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雪域 牧民有了“移动的家”

2021-12-20 07:53:5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玥

 

  编者按: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任务依然艰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仍然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此过程中,银行、保险、券商、基金等金融机构和上市企业等市场主体深入一线,务实创新,汇聚合力,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探索。本报今起推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系列报道,鲜活呈现这些市场主体的做法和探索。

  泓德基金捐赠那曲牧居车推广项目

  “每年我们都要带着家人、赶着牛羊在冬季和夏季牧场之间转场,要走很长很久的路。我们的家不在帐篷里,而是驮在牛马的背上。”在那曲地区泓德基金牧居宿营车捐赠现场,牧民们一边在车上体验着定制的取暖设施,一边兴奋地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这车很宽敞,一家人都可以住,可以开着去放牧,也不会污染草场。这是我们的新家,一个移动的家。”

  5年来,从那曲到日喀则,“泓德爱心之路”的足迹已经触达包括那曲、白朗在内的114个村庄、252户家庭、738名个人。从最初的扶贫、扶智到圆梦安家,泓德基金见证并参与了整个西藏脱贫攻坚战,以全新的方式让公益实现进阶。

  在泓德基金总经理王德晓看来,扶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改变的动力一定要发自内在,而不是仰仗外力。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和西藏地方政府一起振兴一方经济,促成雪域高原的改变,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是泓德基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从扶贫到扶智

  究竟应该怎么做好公益?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深怀责任心的基金公司。

  作为一家注册在西藏的公募基金公司,在5年不间断的实践中,从扶贫、扶智到助力安家圆梦,泓德基金为行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地处藏北腹地的那曲拥有中国最美的高原大草原,同时也是高寒缺氧、资源匮乏的“不毛之地”。早在2017年6月,记者就曾和泓德基金一行从拉萨出发,颠簸十几个小时来到那曲地区比如县白嘎乡亚阔村,泓德基金的“爱心之路”也从那里延展开来。

  “一开始的想法是帮助没有收入来源的贫困老人和孩子,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对于家里人口多、子女多且失学严重的家庭,进行必要的助学并引导他们提高对教育的重视,让孩子们重返校园。”泓德基金督察长李晓春介绍说,除了现金捐赠之外,还向当地27户村民每户赠送一套1000W功率的太阳能发电设备,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村民的日常生活用电。

  随着西藏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入,越来越多的区域严格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科学制订脱贫计划,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如期实现脱贫摘帽。至此,泓德基金的爱心之路也从扶贫转向了“扶贫+扶智”。

  “2018年,我们为那曲比如县白嘎乡的喜江村、吉仲村、偌托村、叮色村等10个村子20户家庭37个孩子提供长期的助学扶持。2019年,泓德基金再度深入后藏,为日喀则市白朗县251位贫困户送上捐助款。2020年,泓德基金不仅为白朗县全县393名返贫致贫风险人员提供教育及生活资助,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战的成果,还携手阳光融汇资本成立了‘泓德&融汇梦想奖学金’,为当年所有考上大学的当地贫困户孩子提供入学奖金。”泓德基金公益负责人告诉记者。

  送牧民一个“移动的家”

  2021年,是“泓德爱心之路”上一个里程碑式的转折点。“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能够为牧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更多便利的行动上。这一站,我们又回到了那曲。”泓德基金董事长胡康宁表示,此次泓德基金计划以现金捐赠形式支持那曲地方政府首批购买30余辆牧居车,供牧民群众免费使用。

  “我们希望推进一种功能实用的牧居车项目,能够有效解决牧民群众换季草场轮牧交通和改善牧民放牧点居住条件,为牧区牧民游牧生产生活需要提供可靠的基础支撑,立足牧区高质量发展基本方针,进而为政府、社会、企业合作推进牧区发展提供模式选择。这既是有效提升牧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抓手,也符合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总要求。”胡康宁介绍说。

  据了解,本次项目提供的牧民专用特种车由郑州精通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研发制造,是一款针对牧民设计的纯电动“移动之家”,基于青藏高原阳光和风力资源充足的特点,配置了太阳能发电装置和风力发电装置,发电可以满足日常生活用电(冷藏箱、电磁炉、电视机等),还可供游牧的正常移动,车内还设置了贴合藏地特色的以牛粪作为燃料的取暖炉,既符合国家“双碳”政策,又兼顾了对草场的环境保护。

  牧民们在亲身体验过宿营车的各种功能之后纷纷表示,这正是游牧和挖虫草需要的可移动宿营屋,并对功能的进一步改进提出了不少实用建议。牧民们表示,车内设有6人铺位,储物空间充足,清洁发电使日常家用电器的使用成为可能,在放牧之余还可以在草原上看电视,不仅更加舒适和便捷,也更有利于提升游牧生产的效率。

  “每年我们都要带着家人、赶着牛羊在冬季和夏季牧场之间转场,要走很长很久的路。我们的家不在帐篷里,而是驮在牛马的背上。现在不一样了,这是我们的新家,一个移动的家。”牧民兴奋地告诉记者。

  “爱心之路”在延伸

  知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曾说过,企业的任务有三项:其一,负责任地去创造利润。其二,使员工取得成就。其三,承担社会责任。扶贫背后,是基金公司响应党中央号召、践行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

  5年前,“泓德爱心之路”从地处4000多米海拔的那曲比如县白嘎乡亚阔村起程,从高原地区缺水少电的现状入手,为每家每户捐赠太阳能供电设备,并不断深入藏民生活,了解当地的实际困难,让扶贫工作从一开始就直接而有效。5年的时间,记者一路见证了泓德基金的公益事业不断进阶,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更美好的初心和愿景始终不变。

  从那曲到日喀则,“泓德爱心之路”的足迹已经触达包括那曲、白朗在内的114个村庄、252户家庭、738名个人。如何一步一个脚印,和西藏地方政府一起振兴一方经济,促成雪域高原的改变,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是泓德基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扶贫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不单单是钱的问题。改变的动力一定要发自内在,而不是仰仗外力。从扶贫到扶智,再到提供一种模式、为进一步提升牧民生活品质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经验积累,泓德在思考和实践中,逐渐走出一条自己的路。”王德晓告诉记者。

  “这5年,我们有幸见证了西藏地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也相信在党中央的领导、地方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之下,每一个微小的梦想都会构成一个个饱满的音符,连接成华丽的乐章,在这个奋斗的新纪元,奏响时代的最强音。”王德晓告诉记者。

  “在脱贫后的下一阶段,全面小康已不仅仅是温饱,还有对更高品质生活的追求,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这也是‘泓德爱心之路’不断向前探索、延伸的动力所在。未来也希望更多有识之士加入进来,发挥自身的资金和资源优势,与藏地特色和政策相结合,为改善藏地人民生活贡献绵薄之力。”王德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