美元铺路石油供应 深入合作待考
此前耗时数年的拉锯谈判似乎并未阻挡中俄两国在能源领域的深入合作,博弈分歧尚待解决时,中俄新的巨额合同又再次签订。
当地时间6月22日,在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期间,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签署了一揽子多达102项的长期供油协议,根据这份有史以来原油贸易最大的合同细节,在未来25年内,俄罗斯将向中国供应总计3.65亿吨石油,总金额高达2700亿美元。
随后,中石油也公布了其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原油长期贸易合同的细节。
合同中指出,俄罗斯将在目前中俄原油管道(东线)1500万吨/年输油量的基础上逐年增供,到2018年达到每年3000万吨,增供合同期限为25年,可延长5年。此外,还将通过中哈原油管道(西线)于2014年1月1日起增供原油700万吨/年,合同期为5年,可延长5年。
与此同时,俄罗斯还承诺将在中俄位于天津的合资炼厂投入运营后,每年向其供应910万吨原油。
而针对新一轮的能源供应协议,中石油外事部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此次中俄签署的石油供应协议是此前双方多次谈判的结果,早在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俄期间双方就已经达成了一定共识。
“3月份习主席访俄时,(中石油)集团领导就随从前往参与谈判,此后的几个月又与俄方展开了多轮谈判,最后达成了一致。”上述中石油外事部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能源合作扩大化
相比此前断断续续的拉锯战,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似乎又迎来新的节点。
自1996年中俄两国签署能源合作协议后至今,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虽然双方曾在纸面上描绘过一系列动辄百亿美元的战略框架,但“雷声大雨点小”却始终是中俄能源合作难以逾越的鸿沟之一。
在长达数年的谈判后,2009年2月,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在原油供应上终于一锤定音,并在历经“安大线”、“安纳线”、“泰纳线”争论后双方针对原油供应的合作也最终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根据当时协议,自2011年1月1日至2030年12月30日,俄石油通过EPSO(东西伯利亚-太平洋运输管道)管道每天向中国输送30万桶原油。作为交换,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向俄罗斯提供250亿美元的贷款,其中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获得150亿美元,管道输送商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获得100亿美元。
但在此后的几年,俄罗斯输出的原油陆续到达中国后,双方围绕应付油款及运输费的争议也随之而起。
“中俄在原油和天然气供应上的谈判虽然存在一些分歧,但总体来说,合作的大方向不会改变,而且合作的领域也将越来越深入,相比过去今年双方的合作范围就明显更大。”中石油中俄项目部一名人士说。
事实上,中石油与俄罗斯石油公司重新签署原油增供协议仅仅是中俄在能源领域逐步实现捆绑式合作的一个缩影。而除了单纯的石油、天然气贸易,中国石油公司与俄罗斯国家石油公司在上游及中游炼化的合作也正迎来有史以来最为紧密的时期。
6月22日,俄罗斯天然气生产商OAO Novatek与中石油签署协议,将其主导的俄罗斯北极项目Yamal LNG20%股权出售给后者,而这也意味着在全球能源巨头纷纷抢占北极资源圈席位时,中石油也最终跻身在列。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一年前,俄罗斯负责能源事务的副总理伊戈尔·谢钦还公开称,“俄罗斯不认为中国企业可能取代英国BP石油公司,实施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合作开发北极大陆架的交易。”
作为北极大陆架的合作方,英国BP公司与俄罗斯石油公司的协议已经到期。
与此前中国石油公司难以轻易挺进俄罗斯境内上游业务相对比的是,新时期的中俄能源的合作半径则正在扩大。
本报记者了解到,此前中石油已经和俄罗斯石油公司达成了初步意向,中石油有望参与位于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和涅涅茨自治区地段的勘探开发合作。
“中俄两国能源合作潜力巨大并有很强的互补性。从长远看,中俄能源合作潜力和意愿正在相向而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俄罗斯研究所所长冯玉军说。
深入合作待考
即便中俄在能源领域布局的蓝图正日渐清晰,但不得不面对的阻力也同样存在,而横挡在双方之间的利益分歧则无疑是掣肘其能否深层次展开合作的关键因素。
“过去的十来年内,我去过俄罗斯几十次,很多项目之前已经谈到就差签合同了一步了,但临门一脚时最后又无果而终,这样的先例不止一次。”中海油一名高层说。
而在中俄能源合作的大战略方向中,除资源保护、政治影响等因素外,来自原油和天然气贸易的利益分歧则或将是双方未来仍需在谈判桌上博弈的两大难题。
本报记者了解到,在此前围绕定价方式的分歧争议中,俄方曾提出条件,希望在收到中方400亿美元贷款预付款后再承诺履行协议规定的未来30年对华天然气供应。俄方代表曾表示,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希望在2012年至2015年获得该笔款项,而偿还则以天然气供应之后的30年内等额返还。
但这一要求遭到了中方的拒绝。
而截至目前,中俄在天然气价格上的博弈也仍未厘清,上述中石油内部人士透露,在与俄方的谈判中,中方始终坚持俄罗斯天然气的价格不能超过用于发电的煤炭支出。
“虽然还存在分歧,但之前(中石油)总裁周吉平与俄罗斯方面谈判时也取得了进展,俄方答应向中国供应的天然气不再捆绑美交所的期货价格。”上述中石油人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