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份制银行“排位赛”全景图

2013-08-27 09:02:16

  【总资产排名“一年N变”:招行扩张提速有望蝉联首位 兴业坐等民生中信披露中报

  浦发银行今年上半年总资产增长10.26%,增速超过兴业银行但规模仍然落后

  ■本报记者 曹 蓓
  如果你有过观看F1比赛的经历,那么一定会对频繁更换的赛车名次有深刻印象,这种变换有时在眨眼间就能完成。而曾经座次几乎不变的银行业,如今也经历着这样的赛程。

  随着去年上半年四大行座次重排,农行超越中行位居第三,股份制银行的座次也在发生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更为激烈并仍在持续。

  从2012年上半年到刚刚陆续发布中报的今年上半年,除了招行位居第一的地位仍算稳固,民生、浦发、兴业、中信几家银行轮番坐上第二、三位,似乎都很难在前三甲的位置上坐定。

  招行暂列首位
  前三位次仍难定论

  截至8月25日,已经公布的五家股份制银行中报显示,截止到6月底,招商银行资产总额为3.81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025.3亿元,增幅为11.81%,仍然稳居股份制银行“一哥位置”;兴业银行资产总额3.58万亿元,较期初增加3263.03亿元,增长10.04%,暂列第二;浦发银行总资产3.47万亿元,比2012年底增加3227.35亿元,增长10.26%,增速超过兴业银行但规模仍然落后;平安银行总资产1.83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3.72%;华夏银行总资产1.5万亿元,与2012年年末的1.48万亿元相比增加182.92亿元,仅增长1.23%。

  然而,民生、中信、光大三家银行的半年报仍未发布,这让这张排名表充满变数。

  从去年年中开始,股份制银行的座次就开始暗流涌动。截至2012年6月,以总资产计算,股份制银行的排名还基本延续着以往的大概顺序:招商银行总资产3.32万亿元,排名首位;浦发银行总资产3.04万亿元,排名次席;中信银行总资产2.92万亿元,排名第三;兴业银行总资产2.78万亿元,排名第四;民生银行总资产2.59万亿元,排名第五。

  彼时,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就已经难分伯仲,各位次之间的差距也渐渐缩小。

  而截至去年年底,部分银行已开始“弯道超车”。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年末,招商银行资产总额达3.4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94%,仍位居第一位;兴业银行总资产为3.25万亿元,超越浦发、中信,位列股份制银行第二位;民生银行的总资产为3.21万亿元,紧随其后;浦发、中信则速度减缓,跌落前三。浦发银行总资产为3.1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7%;中信银行总资产2.96万亿元,同比增长7.02%。

  值得关注的是,兴业银行的总资产在去年年底仅与排名第一的招行存在不足0.2万亿元的差距,兴业银行方面曾表示,2013年度经营目标之一为总资产要达到3.8万亿元。而与其后的民生相比,兴业银行仅仅领先0.04万亿元,与第五名中信银行也不过0.3万亿元的落差,这让排位赛更加充满悬念。

  截至今年中期,招行总资产较年初有4025.3亿元的绝对增长,已经超越了已公布中报的几家股份制银行,且大有拉大距离之势。

  国金证券研报则认为,招行2013年中期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加12.4%,规模扩张和非息收入为业绩增长的主要推手。该行规模增长提速,二季度生息资产和计息负债分别环比增长8.4%和8.9%,规模增速较一季度大幅提速,二季度贷款和存款环比增长5.4%和2.5%,上半年存款和贷款日均规模较2012年年底分别增长13.3%和13.4%,环比增长提速,存款吸收好且稳定性持续增强;同业资产较年初增长13.8%,其中信托受益权由于基数较低较年初增长10倍,应收款项类投资中信托受益权从年初的0增长至459亿元,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中信托受益权从年初的136亿元增长至1497亿元。

  此外,兴业和浦发在今年上半年仍保持相对稳定的增长,能否座次重排,目前暂列第二的兴业银行开始坐等民生、中信的成绩单。

  总资产罕见回落
  同业业务缩水恐成定局

  在银行规模加速扩张的时代,同业业务扮演了重要角色。

  有研究称,自2010年以来,上市银行同业资产规模的年均涨幅达到21.6%,截至去年年底的同业资产规模达到10.44万亿元。同业资产占银行总资产的比例,由2010年底的7.8%涨至去年6月的峰值13.2%。据估算,中国银行业整体的同业资产规模接近20万亿元。数据同时显示,2012年,平安银行同业业务增速超过300%,招行、建行、宁波银行则超过60%,兴业银行的增速也接近50%。

  中航证券的研究报告称,随着监管机构加紧挤压银行同业业务,今年上半年兴业银行同业资产规模环比萎缩3.88%,同比仅增长11.21%,远不及生息资产总规模同比28.5%的增速。

  其实,去年年底兴业银行总资产迅速超车也是因为同业业务的助推。在各类资产构成中,该行贷款增长25%,各类投资净额增长52%。而同期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增加50%,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增长137%。 除了规模翻番,存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利息收入同比增长285.7%。

  随着如今同业业务的缩水,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出现了罕见回落。

  银监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达到144.2万亿元,同比增长13.78%。截至二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8.01%,总负债同比增长7.47%。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同比增长22.45%,总负债增长22.51%。城商行总资产同比增长18.06%,总负债增长18.03%,增速均有下滑。而且,今年1-5月,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的增幅均在17%左右。

  业内人士表示,在银行总资产中,很大一部分是同业资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产和负债同比增速下滑幅度更大,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同业业务较多。

  由同业业务缩水而导致的总资产“瘦身”似乎仍然在持续。

  来自银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7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122.92万亿元,同比增长19.1%,比6月减少1.64万亿元,环比下降1.3%;总负债114.95万亿元,同比增长18.9%,比6月减少1.69万亿元,环比下降1.4%,这是继今年4月份后,第二次出现环比双双负增长的情况。

  截至7月末,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总资产和总负债均较6月出现负增长。其中,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均为年内首次出现环比负增长。具体来看,在资产方面,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较6月分别减少1.71万亿元、0.14万亿元、0.12万亿元;负债方面,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较6月分别减少1.72万亿元、0.16万亿元和0.12万亿元。

  有研究报告认为,从美国银行业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国银行业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银行资产占GDP比例几乎没有增长,其在金融总资产中所占比例则从54%下降到目前的20%左右;我国银行业规模扩张已近尾声,未来其资产占GDP比例也许会保持相对稳定或下降;银行资产在金融总资产中的比重很有可能从70%下降到40%-50%。

  【不良贷款座次重排:兴业不良率最低 华夏增加额最少】

  ■本报记者 曹 蓓

  去年增势迅猛的不良贷款,让今年整个银行业开始惴惴不安,对股份制银行更是如此。不过令人略感欣慰的是,从截至8月25日公布半年报的几家股份制银行来看,即便毫无例外的不良贷款“双升”,但其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仍然控制在1%。而且,几家银行的座次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将截至8月25日公布的五家股份制银行中报与去年年底的数据对比来看,不良贷款余额的前三位排名未变,依次为招行、浦发银行和平安银行;而兴业银行则以76.25亿元的余额,超越华夏银行,升至第四位,与第三位的平安银行也仅差0.12亿元。不仅如此,兴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虽然仍处于五家银行中的最低值,但是不良贷款率的增长却是最快的一家。

  招行超越浦发
  居不良贷款余额增长首位

  已经公布的中报显示,五家银行的不良贷款毫无例外的“双升”。而截止到2012年年底,华夏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还是维持了下降的趋势。

  数据显示,截至上半年末,招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49.25亿元,比年初增加32.31亿元。无论数额还是增加值都位于这五家银行的首位。而去年年底,浦发银行还以比2011年底增加31.13亿元、同比增长高达53.42%的成绩占据增长榜的首位。今年上半年,浦发银行的不良贷款也出现“双升”。数据显示,按五级分类口径统计,该行后三类不良贷款余额为112.58亿元,比2012年年底增加23.18亿元。

  平安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余额76.37亿元,较年初增加7.71亿元,在五家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增长排名中居第四位,仅比华夏银行多增了0.45亿元。

  截至6月末,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6.25亿元,较年初增加23.39亿元,增幅为44%,不良贷款余额增长仅低于招商银行。2012年度兴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52.86亿元,较期初增加15.71亿元,增长数值在招行、浦发和平安之后。兴业银行表示,不良贷款增加的原因主要是中小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受宏观经济影响或自身经营管理不善,导致偿债能力下降。该行关注类贷款余额77.13亿元,较期初增加9.05亿元;但关注类贷款迁徙率由2012年末的8.28%上升至26.72%。

  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一直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低位,截至6月末,华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70.6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26亿元。

  平安不良贷款率增长居末位
  华夏未能免于“双升”

  截止到今年6月底,五家股份制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平安银行0.97%,华夏银行0.91%,招商银行0.71%,浦发银行0.67%,兴业银行0.57%。这一排名与年初数据相同,但是从不良率的上升幅度来看,兴业银行以0.14个百分点占据增长榜第一位,招行、浦发、华夏、平安分别以0.1%、0.09%、0.03%和0.02%增长率紧随其后。

  值得关注的是,平安银行上半年不良贷款率0.97%,较年初上升0.02个百分点,较2013年一季度末下降0.01个百分点。而截止到去年年底,平安银行以0.42%的增幅位列不良贷款率增幅榜首位;华夏银行不良贷款率0.88%,比2011年年末还下降0.04个百分点,是当时为数不多不良贷款率下降的银行之一。

  不良贷款增长放缓
  逾期贷款隐患未除

  中国银监会日前公布了2013年上半年的银行业数据:截至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净利润为7531亿元,同比增长13.83%;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395亿元,连续七个季度反弹,并且创下自2009年二季度以来17个季度的新高。

  分机构来看,二季度末,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3254亿元,环比增长13亿元;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956亿元,环比增长60亿元;城市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6亿元,环比增长42亿元;农村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25亿元,环比增长13亿元;外资银行不良贷款余额63亿元,环比微增1亿元。

  数据显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依然维持在0.96%,与一季度末持平;贷款损失15781亿元,较一季度末增加411亿元;拨备覆盖率为292.5%,较一季度末增长0.55个百分点。

  监管部门认为,当前形成不良贷款的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地区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企业经营困难加重、小微企业信贷质量下降,以及部分地区民间借贷风险持续向银行体系传递等。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2013年在宏观经济趋稳的背景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将趋缓,房地产和平台贷款将是决定商业银行中长期资产质量走势的关键因素。特定行业尤其是钢贸、光伏和航运等行业仍可能推动不良资产反弹,将成为商业银行短期风险管理的重中之重。由于上述高风险行业贷款在总体贷款中占比较低,对银行业的影响仍在可控范围内。

  但是,迅速增长的逾期贷款却让人难以放心。平安银行逾期贷款增速最快,二季度关注类贷款环比增长58%,逾期贷款也较年初增长42%,90天以上逾期的增幅则高达57%。此外,截止到6月末,浦发银行逾期贷款较年初上升47%;兴业银行较年初上升48%。

  招商银行逾期贷款总额最高,截至6月末,逾期贷款294.9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0.97亿元,占比1.41%,较年初上升0.29个百分点;华夏银行6月末逾期贷款余额123.08亿元,占全部贷款的比例为1.59%,比上年末上升0.4个百分点。

  【资本充足率比拼进入“加时赛” 排名靠后银行纷纷启动再融资】

  ■本报记者 曹 蓓
  中考结果陆续出炉,股份制银行最令人担心的一门成绩也随之揭晓。截至8月25日已公布年报的五家股份制银行中,除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均较年初有所上升以外,其余四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回落。即便有资本新规的因素在内,但是仍能看出股份制银行所受的资本煎熬。其中,兴业银行虽然两项指标均有所下滑,但仍然达到了监管新规的要求。

  在截至8月25日已经公布中报的五家股份银行中,截止到报告期末,浦发银行资本充足率为11.2%,位列第一;兴业银行紧随其后,资本充足率11.1%;华夏银行截至去年年底资本充足率还排在其他四家银行之后,但今年上半年已经超越平安银行和招行,以11.03%“晋级”至五家银行的第三位。
  核心资本充足率方面,上半年,兴业银行仍然延续去年年末的相对高位,在截至8月25日已公布年报的五家银行当中以8.78%居于首位;浦发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48%,位居第二;华夏银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44%,较上年末的8.18%上涨0.26个百分点,摆脱了在末位徘徊的情形。业内分析师认为,华夏银行资本充足率上升与其控制资产规模增速有关,尽管资本充足率水平满足过渡期的监管要求,但整体偏低,仍面临明显的资本压力。

  压力更大的是招行和平安银行。

  中报显示,截至2013年6月末,按照“旧办法”计算,招行资本充足率为11.39%,比年初下降0.75个百分点;核心资本充足率8.12%,比年初下降0.37个百分点,这一指标已是招行连续三年低于8.5%的监管红线。而在新办法(《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下,招行资本充足率为10.72%,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分别比上年末下降0.69个和0.34个百分点。去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招行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49%,虽然较年初提高0.27个百分点,但仍低于监管层要求的8.5%标准。

  平安银行发布2013年半年业绩报告称,在资本充足率方面,按照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计算,上半年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为9.9%、核心资本充足率为8.05%。根据中国银监会《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计算,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8.78%、一级资本充足率7.2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7.29%,符合监管分步达标要求。去年年报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平安银行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分别为11.37%和8.59%。

  而这两家银行也分别推进了资本补充计划。

  招行历时两年的A+H配股方案日前终于获批,拟融资共不超过350亿元人民币,用于补充资本金;平安银行中报称,未来平安银行继续推进系列资本金补充计划,包括向平安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2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