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增速略有放缓之际,国内改革却在加速推进。随着此前人民币的一轮下跌与人民币汇率弹性扩大,引发了外界对于中国金融改革汇率市场化先行的猜测。

  “中国将循序渐进、协调推进金融改革,在改革次序方面应优先推进汇率市场化。”在近日参加201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春季年会期间,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如此表示。

  易纲近日在华盛顿出席了多场会议。 在4月11~12日举行的IMF第29届国际货币与金融委员会(IMFC)会议上,其称, 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增长质量将进一步提高。

  据Wind资讯统计,今年一季度,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收报6.2180,单季涨幅2.71%。

  经历人民币的一轮贬值之后,央行适时宣布将人民币对美元日内波幅扩大至2%,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汇率市场化正加速推进。

  IMF总裁拉加德对中国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表示欢迎,她认为这是朝着人民币国际化迈出的正确一步。

  “近期人民币汇率出现的扩大的波动幅度并非有意的贬值,而是人民币国际化的一部分。” 拉加德对此表示。

  易纲4月10日在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出席有关中国金融改革的研讨会时表示:“自去年四季度以来,美联储开始逐步退出量化宽松(QE)政策,今年初中国出口表现疲软,2月出现贸易赤字,中国经济增长出现放缓,人民币在这样的情况下波动为正常情况。”

  财政部数据显示2月份出口额达1141亿美元,同比下降18.1%,创下自2009年9月以来最低增速。进口1370.8亿美元,同比增长10.1%;贸易逆差229.8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贸易顺差148亿美元。

  易纲还称:“人民币汇率近期波动并不是什么大事。如果你观察人民币汇率波动程度相较其他新兴市场国家货币汇率波动,甚至储备货币汇率波动,都是很小且正常的。”

  目前,中国正同时推进汇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等金融改革。但在易纲看来,这些改革存在先后次序。他认为,中国应首先大力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和实现汇率双向波动,然后谨慎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与此同时逐步推动部分资本项目可兑换改革。

  易纲也坦言,中国金融改革受到一些条件约束,目前利率市场化条件不具备。由于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缺乏预算硬约束机制,对利率并不敏感,还未为利率市场化做好准备。

  不过,他也表示,中国有望在今年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在IMFC会议上,易纲介绍中国经济形势时指出,中国经济已进入“换挡”期,从过去的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但增长质量将进一步提高。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物价基本稳定,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取得重要进展,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国际收支更趋平衡。

  易纲还称:“中国政府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包括简政放权在内的各项改革,有信心实现全年7.5%左右的增长目标。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并采取了有效措施予以应对。”

  拉加德表示,中国确定了今年7.5%的经济增长目标,这与IMF的预测相符,中国显然将继续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拉加德表示,经济再平衡已经在中国发生,并已成为中国的政策。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