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港证券董事长邵亚良:勤练内功,以新姿态拥抱全面注册制

2023-04-10 08:05:2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何昕怡 记者 刘礼文 徐蔚

  申港证券董事长 邵亚良

  对于功底扎实的券商而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行,又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面对全面注册制改革的红利,券商要着力提高价值发现能力、全面服务能力和内控管理能力,当好把关人、引路人和看门人。”从科创板试点先行,到“存量+增量”市场推广,再到全市场覆盖,沿着“三步走”的改革路径,全面注册制打开了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新局面。近日,申港证券董事长邵亚良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全面注册制落地,券商的业务可能更多了,但责任也更大了。”

  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潮流下,2016年,申港证券从零起步,发展到如今总资产超百亿元,近期又成功辅导江盐集团实现IPO,成为全面注册制之下主板首批上市企业之一。短短六年多时间,申港证券紧跟注册制改革步伐,在投行业务方面跑出了加速度。拥有丰富的资本市场工作经验的邵亚良感叹:“对于功底扎实的券商而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推行,又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踏准节拍 当好开放发展“先行军”

  合资券商是中国资本市场敞开对外开放大门的产物之一。早在2004年至2011年,高盛高华证券、瑞银证券、瑞信方正证券等一批老牌合资券商横空出世,曾为整个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每一个新生事物的发展难免要经历磨难和坎坷。受文化差异等因素影响,合资券商这个境内证券行业的“新面孔”也一度步履蹒跚。“当时,部分老牌合资券商一度陷入发展困境,或是转让境外股东股权,或是变卖全部股权,逐步退出中国证券市场。”一名上海证券业资深从业人士告诉记者,曾经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未出现新设合资券商。

  转折点发生于2013年。这一年,一份由内地和香港两地签署的《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补充协议十,再次推动金融机构进军内地证券业。申港证券、华菁证券、汇丰前海证券和东亚前海证券等一批合资券商新生代相继面世。

  “注册地位于上海自贸区的申港证券,正是首家根据CEPA补充协议设立的合资证券公司,同时也是综合类全牌照券商。”谈及申港证券的发展脉络时,邵亚良认为,申港证券的诞生,得益于CEPA补充协议的政策红利。

  2016年,由3家香港持牌金融机构和11家内地机构投资者发起设立的申港证券悄然诞生于黄浦江畔。申港证券的名字蕴含了“申城+香港”,合资背景跃然纸上,其国际化风格也隐含其中。从零起步,到总资产超百亿元,再到成为内地首家根据CEPA协议设立的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近年来在投行业务领域做得风生水起,让同行惊叹不已。

  申港证券是如何改变老牌合资券商发展“老路子”的?邵亚良认为,相比老牌合资券商,CEPA券商在股权比例设置、牌照等各个方面都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尤其是牌照,CEPA券商都是全牌照券商。开业时可以选择四个业务牌照,经营满一年后,可以继续向证监会申请其他牌照。”

  2016年,开业后不久,申港证券便制定了十年发展规划,推出“十年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打基础,第二步快发展,第三步在专业化基础上推进综合化。”邵亚良认为,目前申港已处于第二步,即快速发展阶段。

  稳步发展的背后,是申港证券不断奋进的身影。2018年11月,申港证券申请变动业务范围获得核准,增加“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资质,业务线条得到进一步补充。“CEPA框架下的新型合资券商牌照相对齐全,业务线条完善,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邵亚良介绍称。

  精耕细作 顺应改革潮流再出发

  前不久,为了实地考察当时正在辅导IPO的企业,身为总牵头人的邵亚良出差安徽,深入当地矿山生产基地:“我们有一支七八个人组成的项目团队驻扎在当地,由于矿山都在荒郊野外,公司同事在生活极其不便的情况下,一住就是七八个月。为的就是了解清楚所有生产工序,对所有主要客户进行完整尽调、核查。”

  “投行工作表面光鲜,实际上很辛苦。”提及此番情景,邵亚良感慨连连。他向记者透露,从整个券商行业来看,有的IPO项目,可能券商服务了两三年最后也出不来,或是在券商内部质控内核过不了关,或是被证券监管部门否决。“当然,申港证券虽然是一家年轻券商,但目前还没有项目被否。”邵亚良自豪地笑道。

  目前,在精细化的管理体系下,申港证券已成功“助产”了十多家IPO企业,覆盖了科创板、创业板、主板、北交所。根据证券业协会证券公司2021年经营业绩指标排名,申港证券投行业务收入行业排名第28位,股票主承销佣金收入行业排名第35位。

  “很多人对注册制的理解存在偏差,片面地以为新政之下IPO企业申报会更容易。实际上,在全面注册制之下,注册环节被否的IPO项目将会越来越多。”邵亚良认为,全面注册制的推行有助于扩大直接融资的比重,提高资本市场的专业化和国际化水平。对券商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旦报送材料,券商就要承担相应责任,对券商的服务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更高要求。”之所以给出这一结论,邵亚良的理由是,公开和透明是全面注册制最直接的特点,现在所有的项目审核是全过程透明的,走到哪一步、问了什么问题、问题是怎么回答的,全社会尤其是媒体都能关注到。人人都可以成为“考官”。

  “全面注册制改革将会给投行原有业务模式形成重大挑战。”邵亚良表示,全面注册制对投行的职业水准、行业研究、价值发现、质量控制、客户服务、直接投资等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也将推动投行由单纯依赖牌照的通道业务转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服务。

  目前,投行业务是申港证券的营收主力之一。而投行业绩的提升,得益于公司对投行业务整体发展战略方向的把握。申港证券坚持“精耕细作、质量为先”理念,致力于打造特色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精品投行,这恰好与全面注册制之下的中小投行转型方向相契合。

  在发展特色投行业务的同时,邵亚良亦注重执业质量提升:“首先在项目准入方面,我们会严格把关。哪些项目符合注册制的要求,前期工作非常重要;其次,辅导过程会把一些不符合条件的项目剔除;最后,进入到后期跟踪服务方面,投行质控内核还要进行严格把关。”

  人才制胜 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全面注册制下,人才这一券商核心资源显得更为宝贵。

  “国内证券行业是一片竞争残酷的红海,业务同质化问题严重。因此,专业人才就成了各大券商的核心竞争力。”邵亚良认为,申港证券之所以能取得快速发展,既得益于政策支持和十年规划的确定,更离不开一支富有激情和战斗力的专业队伍。

  “我们公司的投行分管副总、投行委员会主任、质控负责人,全部都是国内首批保代。他们伴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发展一路成长,亲身经历了证券市场的各个发展阶段,兼具专业能力与实战经验。”他进一步介绍说,除了专业能力强、经验丰富外,工作态度极其认真则是另一大制胜要素。“一般来说,申港证券的每一个IPO项目都会安排七八个人驻点,从接手项目到申报,需要耗时一年以上。”

  证券公司留住人才要靠机制、愿景和情怀,谈及管理理念时,邵亚良认为:“机制是吸引人的,愿景是鼓舞人的,情怀是要去实现和创造价值的。这三项要结合起来。”

  关于券商如何建立长期的激励机制和稳健的薪酬制度,邵亚良强调,既要能激励有能力的员工去创造价值,也要考虑行业本身特点。“要让优秀人才愿意来、留得下,关键还是要靠一个有效、合理、均衡的法人治理结构来提供保障。”

  结合申港证券的管理经验,邵亚良进一步解释说,围绕公司核心竞争力,申港证券建立起了健康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有效防范利益冲突、利益输送和风险传递,因此能吸引到足够好的团队成员。“只有建立起好的机制才能吸引人,以人为本、融合创新,才能够促进与申港共同成长。同时,还要考虑社会环境和市场环境,行业内收入差距尽可能不要拉得过大,要兼顾公平。”邵亚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