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中国元素,积极培育本土国际一流投资银行——兼论海通证券国际化发展实践

2020-11-05 08:22:2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海通证券总经理 瞿秋平

  海通证券总经理 瞿秋平

  ▲ 海通证券总部大楼

  主要观点:

  ●国际领先投行开展国际化是“携规则”从成熟资本市场向新兴市场拓展,而中国投行是“应规则”从新兴市场走向成熟市场,以中国香港为起点,沿着“立足香港-辐射全球”的整体路径,历经28年的发展,特别是近五年,取得显著成效。然而与国际一流投行相比,中国投行国际化之路仍需夯实基础、砥砺前行。

  ●中国投行的国际化发展历程主要受客户、市场和政策三大因素驱动:跟随中资客户需求进行海外布局,统筹考虑政策、市场环境及自身禀赋等因素。在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下,中国投行要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格局,积极谋划、勇于决策,要有先手棋意识,抓住逆周期投资的机会,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储备,推进国际化发展。

  ●“中国元素、科技赋能、政策支持”是培育本土国际一流投行缺一不可的三大基石。首先,中国投行服务“中国元素”、做好所在国(地区)业务,是提升跨境业务联动的基础和关键;其次,中国投行要加大金融科技投入,科技赋能国际化业务创新和助力跨境管控能力提升;最后,政策积极扶持中国投行国际化发展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一、历经28年,中国投行国际化已实现深耕香港、突破欧美

  (一)中国投行“以香港为桥头堡”的国际化之路取得显著成效

  1.“立足香港-辐射全球”的发展路径是中国投行的不二选择

  中国内地投行的国际化肇始于香港,标志性事件为1992年万国证券(现申万宏源证券前身之一)与中创和长江实业公司合作收购了香港大众国际投资有限公司51%股份,后更名为“上海万国(香港)证券有限公司”。2006年6月《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以下简称“CEPA”)补充协议三签署后,允许符合条件的内地创新试点类证券和期货公司在香港设立分支机构,促使大批中国内地投行在香港设立经营网点,截至2020年9月,在港运营的中资投行已超过30家。

  香港作为中资投行国际化的桥头堡有天然优势,是中资投行学习规则、积累经验的首选之地。中资投行充分利用香港资本市场积极筹资,提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在香港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截至目前,在香港市场上市的中资投行已有15家,其中在A股和H股同时上市的证券公司14家(中信证券、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光大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申万宏源、东方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中原证券、中信建投、国联证券、中金公司),香港市场单独上市的中资投行有1家(恒泰证券)。此外,中资投行的香港投行子公司单独上市的有5家(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申万宏源香港、兴证国际、西证国际)。

  中国投行的行业领先者在夯实香港经营基础、积累足够的国际经营经验后,沿着“立足香港-辐射全球”的国际化发展路径,试水进入欧美金融市场。如,海通证券在2010年成功收购大福证券的基础上,于2014年和2015年分别收购东京交易所上市的Japaninvest和葡萄牙圣灵投资银行100%股权;中信证券2013年收购里昂证券;广发证券2013年收购英国NCM期货;华泰证券2016年收购美国Assetmark公司。

  2.境外业务收入占比和资产规模稳步提升,在港业务取得突破,逐步迈向全球

  (1)境外收入占比稳步提升

  近年来中国投行在国际化发展的不断投入带动了海外业务收入的增长。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排名前10的中国投行境外子公司业务平均收入占比近四年来稳步上升(图1-1);其中,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的境外收入占比已连续四年超过20%。此外,在香港单独上市的5家中资投行的香港投行子公司合计总资产和归母净资产近年来同样保持增长趋势,并于2020年上半年末分别达到3240亿港元和494亿港元,较2015年底增长125%和56%(图1-2)。

  图1-1 中国投行境外子公司收入占比行业前10平均值

  图1-2 5家在港单独上市的中资投行香港投行子公司合计总资产及归母净资产(单位:亿港元)

  备注:5家公司为海通国际、国泰君安国际、申万宏源香港、兴证国际和西证国际。

  (2)在港股票发行尤其是IPO业务成绩显著

  根据中国证券业协会统计,2018年香港市场股票发行承销商排名中,前50位有16家中资投行,发行金额126.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IPO市场承销商前50位中有18家中资投行,较2017年增加3家,发行金额106.6亿美元,同比增长25%。

  除股票发行业务外,中国投行在境外如债券承销、并购、经纪等业务的整体份额及排名仍然较低,仅有个别领先投行在相关业务领域获得突破。如,海通国际2019年完成247单环球债券发行项目,树立了在中资地产债券市场的领先地位。在亚洲(除日本外)美元高收益债券排名中,海通国际按承销金额和承销数量均名列全球金融机构(商行和投行)第一。此外,海通国际作为首家发行港股认股证/牛熊证的在港中资投行,2019年获港交所批准成为首批界内证发行商,也是首家可开展界内证业务的中资投行。

  (二)战略引领、稳步前行是海通证券探索国际化的重要经验

  海通证券早在2002年就提出了“立足亚太、辐射欧美”的全球化发展战略,自2007年在港设立海通国际控股以来,历经13年的扎实耕耘,海通证券境外业务从无到有,经历了从建起来到大起来的过程,目前已形成了海通国际证券、海通恒信及海通银行三大业务平台,境外业务覆盖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已初步具备提供跨境、跨市场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2019年海通证券境外业务全年实现收入89.93亿元,占集团收入比例为26%,保持行业领先。海通证券的国际化之路,受益于中国持续开放政策和经济的日益全球化,为行业在境外布局后如何有效进行国际化经营管理做了许多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海通证券国际化战略的实施路径,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以香港作为国际化的桥头堡,于2010年和2014年成功收购香港大福证券和恒信租赁集团,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持续深耕,深化了在港的业务布局和扩展金融服务链条,为后续的国际化布局打下坚实基础。

  截至2019年底海通国际证券总资产达到了1563亿港元,较收购完成的2010年底的总资产114亿港元,增长接近13倍;2019年营业收入达到了82亿港元,较2011年的营业收入10亿港元,增长超过7倍,综合实力在香港中资投行排名第一。海通国际证券贯彻了海通证券国际化战略的基本要求,经营上保持了在香港中资投行的领先优势;与此同时,稳步推进海通国际证券3.0版转型工作,不断强化核心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完善内控和风险管理体系,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截至2019年底海通恒信总资产接近1000亿元,较收购完成的2014年底增长超过3倍,营业收入接近73亿元,较2015年增长接近2倍;海通恒信于2019年6月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海通证券在香港联交所的第三个上市平台,也是内地首家上市的券商系融资租赁公司。

  第二,2015年海通证券完成了对葡萄牙圣灵投资银行的收购,并更名为海通银行。通过收购,海通证券获得了包括欧美、巴西在内的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金融业务牌照,搭建了向欧美发达市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海通银行是海通证券国际化业务的重要平台和前瞻性战略储备,专注于企业银行、投资银行以及资产管理业务,2018年已实现盈利。完成收购后,海通证券不断探索境外机构在发达市场的有效管控手段,促进海通银行管理制度化和程序化水平的提升。海通银行也在积极推进与“中国元素”相关的布局,拟在澳门设立分行的事项2019年正式获得葡萄牙央行批准,体现葡央行对海通银行的信任,也为海通银行深耕“本土市场+跨境业务联动”的商业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该事项正在推动落地;标普将海通银行的长期信用评级由BB-上调至BB,海通银行公司治理及未来可持续经营得到市场的认可。

  随着海通证券国际化布局的完善,集团的境内外协同和交流也不断加深。当前,国际化的基因正不断渗透到海通证券集团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方面都有明显提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海通证券在全力做好风险防范和化解的前提下,继续保持扎根香港的战略定力及做大做强的决心,坚定不移地走好“立足香港、辐射全球”的国际化发展道路。

  (三)中国投行国际化之路仍需夯实基础、砥砺前行

  1.进一步延伸境外业务的深度及广度

  在历经近30年的发展后,中国投行的国际化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与国际一流投行相比,我们在境外业务的深度(收入的国际化比例、以客户为中心的复杂产品设计能力等),以及广度(区域布局范围、业务服务链条、金融产品的丰富性)等仍存在明显差距。以高盛、摩根士丹利为代表的国际一流投行的海外业务已几乎遍布全球各个角落,海外收入占比在2019年分别达到了40%和27%;而中国投行除海通证券和中金公司的海外收入占比超过20%外,其余投行海外收入占比仍然较低,且大部分中国投行的海外布局仍局限在香港地区,既不大也不强,仅能满足境内客户的部分跨境业务需求。

  2.业务模式趋于同质化亟须进一步改善

  由于中国投行在境外服务的客户大多来自境内,相同的客户群体容易造成客户需求的趋同,加之创新能力不强,往往造成中国投行境外业务的同质化。而国际一流投行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不仅在海外业务的深度和广度上建立了优势,在差异化经营方面也打造了独特品牌,构筑了自身经营的“护城河”。中国投行在深耕国际化业务的过程中,需充分结合客户需求及自身资源及优势,提高创新能力,并借鉴国际投行在差异化发展方面的理念,更有针对性地在海外市场开展经营活动。

  3.全面提升服务客户海外综合需求能力

  中国投行国际化由于起步相对较晚,在发展初期,较难在集团层面实现资源的统一整合,特别是针对客户需求调配各国家地区资源的能力不强,提供跨境类产品及服务水平也仍然较低。

  另一方面,我国金融行业目前仍实行分业经营的模式,不同市场间相对分割、缺乏有效的互通机制,无法充分发挥混业经营在信息、协同、规模经济等诸多方面潜在的优势,也无法充分满足客户在不同业务领域、不同区域的全方位需求。

  4.跨境管控能力需稳步提高

  现阶段大部分中国投行的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等仍然沿袭境内现行的体制模式。从协同性来说,多数中国投行仍采用业务条线和子公司为管理模块,这些管理模块平行并列各自运营,缺少信息共享也没有统一的运营平台,增加了母公司与境外子公司主动协同的难度。

  在执行层面,由于中国投行多采用锥形的组织架构,决策层级较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相对较慢。此外,由于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往往缺乏公司统一的数据底层平台,导致业务和客户数据在内部缺乏有效共享。

  二、实现“客户需求、政策、自身禀赋”三项共振是实施国际化的关键

  2019年5月10日,瞿秋平总经理应邀出席2019中国证券公司年会,就中国投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与海通全球化的探索作主题演讲

  如果说中国投资银行第一阶段的国际化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么现在已经开始的国际化第二阶段,更需要理论指导实践。国际领先投资银行作为市场规则的制定者,“携规则而来”,其国际化发展历程是从成熟资本市场走向新兴市场,可复制成熟的组织架构和规则、人才储备和创新能力也具有优势;而我国投行国际化则恰恰相反,是从新兴市场走向成熟市场,“应规则而变”,需要学习规则、适应规则,并参与市场竞争,因而国际化之路更为艰难。海通证券作为国际化的先行者之一,我们在思索、探寻、总结中国投行国际化道路时,强烈感受到需要坚持三点:坚持中国元素、跟随中国客户、服务国家战略。

  (一)客户、市场和政策是中国投行国际化的三大驱动因素

  1.满足境内外客户跨境金融服务需求

  近年来中资企业已将业务拓展到欧洲、美国及一些新兴国家,中资企业对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趋强烈。企业的出海离不开金融的保驾护航,中国投行需要紧跟客户脚步,通过加速自身的国际化发展来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吸引了大批境外机构投资者,在此背景下,中国投行积极布设海外网点有助于利用本土业务优势为境外客户在中国投融资提供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2.应对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需求迫在眉睫

  当前全球化产业链已深度融合,中国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虽然目前存在单边贸易保护主义、逆全球化等问题,但中国坚定走改革开放的道路不会变,我们坚信世界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仍将是全球一体化。因此,中国投行要尽快补齐全球化金融资源配置的短板,获得与实体经济、中国的全球产业链地位相匹配的国际金融服务能力。

  资本市场的双向开放也为进一步推进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投行需加强在海外业务上的投入和建设,锤炼技能、勇敢地试水国际金融市场这个大“游泳池”。

  此外,人民币已经成为了全球交易最为活跃以及交易量最高的新兴市场货币,未来要提升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更大影响力,需要中国投行提升以人民币为基础的复杂金融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投资、风险对冲等需求,从而逐步建立与中国经济影响力匹配的人民币国际地位。

  3.全方位支持国家战略推进和落实

  企业走出去、金融必先行,面对中国企业在国际化道路上的大步前行,中国投行只有加速提升跨境并购、财务顾问、跨境资金筹措等综合金融服务能力才能满足中资企业的国际化需求,切实有效支持国家战略的落实,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二)中国投行国际化路径选择要“客户为本、选好模式、择机推进”

  1.“客户跟随”是选择国际化路径的首要因素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及贸易中心,已成为中资企业“走出去”的首选之地。截至2020年9月底,香港上市中资企业,含H股、红筹股及中资民营股合计1178家,占港股上市公司总数46.5%;中资企业合计市值达到34.6万亿港元,占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的48.7%。内地企业在港交所占比已近一半,这为中资投行在香港展业提供了充足的企业客户资源。

  大批中资企业近年来将目光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海外市场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这不仅为中国投行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是进一步拓展海外市场的重要驱动力。此外,沪伦通机制建立以后,将有更多的企业到伦交所挂牌上市,这些都是中国投行锤炼国际化能力的重要机遇。

  但我们也看到中国投行“客户跟随”的国际化能力长期以来存在明显短板,根据Wind统计,截至2020年9月底,中国企业在纽交所、NASDAQ上市企业338家(含已退市企业),首发筹资总额964亿美元,上市过程中保荐机构绝大多数是欧美投行,中国投行能力欠缺,参与极少。

  2.自身管理能力及国际化推进效率是选择国际化发展模式的重要因素

  对于国际化发展模式的选择,中资投行在香港更偏向自建金融控股平台,通过设立子公司或收购当地金融机构获得香港的业务牌照拓展相关业务。

  由于香港在地域、文化、语言等方面与内地的联系,以及两地在政策上的互惠互利,在香港自建网点是中资投行最常见的方式。但这种模式业务发展较慢,中资投行从着手设立机构到实现盈利需经历较长的时间,也面临着经营亏损甚至倒闭的风险。近年来,行业领先者通过金融控股平台收购境外金融机构的方式快速获得业务牌照、拓展市场,能够较快搭建好金融服务平台,但因地域、文化的不同,需要承受较长的磨合期、人员流动等管理成本,带来隐含的经营风险。

  踏入境外市场,中国投行关键是要快速熟悉当地市场规则、充分留用当地熟悉规则的人才,探索出有效的经营管控模式,实现经营管理的良性循环。在完成对海通银行收购后的整合过程中,海通证券克服我国与欧美地区文化差异较大、政策监管环境大不相同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挥当地人才的积极性,建立较为有效的合规风控管理、财务管理、战略管理等机制,为中国投行收购境外机构后实施有效管理摸索可行的国际化管理经验。

  3、市场环境及相关政策是选择国际化发展时机的关键因素

  2006年和2013年是中国投行拓展国际化业务的两个重要时间点。亚洲金融危机后,香港金融市场经历了相对低迷的阶段,直到2002年开始有所复苏,恒生指数也在2006-2007年间呈现出了显著的增长。另外,在“走出去”战略及CEPA协议的支持下,2006年大量的中资投行扎根香港、匹配中资企业的金融需求。

  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欧债危机,金融机构资产价格急剧缩水,为中国投行以收购方式进入原本门槛较高的欧美金融市场提供了契机。2013年起中国企业践行“一带一路”倡议,掀起新一轮国际化投资浪潮。中国投行抓紧机遇,积极开拓辐射欧美的国际化布局,既满足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全球综合金融服务需求,又支持国家战略的推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经济出现下滑,据世界银行预测,2020年全球GDP将下降5.2%,是二战之后最大降幅;经济的不景气一方面给全球企业经营发展带来压力,另一方面在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下,由于企业的收入和资产缩水,可能也是进行逆周期国际化布局的好时机。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投行更应有“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的战略格局,要有先手棋意识,抓住逆周期投资机会,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储备,积极推进国际化发展。

  最后,中国投行面对复杂的境外市场环境,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策略。海通证券的国际化业务布局也遵循“稳”字当头策略,稳扎稳打、循序渐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做国际化要有耐心,每跨入陌生的市场一步,都要进行充分的战略考虑和市场研究,审慎评估自身的财务、风险管控、人才储备等综合能力,才能最终逆水行舟、行稳致远。

  三、“中国元素、科技赋能、政策支持”是培育本土国际一流投行缺一不可的三块基石

  “时不我待”是对中国投行当前发展国际化最好的注释。中国投行应坚持以香港为桥头堡的策略,强化香港地区的业务能力,积累国际化运营经验;择机加大对“一带一路”沿线等地区的投入,做好区域布局。同时,中国投行需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和资源禀赋能力,做好海外金融牌照资源的布局,加快打造与中国经济相匹配的全球化综合金融服务能力。为尽快培育本土国际一流投行,聚焦中国元素、以科技赋能助力创新,以及积极的政策支持是缺一不可的三大基石。

  (一)服务“中国元素”、做好所在国业务,是提升跨境业务联动的基础和关键

  1.紧密围绕中国相关客户需求,打造独特优势

  一方面,伴随中国经济蓬勃发展而壮大的许多中资企业已不满足于境内市场需求而纷纷选择出海拓展业务;另一方面,资产快速积累的机构及高净值个人也逐步将目光从境内的投资品种拓展至更广泛的跨境资产以达到风险分散、资产增值的目的。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对外开放,境外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国市场的投资。围绕这些境内外客户的需求,打造跨境、跨市场的、多元产品、差异化的金融服务能力是中国投行国际化经营的核心。

  聚焦“中国元素”,抓住与中国相关的客户需求,采取客户跟随战略,从自身优势业务出发,有针对性地解决客户海外发展的痛点和短板是中国投行成功实现国际化经营的关键。

  2.以所在国(地区)业务为本,依托“中国元素”拓展业务空间

  中国投行应依托“中国元素”业务作为发展所在国(地区)业务的切入口,一方面加深对于当地业务规则、市场环境、投资者等情况的了解;另一方面在当地市场建立起一定的品牌知名度,通过“中国元素”项目为核心的“生态圈”延伸,进一步拓展与当地金融机构及投资者的合作,打开当地业务的发展空间。只有做好当地的业务,才能为跨境国际业务的发展打好根基。

  (二)加大金融科技投入,以科技引领国际化业务创新和助力跨境管控能力提升

  1.增强金融科技赋能、积极探索业务模式创新,逐步构筑中国投行海外服务能力

  中国投行要加快信息化建设,将境内和境外各单位的业务和管理流程整合到集团统一的平台上,真正实现集团的全球化运营。借助金融科技,中国投行开展海外所在国业务时需与本土投行体现出差异性;通过科技赋能,促进金融科技从支持业务的角色向引领业务的角色转变。

  2.发挥金融科技在跨境管理及防范风险的核心功能,以创新理念开展国际化经营

  中国投行应发挥金融科技在提升跨境管理能力和防范风险的核心功能。首先,在遵守国际市场规则的前提下,规范母公司和境外机构的业务流程和规则。其次,海外运营战略的落地须有适当的组织架构加以配合,中国投行在集团统一信息化平台管理的基础上,可考虑采取矩阵式管理架构,并针对不同的业务进行改善。例如,投行业务可由总部进行统一管理,建立全球化的矩阵模式;而经纪业务则更加偏重属地化经营,提高当地客户需求响应效率。

  合规管理方面,要具有全球化视野,结合海外监管要求,对海外业务的合规流程与制度进行整体设计。建立集团层面的“中央控制室”,完善信息隔离墙管理系统功能、做好跨境业务的利益冲突核查,管控经营中的合规风险。在文化建设方面,境外子公司企业文化既要入乡随俗,又要发扬中国文化的兼容并蓄。可以通过文化培训促进不同文化背景员工之间的沟通理解,传递公司共同的文化,提升文化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在海外人才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融合”。一方面留用经验丰富、熟悉规则的管理人才;另一方面,母公司外派的人员中应包含各层级人员,让他们尽快熟悉当地业务和金融市场规范,适应当地文化。此外,中国投行还要加大投入国际化人才的培养,注重人才梯队建设,有针对性地储备和培养各类国际化人才。

  (三)加大政策支持,进一步推进中国投资银行国际化

  在行业推动打造航母级投行、加强与中国经济实力匹配的全球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背景下,中国投行要做强做优做大,提升国际化金融服务能力,离不开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1.进一步放宽中国投行的融资渠道,支持做强做优做大

  建议进一步放宽符合条件的中国投行境内外融资渠道。一方面,对于中国投行已有的境内外发行公司债券、增资扩股等传统融资渠道,降低发行门槛,简化审批流程;另一方面,目前中国投行在银行间市场可发行的融资工具有限,建议监管机构放宽银行间市场的业务准入,对中国投行发行金融债提供政策支持。

  2.赋予符合一定条件的中国投行专项外汇额度,提升对跨境客户投融资需求的便利性

  建议外汇管理机构给予部分符合条件的中国投行一定的集团年度专项外汇额度,通过专用外汇账户实施监控,明确该外汇用于国家政策鼓励的部分国家地区(如“一带一路”沿线)跨境项目的海外融资项目、对符合条件客户提供紧急性的外汇资金支持等用途。

  中国投行国际化之路历经28年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与中国的全球经济地位、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多元跨境金融服务需求等仍有差距。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下,中国投行需要统筹考虑客户、市场和政策等因素,积极谋划、勇于决策,要有先手棋意识,抓住逆周期投资的机会,进行前瞻性的战略储备,加强提升国际化业务能力,切实服务国家战略,提升全球金融资源配置能力、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海通证券作为中国投行的重要一份子,将依托政策支持,把握逆周期投资机会、继续稳步推进国际化战略,围绕“中国元素”,提升支持实体经济的跨境金融服务能力,为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投行的国际化发展道路作自身的贡献。

  ▲ 多年来,海通国际证券集团有限公司各项业务齐头并进,屡获殊荣,逐步从亚太区的精品投行走向全球的全能型投行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