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今年境内人民币贷款增速或不低于10%!行长喊话:我行股票是稳定可靠的选择

2022-03-30 14:43:14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张琼斯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张琼斯)中国银行股票是合适的投资标的吗?中国银行今年的信贷投放将保持何种力度、重点关注哪些领域的风险?

  29日晚间,中国银行管理层在业绩发布会上回应了市场关切。

  数据显示,去年中国银行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165.59亿元,比上年增长12.28%。

  中国银行行长刘金表示,展望2022年,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中国经济发展虽然面临着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但是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在他看来,近期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就像强劲的“春风”,在温暖发展环境,提振市场信心,也为国内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中国银行将借好政策的“春风”,并主动为经济发展“造风”、造势,充分发挥特色优势,融入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保持新增贷款适度增长,服务实体经济复苏与繁荣。

  行长:中国银行股票“是稳定可靠的投资选择”

  一直以来,较高的分红水平是银行股具备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29日晚间,中国银行公告显示,该行拟每10股普通股派发现金股利2.21元(税前),派息率 30%。

  “2021年全年,我行A股的成交价均价是3.16元,董事会建议每股派息0.221元。照此计算,股息率是6.99%,比上年增加1.21个百分点。”刘金说。

  他透露,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和资本规划目标,考虑股东回报诉求和业务发展需要以及监管要求等各方面因素,中国银行会合理确定年度分红派息政策。大股东确定了30%的分红比例而且多年未变,除非有特殊情况,这一分红比例不会改变。

  “不论是30%的分红率,还是6.99%的股息率,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尽管不高,但在当前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也是一个稳定可靠的选择;对于个人财富管理者、个人客户而言,作为资产组合的一部分,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自己选择理财产品、基金定投等各类投资工具能达到这样的收益水平就很好了。”刘金表示。

  刘金还向投资者、分析师提出建议:既要看股价,又要看分红;既要看资本市场上关注的增长性、成长性,又要看到中国银行的稳定性;既要看到中国银行作为商业银行的市场化特点,更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对中国银行这支股票坚定信心。“让我们一起共同稳定资本市场,稳定经济大盘。”他说。

  预计今年境内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幅不低于10%

  2021年,中国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比年初新增1.38万亿元,增量创历史新高。

  “我们对信贷增长有很强的动力和渴望,这种动力和渴望一方面来源于作为国有大型银行服务实体经济、发挥大行作用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来源于我们业务发展和盈利增长的需要。”刘金表示。

  据他透露,一季度,中国银行在保持新增贷款适度增长方面一直积极努力。“相信在一季度业绩报告中,大家会看到一个比较满意的结果。”刘金说,在助力经济稳步增长中,希望能够实现自身资产负债和财务效益的稳步增长。

  关于2022年的信贷投放计划,中国银行副行长王志恒表示,首先是规模保持稳健增长,继续扩大新增贷款规模,预计境内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而且增幅不低于10%。

  其次是继续优化结构。从行业维度看,将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合理管控“两高一剩”信贷投放;从地区维度看,深入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平衡协调发展;从个人贷款安排看,坚持“房住不炒”原则,在满足监管要求的前提下适度投放,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

  高度关注当前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

  去年,中国银行资产质量向好,风险抵补能力进一步增强。截至2021年末,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1.33%,较年初下降0.1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187.05%,比年初提升9.21个百分点。

  当前,内外部形势复杂严峻,中国银行如何判断并有效应对风险挑战?

  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表示,2022年,中行积极应对三重压力,继续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继续加强对各类风险的主动防控,特别加强对于重点领域的风险识别和管控。

  “一些阶段性、局部性的风险压力相对突出。比如,某些房地产企业受到市场波动影响资金链趋紧;个别地方政府债务面临集中到期还款;产业链中下游的部分弱势企业和传统能源企业面临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等困难;部分对外依存度较高的进出口企业面临疫情和外部地缘政治等外部不确定性上升带来的需求不足问题。”刘坚东说。

  此外,中国银行将高度关注当前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引发的经济金融风险。刘坚东表示,2021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目前仍维持高位运行,对中下游弱势的低端制造业、建筑类、批发零售业企业利润形成挤压,部分企业可能因经营困难引发违约。近期叠加俄乌冲突、美元升值等多重因素,个别大宗商品价格突破历史极值,对金融市场带来冲击。

  “我们将密切关注金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所引发的市场风险,以及对于客户资金流动性和偿付能力带来的影响,持续开展潜在风险的排查,积极应对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