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眼

  甲午年注定不太平?近几个月来,欧洲国土面积第二大的乌克兰局势动荡,已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又一个新变数。乌克兰曾经是底子厚、潜力大、素质高、资源多、体系全的国家,落到现在这个样子,有复杂的历史人文原因和国际政治原因,但更直接、更现实的恐怕与乌当前面临的经济社会复杂矛盾和问题有关。从经济角度看,乌克兰因素将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全球经济金融走向,已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

  ——亚夫

  近几个月来,国际社会把目光投向乌克兰这个欧洲国土面积第二大国,乌克兰局势正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形势的一个新变数。从基本面看,乌克兰国土面积60.4万平方公里,排在俄罗斯之后,法国之前。总人口4560万,略低于西班牙。乌境内资源丰富、工业体系完整、农业供给充足、劳动力素质较高、工资水平较低。然而,底子厚、潜力大的乌克兰,资源优势没有转变为经济发展的优势,没有摆脱“资源魔咒(resources curse)”,经济接连受到严重冲击。

  2013年11月以来,在乌克兰与欧盟准备正式签署“联系国”协定(Associated Agreement)的前一个星期,乌总统突然宣布搁置这个协定,转而要加入莫斯科牵头的关税协议。由于乌在亲欧还是亲俄立场上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国内局势失控,乌旧政权被推翻,亚努科维奇远走俄罗斯避难。但进一步看,乌政治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经济危机。当前,乌经济危机正在不断深化,正在成为影响全球经济的一个新因素。

  乌克兰经济正在陷入危局之中

  2012年年中以来,乌克兰经济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出现了负增长。虽然2013年第四季度乌经济实现了3.3%的增长,但近期发生的动荡局势再度把乌推向了危机的深渊。乌当前的经济困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结构失衡,经常账户严重逆差

  受贸易结构失衡及其导致的贸易收支失衡影响,乌克兰经常账户长期处于逆差。2013年经常项目赤字达到GDP的8.9%。

  从进出口商品结构看,乌过于依赖能源进口。乌对外出口主要以粮食、铁矿石和钢铁为主。铁矿石出口约占乌出口总额的15%。近年来,国际粮价、铁矿石和钢材价格大幅下跌,致使乌出口形势恶化。

  与此同时,乌进口商品中主要是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品,俄罗斯和土库曼斯坦是主要的供应方,其中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占乌消费量的58%。两大国对石油和天然气出口的垄断,导致乌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成为经常账户逆差的重要来源。

  而从地区结构看,乌过于依赖对俄、对欧盟贸易(两者与乌双边贸易额约占到乌对外贸易总额的55%-60%),也导致乌克兰政府经济决策受到双方的限制较大,政治上忽东忽西。此次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正是由于乌国内各派势力在继续留在独联体的自贸区上还是加入欧盟问题上立场分化而引发。

  2. 外汇奇缺、外债偿付危机愈演愈烈

  受经常账户持续逆差的影响,乌外汇储备不断减少。据披露,乌外汇储备已经从3月初的178亿美元锐减到150亿美元,仅能维持两个月的进口所需。

  外汇奇缺,还导致乌正面临着外债偿付危机。2013年乌克兰外债总额超过1400亿美元,占GDP的近80%。其中,公债占GDP的49%,总数为730亿美元。而2014年到期需要偿还的外债有120亿美元,其中到期即将支付的外债为20亿美元。2月24日乌克兰临时财长科罗波夫宣布,乌未来两年(2014和2015)需要国际援助350亿美元。

  而在当前,乌克兰经济部门的首要任务就是要避免国家破产。为此,市场普遍预期乌克兰将出现债务违约。标普将乌克兰长期外币主权信用评级从CCC+下调至CCC,前景展望为负面。受此影响,乌国债收益率大幅攀升。截至3月7日,乌6月到期国债收益率飙升至47.03%。为了避免形势进一步恶化,乌克兰政府已准备向IMF提出外债重组的请求。

  实际上,乌外债过高的问题早已被评级机构所关注。早在2011年10月,惠誉就下调了乌主权信用评级。为避免乌克兰宣布债务违约,俄罗斯曾多次向乌克兰提供救助。在乌克兰宣布暂缓与欧盟签订联系国协定之后,俄总统普京马上宣布将再向乌克兰提供150亿美元的救助资金,并于去年底先拿出30亿美元帮助乌克兰还债,使乌克兰躲过了国家破产的命运。但在乌克兰危机爆发、亲俄的领导下野以后,俄罗斯马上收回了“橄榄枝”,致使乌债务问题再度凸显。

  3. 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财政危机显现

  目前,乌克兰的财政状况非常严峻,公共财政无以为继。受经济衰退和支出不断扩大的影响,乌财政赤字也在不断扩大。2013年乌克兰中央财政赤字为600亿格里夫纳(约合75亿美元),占GDP比重为4.5%,较往年有较大幅度上升(2005-2012年间乌克兰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基本处于1.5%-2.0%)。

  导致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改革滞后,各级行政部门铺张浪费现象严重。例如,仅国有煤矿亏损一项,赤字就高达151.3亿格里夫纳(约合19亿美元),占乌克兰国家预算支出的近5%。

  乌克兰财政部虽然拟于近期出台部分行业国有企业改革方案,但由于此前的几次改革都不了了之,外界对于此次改革并不看好。乌新政府3月1日发布的“关于节约国家资金 避免财政损失的通知”虽然做出了许多原则性规定,但并未明确各项公共经费的执行标准,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乌财政赤字不断扩大,加之政治危机出现,临时政府的市场信用不足,难以筹集到有效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财政赤字问题被放大成为财政危机,市场亟须乌政府针对财政赤字拿出一个中期计划,以稳定市场信心。

  4.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足,银行业面临支付危机

  当前,乌银行业面临较高的支付风险,银行体系至少需要注入数十亿美元的资本和流动性。据乌克兰央行统计,2013年乌克兰银行业利润仅为14亿格里夫纳,同比下降了71%。银行利润之所以出现了大幅下滑,一方面是由于各银行加大了对不良贷款的清理力度,许多贷款被大幅减记;另一方面是由于乌企业财务状况普遍较差,银行的放贷热情受到极大抑制。

  然而,真正引发乌银行支付风险的并不是银行盈利能力的下降,而是存款的大量流失。乌克兰危机发生后,出于对本币贬值的担忧,许多乌克兰民众涌向银行提取存款以购买黄金。

  据乌央行统计,2014年1月,居民存款总额为6559.12亿格里夫纳,环比下降了2.14%。1-2月,虽然国际金价仅上涨了7.87%,但同期以格里夫纳计价的黄金价格却上涨了50.14%。虽然乌央行早已表态将无条件向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支持,但鉴于乌克兰国债飙升,央行也“囊中羞涩”,因此并未有效缓解民众的担忧情绪。而在当前的情形下,银行业自身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融资已经几乎不可能。

  乌克兰经济危机存在长期化风险

  当前,乌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发生,有着深刻的原因。产业结构固化、改革停滞、腐败盛行等等,难以在短期内根治。而面对俄罗斯可能的经济制裁,以及未来政治危机的解决等,都是影响乌未来经济走势的重要原因。总体看,乌经济危机存在长期化的风险。

  1.产业结构固化,经济结构脆弱

  乌克兰独立至今,仍基本保留着前苏联时期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水平较低,产业结构长期固化,高素质的人力资本未能转化为有效的生产能力。乌西部地区是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粮食作物和畜类产品丰富,曾被誉为“前苏联的谷仓”。东部与俄罗斯接壤的地区则以重工业见长,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冶金、造船、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等。此外,乌克兰是全球铁矿石生产大国,煤铁资源储量也很丰富,共有大中型煤矿200多座,2013年煤炭产量8370万吨。

  乌产业结构的固化,加剧了经济的脆弱性。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矿业和重工业占比过高,对俄存在较大的依赖。乌工业结构主要是建立在矿业资源开发基础上的金属冶炼业和机械加工业,仍然遵循前苏联时期的产业分工方式,仍然为俄提供配套工业产品,甚至产品的技术标准也是俄式的。这就难以与国际市场形成有效的分工合作。

  二是国内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俄罗斯等主要油气生产国。乌石油的85%和大部分天然气都依靠俄罗斯。能源价格体系对乌物价总水平有着重要影响。长期对能源的过度依赖,致使乌经济十分脆弱。2009年发生的能源危机,对乌经济影响巨大。

  三是农业仍是乌重要的经济部门,不仅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而且还是经济的重要支柱。但乌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经济,难以避免靠天吃饭的命运。

  2.商业环境亟待改善,改革任务艰巨

  严重的腐败是乌克兰经济发展的另一大障碍。乌独立以来,形成了寡头统治的局面。从其几轮更迭的领导层,多系垄断寡头利益的代表。一些人不是对国家经济进行深层改革,更没有真正治理腐败,而是利用反腐来整治自己的政敌。

  据报道,在过去四年中,乌克兰领导人挪用了前所未有的巨额款项,聚敛了巨额财富。在这样的情况下,乌克兰虽然拥有高质量的人力资本和多样化的经济,但根深蒂固的腐败问题和法治不力,成为阻碍国内外投资者的一大原因。

  2013年,乌克兰的廉政指数在全球177个参评国家中排第144。除此之外,乌影子经济、偷税漏税等比较盛行。正因如此,乌经济虽然开放,投资环境却不佳,对外资的吸引力严重不足。

  政治腐败,也使改革长期停滞。冷战结束后,乌历届政府虽然都宣称将对乌克兰进行彻底改革,但事实证明,这些口号并没有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乌克兰虽然在表面上成为民主和市场化国家,但实际上基本沿袭了前苏联时期的各种弊端。

  3. 可能遭受俄罗斯的经济制裁,后果比较严重

  乌可能丧失大部分独联体市场。早在乌克兰危机爆发前,俄罗斯总统普京就已经明确向乌克兰政府发出警告,一旦乌克兰决定加入欧盟,将自动丧失独联体自贸协定成员国身份。这意味着占乌克兰外贸25%-30%的市场将受到严重冲击。虽然加入欧盟能够帮助乌克兰扩大欧洲市场,但鉴于乌克兰当前的产业和出口结构,其生产的大多数产品都难以在欧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与此同时,乌有可能发生能源危机,能源价格大幅上涨可能带动整体物价水平上涨。今年3月7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已向乌克兰发出通牒,称乌克兰如不尽快支付所拖欠的18.9亿美元天然气费,该公司将有可能很快中断向乌克兰供气。一旦这种情况发生,乌短期内难以找到替代能源,也难以从西方国家进口能源,由此可能触发乌的能源危机。而在此之前,该公司已经明确表示,将自2014年4月1日起取消对乌天然气出口的价格优惠。届时,即便不发生“断气”危机,购自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也将上调至0.4美元/立方米,涨幅约为50%。燃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必将带动整体物价水平的上升,导致居民在食品、交通等方面支出增加,加深民众对政府的不满情绪。

  4.乌政治危机短期内难以解决,未来走向不明

  乌克兰危机表面是该国乌克兰族和俄罗斯族在政治倾向和民族利益间的冲突,但背后实际上是西方国家与俄罗斯间的较量。虽然当前乌克兰局势已经剑拔弩张,但各方仍保持密切的外交接触,且均认为应通过政治途径解决危机,因此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的可能性很小,相互妥协将是唯一的现实选择。

  但同时,也应该看到,政治危机长期化的势头日渐凸显。一方面,乌克兰国内政治进程尚未终结,亚努科维奇虽已遭议会罢黜,但新总统尚未选举产生;乌克兰新政府与克里米亚共和国围绕公投的“口水仗”也未见胜负。另一方面,西方国家与俄罗斯的较量手段还没有用尽,俄罗斯威胁使用的“断气”和美欧威胁使用的制裁措施都没有真正出台,政治角力效果远未显现。在这样的情形下,未来乌政局走向还有许多的不确定性。

  无论未来局势如何演化,乌克兰经济在变好之前可能会变得更糟。

  一是乌货币仍有大幅度贬值的可能。乌央行可能促使格里夫纳一次大幅贬值,以此来遏制近期的汇率下跌趋势,消除经常账户赤字,并且削减乌克兰极高的利率,以此刺激投资。

  二是寻求IMF的援助,进行债务重组。虽然欧盟与IMF一起,正在为乌克兰安排一项数十亿美元的救援计划以拯救乌克兰于金融崩溃,但这不足以挽救乌克兰经济衰退。

  三是援助可能附加一些苛刻的条件,这可能导致乌经济继续衰退。这些条件包括大幅削减或冻结支出、取消大规模的行业补贴、放开天然气价格、启动竞争性的公共采购投标程序、严禁以低价变卖国有企业的行为等。

  乌克兰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可能影响

  如果乌克兰政治危局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化解,鉴于该国的经济体量较小,不太可能对世界经济产生大的冲击。但更大的一种可能是,如果危机解决进程旷日持久,乌危机虽然对世界经济总体影响有限,但对俄罗斯和欧洲地区经济的影响、对粮食等大宗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仍比较显著。

  1.可能提高全球粮食等大宗农产品价格

  乌克兰是全球第三大粮食出口国。据乌克兰农业政策与食品部估计,在政治危机影响可控的情况下,乌克兰2013/14农业年度粮食出口量有望达到3200万吨(2013年的贸易量约为3亿吨,乌粮食出口约占全球粮食贸易量的1/10以上),再创历史新高。一旦乌克兰危机向着长期化方向发展,由于全球粮食贸易总量处于紧平衡的状态,要找到稳定的粮食进口替代国要困难得多,因此乌克兰危机对全球粮食市场将带来一定的冲击。

  当前乌危机对全球粮食供给的影响,已经反映到价格上。今年2月份之后,受乌克兰危机影响,全球粮食价格出现近两年来最快的涨幅。2月份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的粮食价格指数平均为208.1,较1月微幅修正后的202.9高出5.2点,环比增长2.6%。

  2.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市场出现新的动荡

  乌克兰危机急剧升级,酿成的地缘政治危机影响全球投资市场,致使投资者不可不慎处理。鉴于乌与俄罗斯和欧盟金融和债务联系密切,乌危机深化对俄罗斯和欧盟金融市场的影响是首当其冲的。

  多年来,大量俄罗斯企业和居民一直以地中海小国塞浦路斯作为离岸金融中心,开展对乌克兰的投资。由此,在统计上造成了过去十年间塞浦路斯一路领先德国、荷兰、奥地利和俄罗斯,长期保持着乌克兰第一大外资来源国的地位。据乌央行统计,如果将这一时期塞浦路斯和俄罗斯投向乌克兰的资本相加,大致相当于欧盟(除塞浦路斯以外)向乌克兰资本输出总额的1.1倍。

  正是因为乌俄间密切的资金联系,乌危机深化引发了俄金融市场的迅速反应。在3月份第一周,受乌危机深化等因素影响,俄卢布汇率跌至历史新低。俄央行为了稳定币值,3月3日宣布将基准利率从5.5%大幅上调至7%。此举意在通过收紧货币政策来缓解市场波动,遏制卢布大幅贬值、平抑通胀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资本外逃。

  3.可能使欧洲经济复苏增加新的变数

  2013年下半年以来,欧盟经济出现缓慢复苏势头。今年年初以来,全球各机构普遍预期欧盟经济复苏进程可能加快。然而,由于欧盟在贸易、投资以及能源和粮食等方面与乌联系密切,乌危机的长期化将对欧洲经济复苏产生较大的冲击,可能给欧盟经济复苏带来新的变数。

  一是危及欧盟能源供给安全。乌克兰扼守俄欧天然气管道咽喉,俄对欧出口的天然气管道中有四条途经乌克兰,占到了俄对欧盟天然气出口量的2/3。2013年,经由乌的管线向欧盟的输气量约为861亿立方米,创下历史新高。据法新社测算,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对俄天然气的依存度分别为36%、23%和27%。一旦乌危机局势升级,并导致俄欧天然气管道陷入瘫痪,不仅将重创乌克兰本国的能源供应体系,也将严重影响欧盟的能源供给,致使能源价格不断攀升。

  二是直接影响欧盟粮食供给。据2013年的统计数字,在乌克兰前5大粮食出口国中,有3个是欧盟成员国。其中,对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的出口额合计为16.2亿美元,出口量占到了当年乌粮食出口的18.3%。由于粮食等必需品的需求弹性较小,乌克兰减少粮食出口对这些国家粮食和食品市场将带来较大巨大,抬升起食品价格。

  4.可能使俄罗斯经济雪上加霜

  2012年以来,俄经济增速明显减缓。俄央行把对今年俄经济增长的预期已经下调至1.5-1.8%的区间内。而在2013年,俄GDP较前一年仅增长1.3%,不及2012年3.4%的增幅的一半。作为乌克兰重要邻国和乌俄冲突的当事方,乌经济危机和对俄经济将产生不小的影响,致使其经济走势进一步低迷。

  一是俄天然气出口行业将蒙受巨额损失。一旦2009年乌克兰天然气危机重演,俄企业也将受到严重损失。据测算,按照2013年俄罗斯经乌克兰向欧盟输气量861亿立方米,以价格0.4美元/立方米计算,仅对欧天然气出口一项,俄罗斯企业每天遭受的损失就高达1亿美元。

  二是俄银行业将因乌债务违约而遭受严重损失。根据俄总统普京2013年11月26日关于乌克兰问题的一段讲话,乌拖欠俄银行的贷款总额共计280亿美元。其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俄罗斯外经银行和俄罗斯外贸银行是主要的借款人。即便债务重组顺利完成,俄银行所持有的债券也必将遭到减记,相关银行将蒙受巨大损失。

  三是俄一些重要工业行业将受到影响。乌克兰东部地区以重工业见长,主要工业部门有机械制造、冶金、造船、国防军工和航空航天等,采用俄生产标准,为俄相关行业提供配套零部件。在乌危机前,乌俄同为独联体自贸协定成员国,两国经贸联系非常密切。

  在近5年的双边贸易中,乌克兰向俄罗斯出口的机械设备及运输工具、金属及金属制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一直稳定在35%和20%左右。一旦乌克兰危机向着长期化方向发展,乌克兰东部地区将成为俄与西方对峙的前沿,从而对该地区正常的生产秩序造成冲击,进而影响到俄罗斯从乌克兰进口机械设备及运输工具、金属及金属制品。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