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反弹启动 抓住这四大投资机会
民生策略:中级反弹启动,演化路径分三波
1、市场情绪修复加速,中级反弹如期展开
突破9月震荡区间上沿后,情绪加速修复。市场行情、成交额、两融余额等数据均在向积极方向变化。
2、稳增长加速,从政策出台到项目落地发力均将为市场注入信心
稳增长加码近期加速推进,信贷数据改善,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到位情况有望改善,这将有利于稳定大盘蓝筹估值水平,提振中小创信心。
3、通缩矛盾凸显,资本外流压力减小下流动性状况向好
猪周期影响趋弱,PPI继续负增长,通缩矛盾再次凸显;贸易顺差维持高位,资本外流压力短期减小,市场流动性趋于改善,货币宽松预期升温。
4、管理思路变化进行时,人事变革提振市场信心
光大证券内幕交易案宣判、监管层配资清理开出新罚单、证监会主席助理人事变动,有利于增强投资者对于市场的信心,有利于市场回归正常交易的状态。
5、目前市场主要驱动力仍是三大逻辑发力下市场风险偏好的改善
反弹行情启动后,如果货币政策能够及时宽松,中级反弹将完美展开,而若是宽松迟滞或是力度不及预期,将会影响反弹的高度。
6、我们仍重申中级反弹蓝筹搭台、主题伴奏、成长唱戏三波演化路径
首先是大盘蓝筹估值水平得到稳定,市场情绪开始修复,然后是主题板块热度上升,持续度加强,成交量在此过程中上升,此后仍然是中小创板块唱戏。
7、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有业绩支撑、政策持续催化、市场弹性较好的板块
主题方面重点关注十三五规划可能涉及的重点领域,如二胎与养老服务业、新能源、大数据与网络安全、卫星导航、环保、中国制造2025、国企改革等方向的投资机会。此外,迪士尼、新能源汽车、核能核电、海绵城市等近期具有事件或政策催化的板块也值得关注。(民生策略 李少君团队)
国泰君安任泽平:资产配置荒 股市反弹延续
国际经济:受美联储加息预期缓解影响,美元指数回落,大宗和黄金价格上涨,全球主要股指继续上涨。受嘉能可等能资源巨头削减产能影响,基本金属价格反弹。9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92.1,好于市场预期,但非农低于预期。
国内经济:经济边际上有短期企稳迹象,CPI超预期回落,降息预期升温。9月出口同比-3.7%,比上月降幅收窄1.8个百分点。进口跌至-20.4%,跟内需疲软和大宗商品价格低迷有关。9月CPI同比1.6%,比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秋粮丰收、玉米价格下降和国家抛储推动猪价回落。PPI同比-5.9%,与上月持平,环比降幅收窄。受益于微刺激、经济短期企稳和大宗价格反弹,四季度企业利润有望暂稳,部分行业边际改善。
货币:无风险利率快速下降后小幅反弹,国内流动性充裕,信贷融资齐增。受经济数据和宽松预期影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快降至3.04%后反弹至3.12%。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0500亿元,社融13000亿元,均好于前值和预期。地产销售改善推升居民中长期贷款,企业信贷需求有所恢复,企业债公司债发行增加。M2同比13.1%,增速略降但流动性充足。人民币汇率走稳。衰退性贸易顺差603.4亿美元,高于预期,缓解国内资金面。9月央行口径外占环比减少2641.42亿元,创三个月来最小降幅,但金融机构口径外占较上月下降7613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最大单月跌幅。破刚兑事件开始零星出现。
政策:新一轮针对消费和投资的微刺激已经开启,五中全会临近。财政存款减少3632亿元,比上月减幅扩大,财政执行进度加快。10月15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若干意见》,10月10日央行发布《人民银行推广信贷资产质押再贷款试点》。10月26-29日五中全会即将召开,将讨论十三五规划。
市场:股市风险偏好筑底修复,债牛波动,房市分化,美元阶段性见顶,大宗反弹。资金十分充裕情况下,无风险利率持续大幅下降使得机构出现资产配置荒。风险偏好筑底修复:去杠杆进入安全区间,美加息预期缓解,国内货币宽松预期,汇率走稳,五中全会临近,改革局部推动。关注:十三五规划、新一轮微刺激、混改试点、军改、大宗反弹、新通州新北京新奥运。受信贷超预期影响,债市大涨小调。未来债牛的驱动力来自货币宽松、资金成本下降、经济再下台阶、通缩等,短期留意经济暂稳预期、股市行情好转的IPO重启预期、破刚兑、杠杆以及未来可能加大波动。
广发基金朱平:资产荒下股市仍是最佳投资渠道
中国乃至全球突然面临资产荒,只有股市还有获利空间,所以我们认为股市将来可能是最好的投资渠道。
讲一下未来的投资机会。可以看出,由于不缺资金。股市整体可能还会水涨船高。到目前为止,中国投资者对投资回报预期都还没有下降。所以这些钱到了二级市场之后,还可能造成股市单边上扬。
但未来的市场已经跟原来的不一样了。从基本面看,股票市场回报率是在往下走的,矛盾一定会在某一个时点转折。我们看到的今年5000多点的时候转折了,导致那些放杠杆的都“死掉了”。今年年初到目前为止,如果你不放杠杆,收益应该都还可以,有30%到50%的收益,而过去只有09年比现在高。今年创业板差不多从1457到现在2449点,涨了百分之六七十。
所以,总体来看,今年市场其实是比较好的市场,只是有一些投资者习惯了曾经很富有,那些资金不能习惯相对低的收益,所以通过放大杠杆推高。但是要增加杠杆,就必须承担风险。股指期货在陆金所推出新规定之前是一比八的杠杠,为什么很少有人做。因为风险太大了,有人因此亏了很多钱,这次配资不是一样的嘛。
第一个机会就是要寻找仍然有需求的行业。最简单的,不要买衣、食、住、行,买文、教、体、卫。人口虽然在增长,同时年龄也在增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单个人的平均消耗量是在下降。如果你以前整天赚钱盖房子,现在房子买了,住房需求满足了,剩下的时间就要开始重视文化、教育、体育、娱乐了。
第二个,关注有技术创新的行业。比如计算机、新材料,比如集成电路从美国大量进口,中国集成芯片进口一年一万亿,如果能够生产出来替代进口,还是有很大空间的。
第三就是关注创新企业。互联网创新、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供应链等等,当然它也没有你想的那么容易,比如优酷搞了那么多年,昨天被阿里收购了,今天京东跟腾讯也在谈合作。但这个领域仍可能带来暴利机会。我想接下来三到五年都有这样的机会。
最后一个机会就是波段机会,这就跟基本面关系就不大了,有各种各样的主题,比如充电桩主题,二胎主题……这些机会可能是阶段性的,需要快进快出,波段把握。
兴业策略:做波段加上精选优质成长,顺应震荡市、大分化行情
四季度行情的特点:跌深反弹+大分化行情,新型抱团取暖。兴业年度策略提到2015年A股行情的特征是大涨、大波动、大分化。上半年果然大涨,三季度果然大波动。展望四季度,大分化行情的概率较大,因为去杠杆、清理配资之后,增量资金短期大规模入市的概率不大,因此,股市以存量资金为主、增量资金为辅。
重申深秋行情的策略建议:精细化投资,抱团取暖。一方面,立足左侧布局、在衡量风险收益比之后,“主动买套”;另一方面,精选适合“抱团取暖”的投资机会,从而能够等到别人“抬轿子”,实现“多赢”,而不能恐慌性随大流追涨杀跌而“两边挨巴掌”。相比前两年“螺蛳壳里做道场”的存量博弈行情,今年四季度将是在更低的无风险收益率基础上,抱团取暖相对更贵的和更少的优质股票,如此更需要精细化投资,并辅助以波段操作。所以,深秋行情,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是具有赚钱效应的投资时机;但是,对于多数并不具备专业化和精细化投资能力的“散户”投资者而言,爱在深秋,也许仍是输钱看一场热闹,开始时不相信、最后进来买单。继续呼吁非专业型“投资者”,请做好大类资产配置,将资金委托专业的财富管理者打理,而不要沉迷于K线起伏,不要把股市当做简单的赌场,否则持续输钱还不如去消费、去享受更有意义的人生。
风格选择:攻防兼备,配置绩优蓝筹,但决胜于精选“优质成长股”,风格选择上,重点不在于板块,而在于核心资产。钱多、基本面差、好公司少,估值合理的优质成长股就是核心资产,因此,不论秋季行情是否给力,“优质成长股”都将逐步走出独立行情。具体而言:(1)“新兴产业”成长股,先跌深反弹,后抱团取暖,根据行业成长前景和公司管理层能力、事件驱动等精选个股。近期反弹之后,整体估值进一步偏贵,鱼龙混杂(2)大盘蓝筹股“类债券”,适合保守型配置,由于三季度“救市”时的相对收益较大,因此,反弹时的弹性相对较小;(3)配置泛消费类的绩优蓝筹,比如医药、传媒、养殖、纺织服装、餐饮旅游、轻工制造、食品饮料等,逢市场震荡时低买,四季度将迎来估值切换行情。
投资机会:反弹时的大机会仍在新兴产业、转型经济领域,交易型机会则是根据“预期差”轮炒涨幅落后的行业和主题。(1)跟随中央找机会:稳增长和调结构的公约数、十三五规划,重点看好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机器人、核电、高铁、军工等)。(2)跟随产业资本找机会:重点看好互联网消费相关细分机会(广告、游戏、支付、娱乐、O2O、在线医疗、智能家居、车联网、在线教育、智能硬件等);现代服务业(医疗保健、传媒、体育、旅游、文化、教育等)。(3)交易型机会:反弹行情中,可以根据“预期差”来博弈券商及部分周期行业的跌深反弹,交易时机基于政策、宏观因素的变化。(4)主题投资:阶段性炒作“五中全会”、习主席访英(高铁、核电、石墨烯、足球等)、并购重组、产业资本增持或举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