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克强总理首份政府工作报告中,财税体制改革被称为今年重点工作之中的“重头戏”。其中,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推进税收制度改革,抓紧研究调整中央与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表述,引人关注。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总理报告中可以感觉到财税改革的意向,但还看不到改革的清晰轮廓。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则认为,爬坡过坎,财税制度改革是其中之一,要坚持税率公平的原则,以减少企业在争取地方政府优惠政策方面的成本开支,杜绝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权力寻租。

  南都:报告首次提到去年上半年中央财政出现多年未有的负增长,您如何看?

  蒋洪:这可能是一个周期性的问题,去年一季度也出现了负增长,但全年的财政收入增速仍然较快。

  李迅雷:造成上半年财政收入负增长,并非中国实体经济出现了很大的问题,更多可能是财政存款的钱还没有到账,这应该看作造成去年6月份流动性短期紧张的因素之一,但从全年的财政收入看,增速仍然是超过G D P的。

  南都:总理报告对今年的工作总体部署中提及:我国“正处于爬坡过坎的紧要关口”,如何理解“坡”和“坎”?

  李迅雷:爬坡,就是要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7 .5%的G D P,还需要很大的努力;过坎,就是利率市场化、资本账户经常项目开放、财税改革、国企改革,任务艰巨;另一方面,一些突发性的事件,金融风险、债务违约可能出现,需要经受住考验。

  蒋洪:今年的经济形势的确不容乐观,投资、消费,乃至股市都处于低迷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府在应对长期矛盾的同时,也需要面临更多的短期考验。

  南都:在谈及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时,总理在深化改革方面提出了“三个改起”: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如何解读总理的意图所指?

  李迅雷:我个人认为,群众最期盼的领域应该包括政府的公务员制度改革,政府提高办事和审批效率,严查严惩腐败;最突出的问题应该包括过度僵化的行政体制,尚未真正发挥市场在经济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地方政府仍然以G D P为目标的施政理念,改变G D P与债务齐飞,民营经济、民生经济增速不高的增长模式,老百姓还没有明显感觉到G D P的增长带来的实惠;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包括单独二胎的放开、医疗改革、社保改革、农民工子女读书、户籍问题、保障房问题、高房价等问题。

  蒋洪:我觉得,这个问题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解读。我的理解是:社保制度、污染问题、高房价、政府廉政等问题,是群众最期盼的领域;一些机制性,结构性的问题,包括消费需求不振,公共部门过大、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等,应该是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最突出的问题;而市场化的改革,政府的公开透明,廉政等问题,已经在社会各界达成广泛共识。

  南都:在财政部2014年预算报告(草案)中提出,要全面清理规范财税优惠政策,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公平竞争环境。包括各级政府、企业、个人的税费减免、先征后返和财政补贴等,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政策要停止执行。您如何看这一政策?

  蒋洪:我从精神上赞成,支持按统一税率征税,取消各种优惠,这是理想状态下的税收政策;但我更担心的是执行难,这个政策涉及到多少企业,如果处理不好可能加重实体经济的负担。最好的办法应该是统一税率,取消各种优惠政策的同时,相应税率适当下调。

  李迅雷:地方各种财政优惠政策普遍存在,实际上的各类优惠政策可能更多。这个政策比较严厉,可能影响经济发展,尤其实体经济的税后利润率可能会下降。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方面的难度也会加大。但另一方面,这也体现了税负公平的原则,代表了税收优惠方面的事权和财权统一上收,也可以减少企业在争取地方政府优惠政策方面的成本开支,杜绝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中存在的腐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