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灵:存款保险制度会尽快推出
中国证券网(记者 梁敏)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参加2013央视财经论坛期间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备受关注的存款保险制度会尽快推出。
“存款保险制度的推出实际上给大家最大的启示就是:你到哪家银行存款都是存在风险的,因为其是有限赔付。所以,应该挑金融机构,你要对金融机构有一个比较,看哪个机构经营的比较好,比较稳健,而不是看哪家机构利率高我就到哪去。”吴晓灵说。
存款保险制度,是指银行等存款类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标准向特定机构缴纳一定保险金,当发生危机时,由存款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等方式来保障其清偿能力的一项制度。这一机制也是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措施之一,即一旦银行发生破产倒闭事件,存款人放在银行的存款也不会受到损失。
此前有报道称,此次中国存款保险制度最终方案,仍基本按照央行设计分步走的设想,先在央行下属的金融稳定局内设一个存款保险基金,并由其管理,性质类似社保基金、保险保障基金、证监会的投资者保护基金,待到未来条件成熟时,再设立完全独立的存款保险公司。
据悉,存款保险基金初步规模每年约在100亿到150多亿元,这是按银行业税后利润1%~1.5%匡算出来的数据。
民营银行发展前景在于错位竞争
过去民间资本很难冲破银行业的玻璃门,此次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允许具备条件的民间资本依法发起设立中小型银行等金融机构。”这意味着民间资金进入银行业已经由远及近。有消息称,近期国家将批准一批民营银行成立。
不过,吴晓灵认为,此时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竞争的环境是比过去更残酷了。并不像大家想的,金融业赚钱很容易。
这一点得到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的认同。他指出,“银行业利润真不高,以为办银行就是利润高确实存在误区。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回报率是7%,银行业资产回报率是6.3%,在同样的时间点上,银行资产回报率明显低于工业企业。银行业(赚钱)不是由于它的利润高,而是由于它的规模大。要办银行想赚钱,规模得大一点,必须资本大。”
在谈及民营银行发展前景时,吴晓灵对记者说,“民营银行未来的发展前景就是错位竞争,如果你能办出特色,那么就能在市场上竞争,否则失败的概率比较大。”
当前经济持续放缓,银行坏账隐忧凸显。对此,吴晓灵回应称,“经济下滑,银行出现坏账是正常现象。目前银行有那么多拨备,就是为了应对坏账。”
吴晓灵说,一个银行运营稳健,不是看它有没有坏账,而是看它有没有充分的风险拨备。如果有充分的风险拨备,能把坏账覆盖掉,那么就是一个好的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