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投资机构与融资企业搭建资金融通的桥梁 平安资管“科技赋能”模式进阶来袭

2019-12-24 07:55:5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赢科技者赢未来。当以AI技术为代表的智能化浪潮席卷全球时,深谙市场竞争法则的金融巨头中国平安集团,早已意识到“转型是传统金融企业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唯一选择”,并再次向外界展示了其“急先锋”的魄力与果敢。

  在中国平安集团已定调的“金融+科技”“金融+生态”新驱动模式下,其旗下的平安资管也正走在“科技资管”变革路上。近日,平安资管总经理罗水权接受了上海证券报独家专访。

  撕去固有标签 最先提出科技转型

  平安资管最广为人知的标签是其庞大的资产管理规模和未雨绸缪的前瞻布局。然而,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监管严、创新快和国际化趋势的加速,让资管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2018年平安资管在行业内率先提出科技转型,正式确立“科技型资管公司”的全新战略定位,主攻智能化领域,即通过引入人工智能等技术,扩展数据处理范围和深度,强化标签体系与模型算法,形成人工智能(AI)与人类智慧(HI)相结合的投资决策体系。

  罗水权透露,平安资管不惜斥巨资、增人力、添研发,2019年全年的科技投入预计达3亿元。此外,大数据专家、金融模型专家、AI专家等领域的人力投入,也是平安资管科技转型建设的重点。目前,在平安资管所有员工中,科技人员数量占比接近40%。放眼国内,能有如此规模资金投入和人力配比的资管机构寥寥无几。

  “人机合一” 深度应用于各场景

  资金与人力方面的投入,只是平安资管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程中的一个缩影。在罗水权看来,若不全新架构金融科技,并将之深度应用于各个场景与平台,那么,资管转型只是空谈。

  罗水权形容,平安资管整个“科技赋能”的过程,可以用三方面来概括,就是建设“人机合一”的智慧投资能力,构建“数据驱动”的量化信评能力,以及探索“AI赋能”的风险预警能力。这三重能力背后,不得不提的是平安资管自主打造的,基于大数据的智能债券一体化平台。这套智能平台下沉、精细化到何种程度?罗水权举例说:“在信用分析方面,我们采集了全球1.2万家企业20年的财务及非财务数据,筛选出800多个财务指标和200多个非财务量化指标,将定性因子进行量化入模,落地至企业精准画像。”

  开放赋能 搭建资金融通桥梁

  平安资管的科技战略绝不仅限于此。在罗水权看来,金融科技的应用,一方面是要切实帮助资管机构降本提效,提升投资业绩,强化风险管理能力;另一方面既要服务于资金端,满足其投资需求,也要服务于资产端,满足其融资需求,坚持资金端与资产端并举,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针对这一课题,作为坐拥3万亿元管理规模的超大型机构,平安资管正发挥头部机构的领头效应。“目前我们先尝试用科技赋能与我们有合作关系的企业客户。接下来,随着我们的能力和技术不断迭代优化,会考虑赋能整个资管链条中的各类参与者。”罗水权表示。

  深耕科技资管,携手生态伙伴,进一步开放赋能,为投资机构与融资企业搭建资金融通的桥梁,进而为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贡献更高质量、更有效率的资管服务——显然,这家将科技作为价值驱动力的资管巨头,已经找到了“再出发”的创新路径。这一路径也将为其在未来的资管竞争格局中筑起坚固的“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