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个工业园区 孵出12家科创板公司的金融密码

2021-07-03 08:14: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魏倩

  苏州工业园区是全国中小企业最活跃的工业园区之一,聚集着大大小小8000多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其中有不少企业已登陆资本市场。截至今年6月末,园区有50家企业实现境内外上市,有12家登陆科创板,占苏州全市科创板公司的近四成。

  科创企业,是国家创新的活力源泉和经济发展引擎,得到各方政策大力支持。然而,这类企业在创设初期,普遍面临一个困扰——融资不易,特别是流动性资金容易“卡壳”。苏州工业园区之所以能解决这一痛点,孕育出12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密码之一就是适配的金融服务解决了融资困局。

  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在长三角地区调研时了解到,在银、政、企三方良性联动下,服务科创企业变成实实在在的举动,银行也逐渐摸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科创金融服务模式。

  科创企业的烦恼

  “有没有抵押资产?”“创始人能不能提供担保?”记者到苏州调研时,江苏康众数字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众医疗”)一位高管告诉记者,早期申请贷款融资时,银行第一反应就是问及上述两个条件,但一般初创期的科创企业很难具备。

  康众医疗就位于苏州工业园区。该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一家专业从事数字化X射线平板探测器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上述高管介绍说,在公司发展初期,由于前期持续累计研发投入较大,而销售收入规模较小,按照传统授信模式很难获得融资支持。随着公司发展成长,产品陆续上市,急需补充流动资金打开市场。

  然而现实很“骨感”,贷款无门多次“撞南墙”。在这个节骨眼上,当时的浦发银行苏州分行转变思路,对接苏州工业园区融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为康众医疗发放了200万元科技贷款,缓解其资金困局;后续,该行又联合浦发硅谷银行为康众医疗提供1600万元银团贷款,助其打开市场。自此以后,双方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绝大部分科创企业都会碰到康众医疗同样的烦恼——发展初期出现流动性资金缺口。初创期的科创企业,典型特征是轻资产,但前期研发投入大,没有盈利,前景存在不确定性,也没有担保,不符合传统银行授信模式和风控要求,银行对此大多持审慎态度。

  来自宁波的高科技企业——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激智科技)就遇到了同样的烦恼。激智科技董事长陈志宽说:“我们最困难的阶段是A轮资金快用完,而B轮资金还没有融到时,中间有一年多的时间差。我们开始有几百万元的销售额,但在人力、研发上投入还需要两三千万元。”此时,浦发银行宁波分行“雪中送炭”,为激智科技提供了2000万元贷款,助其渡过了难关。

  银行的科创金融模式

  “为初期科创企业提供信贷支持,的确存在一定风险。”浦发银行宁波分行高新区支行行长胡敏敏说,所以银行也会通过自己的投研团队去分析科创企业的发展方向是否有潜力,人才构成如何,以及银行介入的时间点是否合适等。

  从经营角度来看,初创期的科创企业并不是银行眼中的优质客户。浦发银行苏州分行副行长李峥表示,苏州分行当初为康众医疗提供科技贷款,实际上是一种尝试。

  在对金融如何服务科创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后,浦发银行苏州分行将其作为业务重点,在7年布局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打法”。“如何识别早期科创企业,我们首先有三个层面评估因素:一是得到政府认可,二是得到资本认可,三是看创始人团队。”李峥介绍说,财务报表不是银行审批贷款唯一的衡量要素,科创企业的文化、团队、技术壁垒、管理水平等都要考虑。

  记者了解到,浦发银行苏州分行已建立20余种科创专属金融产品和全生命周期服务方案,特别是该行建立的一套科创企业授信准入积分制度,得到业内高度认可。

  如今回头来看,浦发银行苏州分行当初“押题”押对了。2021年2月,康众医疗成功登陆科创板,浦发银行为其提供募集资金专户存储与三方监管服务,两者合作关系进一步深化。

  自去年以来,服务科创企业上升至浦发银行战略层面,从资源到考核,无一不向该领域倾斜。截至2020年末,浦发银行服务科技型企业超4万户,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2400亿元,在科创板上市企业中,有超过70%为该行客户。

  不可或缺的政府角色

  在这种科创金融服务模式中,政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是政府搭台,让银行和科创企业之间“唱戏”有了扎实基础。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银行在对科创企业进行风险评估时,非常看中相关部门的评估和认可。很多地方政府都建立有类似“白名单企业库”,相当于为科创企业提供一定信用背书。而银行服务科创企业,也青睐与当地政府、创投机构、担保机构等联动,形成一个生态圈。

  据记者了解,苏州工业园区还在积极推动科技金融工作,为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综合金融支持。

  苏州工业园区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贺海涛介绍,目前大体有两种金融支持方式,一是较为成熟的政府引导基金。截至目前,该园区累计参股子基金35只,子基金规模近86亿元,累计投资园区项目148个,累计投资园区金额21.04亿元。目前,园区还在研究设立园区科创投资基金,探索完善新兴产业财政投入收益模式,扩大非税收入来源。

  二是探索“拨投结合”模式,以支持重大创新项目落地。这主要是为优秀科创项目提供研发资金支持,同时约定其中相应支持可在项目获得市场定价时通过受让原始股或增资方式实现转股,项目退出后的收益可用于支持其他科技创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