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定期存款占比提升 息差承压

2017-05-17 08:07:14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今年以来,“负债结构决定净息差表现”这一逻辑在银行经营中的重要性凸显。市场资金成本的上升,促使上市银行收缩同业负债,加大存款影响力度,减少净息差的负面波动幅度。

  值得注意的是,与2016年银行业存款活期化特征不同的是,今年一季度较多银行出现定期存款占比提升的情况。央行货币政策报告也显示,一季度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量中定期存款占比为82.8%,较上年同期提升13.8个百分点。中泰证券固收分析师齐晟将此总结为“存款活期化告一段落”。

  存款定期化将令银行息差承压,但随着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传导的滞后显现,以及资产置换和重定价的逐步完成,资产端收益也在缓慢上行,分析人士普遍预计今年银行净息差呈现“前低后高”态势。

  南京银行财务总监刘恩奇在该行日前的业绩说明会上表示,该贷款收益率从4月份开始已有明显提升,加上一季度缩短资产投放久期、加大中长期负债吸收力度。“基于这两个积极因素,如果市场没有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那息差是可以稳定的。”

  定期存款占比提升

  2016年,上市银行负债端普遍呈现存款占比下降、存款活期化程度加强特征。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去年末,除张家港行外,其余24家上市银行活期存款占比均较去年初有2~10个百分点的提升;去年末,25家上市银行合计活期存款占比为51.3%,较去年初上升4.69个百分点。

  不过,这一特征在今年一季度发生改变。上市银行一季度末不仅存款在负债中的整体占比较去年初有所提升,不少银行定期存款占比也较去年初扩大。

  数据显示,25家上市银行今年一季度存款增量是负债增量的1.11倍。而14家披露了一季度存款结构的A股上市银行中,有11家银行一季度末定期存款占比较今年初扩大,其中交行一季度末定期存款在存款总额中的占比较今年初提升3.64个百分点至51.77%。

  央行日前公布的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亦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住户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增量中定期存款占比为82.8%,比上年同期提升13.8个百分点,定期存款比重较高。中泰证券固收分析师齐晟认为,这意味着存款活期化告一段落。

  天风证券银行业分析师廖志明也对上述观点表示认同。对于定期存款占比的提升,他认为,大环境就是市场利率上升情况下,银行出于稳定未来负债的考虑,以及近期定期存款利率相对同业负债更低的实际情况,加大定期存款营销力度。

  央行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还要求“增加负债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性,严格控制流动性风险和期限错配风险”。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这说明央行可能引导银行减少对短期资金、批发资金的依赖。

  促使息差承压

  存款结构的变化,也将对负债结构,甚至是银行净息差的表现产生影响。廖志明表示,存款定期化会影响整个负债成本,使得息差承压。招商证券银行业分析师马鲲鹏也在研报中表示,存款基础扎实的银行负债调整的灵活度更高,预计今年净息差将较早出现拐点。

  事实上,今年一季度各行净息差已经出现明显分化,部分上市银行净息差企稳甚至环比回升。以南京银行为例,截至一季度末,该行净利差、净息差分别为1.67%、1.83%,分别较今年初下降0.34个百分点和0.33个百分点,降幅位居上市银行前列。

  刘恩奇表示,除了资产收益率下降、负债成本上升等市场共同原因外,该行一季度基于央行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以及对未来利率走势的判断,提前在流动性方面做出安排。

  具体来说,该行一季度缩短资产投放久期,并加大中长期负债吸收力度。“一季度可能是最好的时间窗口,这一点在此后也得到证明,即越往后资金越紧,5年期以上协议存款利率由去年的超过3%到了现在的4.7%,还不一定能拿到,可能越往后中长期负债利率越高。所以我们认为这是值得的,如果一季度不做结构调整,后面可能代价会更大,成本可能会更高。”刘恩奇称。

  “存款定期化促使息差承压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资产端收益在缓慢上行,譬如贷款收益也在往上走。总体来看,今年银行业净息差将改善,整体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廖志明表示。

  事实上,资产端收益率的上行确有迹象。刘恩奇表示,随着货币市场利率向贷款利率的滞后显现,南京银行贷款收益率从4月份开始已有明显提升。

  中金公司固收分析师陈健恒也表示,由于银行一季度的信贷策略是抢量,普遍对优质企业下浮利率,使得贷款利率水平没有跟随债券和货币市场利率的上升而明显上浮,但二季度以来,银行已经开始逐步上调企业的贷款利率。

  “债券利率大幅上升后,企业融资需求都转向了贷款,贷款需求较为旺盛,但银行的信贷额度受到更严格的约束,而且银行的负债成本大幅上升,因此银行有动力将有限的额度优先给予利率水平相对较高的贷款客户,倒逼企业接受贷款利率水平的上升。”陈健恒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