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演绎的深圳气质:一“马”当先 一路“抢”跑

2020-08-26 08:06:06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黄蕾

  位于深圳市福田区的平安金融中心目前是深圳这座城市的地标

  平安的成功,既来自于“赢得时间”的抢跑思维,也得益于“快速变革”的高效执行力,更来自于对经济发展大势的把握,以及对“创新引领发展”这一理念的笃行。平安的基因里,有着深圳的独特烙印:在强者环伺的竞争中突围的渴望,激发出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

  事实上,平安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国内首家股份制保险企业的成长史,亦是一座城市从边陲渔村到超大型城市的发展史。平安成长之路,印证了深圳40年沧桑变幻。而这个故事还在延续……

  南国吹来的海风,饱含着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澎湃激情。

  32年前,一个在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蛇口工业区管委会工作的年轻人,紧紧抓住了深圳开创市场化经济和我国保险业打破“大一统”的机遇,迅速撕开一个口子。

  这个敢想敢做的年轻人,就是马明哲。

  时任央行副行长的刘鸿儒现在仍记忆犹新,当年他在招商银行考察时,有个年轻人笔挺地站在门口,向他发出“要不要去马路另一边看看”的邀请。

  他在《平安心语》一书中回忆说:“那实在是一家太小的企业:一个楼层,十几个员工。但真正让我记住的,是以马明哲为首的那群年轻人的蓬勃生机和活力。”

  这家不起眼的企业,就是后来成长为全球保险公司市值第一的中国平安。

  平安的成功,既来自于“赢得时间”的抢跑思维,也得益于“快速变革”的高效执行力,更来自于对经济发展大势的把握,以及对“创新引领发展”这一理念的笃行。平安的基因里,有着深圳的独特烙印:在强者环伺的竞争中突围的渴望,激发出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

  事实上,平安为我们讲述的不只是国内首家股份制保险企业的成长史,亦是一座城市从边陲渔村到超大型城市的发展史。平安成长之路,印证了深圳40年沧桑变幻。而这个故事还在延续……

  深圳速度:机会是抢出来的,我们别无选择

  在深圳寸土寸金的CBD,一幢近600米高的大楼在阳光下光彩熠熠。这里驻扎着平安的总部。这幢世界第四高建筑,不仅是这座城市的地标,也被视作深圳金融创新成果的象征之一。

  斗转星移,32年间,伴随着深圳的蜕变,平安从一家偏于一隅的财险公司,成长为覆盖全金融领域的综合金融集团,并且还在将触角延伸至科技领域,不断加固“护城河”。白手起家、非国有背景的平安,深谙“机会是抢出来”的生存法则。

  探索现代保险道路,构建综合金融模式,确立“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平安三个十年的阶段性定位,几乎踩准了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每一个节奏。在平安集团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看来,在紧紧抓住制度和趋势红利的同时,这种持续的领先感,还源于平安前瞻性的战略,强大的执行力,以及关键的内部文化——危机意识。

  谢永林清楚地记得,马明哲曾连续五年在平安年度干部大会上发表题为《我们别无选择》的演讲。这个演讲金句迭出,广为平安员工所知:如果河上有桥,付点过桥费就能很快过桥,何必摸着石头过河;和市场比赛,内部首先要比赛。

  “过桥论”体现的是平安对于领先人才、先进模式的开放姿态;“赛马”文化、以结果为导向的考核机制,反映的是平安提倡高度竞争、追求效率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思路。

  这些被深深烙印在平安文化之中的特质,正是来自于深圳成长的内在基因。地处广州与香港之间,如何在强者环伺的竞争中突围,给深圳植入了与生俱来的危机意识,这从蛇口最早“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的口号中就可见一斑。

  “平安的成长早已融入深圳的崛起之中,深圳的城市精神也塑造了平安的文化气质。”让谢永林来形容深圳之于平安的影响,他说,健全的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发达的市场经济水平,服务型政府及其打造的良好营商环境,开放包容、竞争创新的城市文化,高质量的人力结构和技术资源以及尊重、弘扬企业家精神,这些都是成就平安的深圳因素。

  深圳深度:请人“革自己的命”,自我探索“无人区”

  即便是已壮大至今时今日的规模,平安的危机感依旧。

  作为平安创始元老中的股肱之臣,平安集团党委副书记孙建一偶尔也会“吐槽”一下老战友。“平安三个十年的阶段性定位,都是他(马明哲)挑的头。他还时常提醒我们:不创新就完了。现在公司每年的收入、利润都增长得不错,但他还是担心:增长还能保持几年?未来的增长靠什么?所以,集团每个业务板块每隔三五年,必须要进行一次改革。”

  始终敬畏市场、敬畏变化,根深蒂固的危机感,不断给平安注入创新突变的血液,提供源源不断的变革激情。

  平安与麦肯锡的渊源,在金融业早已耳熟能详。1996年,马明哲提出已经8岁的平安应该请个“洋大夫”对自己“动刀子”、“革自己的命”,架构和战略必须彻底梳理。摩根和高盛给他推荐了麦肯锡,那是一家曾帮助诸多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进行流程再造的世界顶尖咨询公司。而在此后平安每一次变革中,都会出现麦肯锡等咨询公司的身影。

  三十而立的平安,愈发体会到“改革与开放是企业根与魂”的内涵。前面三十年,平安一直在寻找最佳参照物,倒逼和鞭策自己实现超越。对于第四个十年的构想,马明哲定下的目标是——深化“金融+科技”,探索“金融+生态”,成为“世界前十大市值的科技公司”“前十大市值的公司”“全球领先的科技型个人金融生活的服务集团”。

  一边奋力奔跑,一边不断变革,对于成长型企业也许并不罕见。但对于已覆盖全金融领域、达到万亿营收体量的平安而言,要保持持续的前瞻力,且如此高密度的新技术、新模块、新方法被植入公司体内,光有自上而下的危机感文化是不够的,必须要把制度固化成企业运作的流程,从而将个人主导变成群体的价值认同以及企业规范运行的制度保障,最终呈现出强大的执行力。

  眼下,平安的新探索,已经进入无人区、深水区,放眼世界,无先例可循。诚如深圳创造的城市崛起奇迹:曾经,深圳创造了“三天盖一层楼”的发展速度,“深圳速度”是一个时代快速发展的符号。如今,深圳以“平均一天227件发明专利”的发展率先实现创新驱动,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样本。

  深圳广度:以科技为轴,去探一探世界

  勇立潮头、锐意改革、创新实践、顽强拼搏,担当起改革开放的探路者、先行者、奋进者角色,正是马明哲这样一批优秀企业家汇聚在一起,创造了一个个令人惊叹的“深圳奇迹”。

  作为一毕业就加入平安的“老人”,谢永林对马明哲颇为了解。“有强烈的危机意识、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强烈的好奇心、极强的学习能力和跨界思维,马总的这些特点可能在很多成功企业家上都有共性。但30多年来,他始终自我驱动式地不断打破舒适圈,最近几年更是跳出金融领域,这种自我革新和跨界思维能力可能并不多见。”

  马明哲曾披露过他的日常节奏——基本上白天开会,晚上处理邮件,深夜思考复杂的问题,周末的下午画画规划图纸。

  圈内有人开玩笑说,谁让他姓马呢,马就喜欢跑。孙建一更是直白,“像他这样的企业家,是用灵魂入股了企业。30年如一日,几乎每天都工作13-15个小时。”

  时势造英雄易,英雄造时势难。马明哲用其勤奋、智慧和超前视野缔造了平安,而平安重塑了中国保险业和金融业格局,甚至未来还将重塑科技业格局。

  平安正踏上新征程,以科技为轴,去探一探世界。谢永林告诉记者:“过去十年,平安已累计投入1000多亿元用于创新科技的研发与应用,相关科技技术已广泛应用在金融、医疗及智慧城市等领域,极大提升了传统业务的价值,且部分核心技术已对外输出。”

  在今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布的金融科技专利榜单上,平安以1604项专利位居榜首。更重要的是,平安广阔的业务场景又为前沿的技术打造了最好的试炼场,能够批量锻造出与产业贴合的科技赋能方案,从而支撑起技术输出的商业模式,孵化出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等一批领跑行业的新科技“独角兽”。

  目前,陆金所、金融壹账通、平安好医生已分别在新加坡、泰国、日本等市场落子布局,技术输出的版图已从境内延伸到了海外。已在港股上市的平安好医生和在美股上市的金融壹账通更是在今年双双录得市值翻番的优异表现,让平安的科技业务收获了真金白银的市场认可。

  但在马明哲眼中,科技业务更宏大的价值则在于生态的塑造。近年来甚少发声的马明哲曾在2018年的平安业绩发布会上,首次亲自描绘平安未来最重要的战略发展路径:科技赋能金融、科技赋能生态、生态赋能金融。

  在这条战略路径上,当下的平安已行之过半。未来生态圈中的各环节如何在跨界共生中实现价值的二次缔造和释放,是平安最大的发展看点和市值期待,也将诠释马明哲从“大胜靠平台”到“常胜靠生态”的战略内涵。

  40年风雨路,谁主沉浮。从生于夹缝到市值问鼎全球保险业,从20年前花数百万“请洋大夫来革自己的命”,到如今将科技技术向全球输出,平安的一路成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深圳乃至中国金融市场的勃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