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 监管持续推动区域金融创新落地

2020-11-12 21:43:35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张琼斯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今年以来,银行保险机构精准支持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一批创新性、特色化的做法先后落地。

  “信贷资源是一种重要的金融要素,促进信贷资源在长三角跨省(市)畅通流动也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题中之义。”上海银保监局副局长刘琦11月12日在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表示。

  刘琦说,上海银保监局指导银行机构建立信贷资源跨省流动机制,要求在沪主要银行机构在跨省(市)授信和联合授信贷款方面主动创新,推动落地项目。“长三角三省一市的银行业存贷比不同,融资成本不同,信贷资源丰沛程度也有所差别。”刘琦表示,此举旨在促进信贷资源在长三角区域顺畅流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刘琦表示,相关项目已有落地。例如,交通银行上海分行、浦发银行上海分行等联合长三角其他分行,相继落地了一批联合授信贷款项目。通过信贷资源跨省(市)流动机制建设,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的金融服务正在从设想变为现实。

  金融租赁业是天津金融创新发展的一个特色,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聚集效应。天津银保监局局长王毅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介绍,近年来,该局加强专业化的监管,推动天津金融租赁业坚持立足实体、贴近实物、融入实业,在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作出特色,同时也壮大了自身的实力。

  天津银保监局率先构建了科学准入、风险为本、服务创新“三位一体”的金融租赁公司监管体系,引领行业加快发展,总体呈现市场规模大、市场体系完善、市场创新活跃三个特点。国内首单飞机租赁业务、首单国际船舶租赁业务等创新均在天津率先实现突破。

  为共绘京津冀“一张蓝图”,在银保监会的统筹指导下,天津银保监局与北京银保监局、河北银保监局实现了监管信息共享,在跨区域准入、联动执法、风险联合处置等方面深入开展合作,推动各银行保险机构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京津冀地区还在全国率先试点保险公司跨区域经营备案管理,只要在北京、河北有分公司的机构,经备案后就可以在天津开展业务,打破了区域经营限制。

  在海南,“乐城特药险”现在是网红产品。海南银保监局局长傅平江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海南银保监局把创新作为金融服务支持自贸港建设的突破口。在保险业方面,海南于今年初在全国首创推出复工复产疫情防控综合保险,帮助全省100家重点企业快速恢复生产经营,而6月份推出的这款海南乐城特药险,成为首款境内外抗癌和罕见病的特种药品费用补偿性医疗保险产品。

  在他看来,这款产品政策结合性强,便民惠民属性突出,还可以有效发挥补充保险的功能。据统计,已有42万人购买乐城特药险,目前还没有产生赔付。

  傅平江透露,下一步还将继续按照“监管为民、保险惠民”的思路推进保险创新,持续推动乐城特药险健康发展。一方面关注下一步的理赔工作,另一方面鼓励保险公司优化保险服务,特别是特药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补充保险之间如何做好无缝对接、做好联系的保障,更好地为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