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过“借壳”龙门之后 新一轮运作接踵而至
【编者按】跃过“借壳”这道龙门之后,资本往往选择趁热打铁,新一轮运作接踵而至。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6家公司完成借壳,其中已有约15家筹划新的资本运作,占比超过四成。梳理这15家案例可以发现,其呈现出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即新入主的一方有资源、借壳过程中为后期运作留了后手,以及公司所处行业有待整合。
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是不少巨头纷纷海归,包括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等,而它们的回归途径惊人相似——借壳,而且是借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的壳。以七喜控股(002027)、世纪邮轮为代表的中小板公司,股价一飞冲天。可以说,如果创业板的大牛股多出自本身题材的炒作,那中小板的大牛股则多出自自身被借壳。
借壳重组连环手
跃过“借壳”这道龙门之后,资本往往选择趁热打铁,新一轮运作接踵而至
⊙记者 邵好 ○编辑 邱江
跃过“借壳”这道龙门之后,资本往往选择趁热打铁,新一轮运作接踵而至。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36家公司完成借壳,其中已有约15家筹划新的资本运作,占比超过四成。梳理这15家案例可以发现,其呈现出三个较为明显的特点,即新入主的一方有资源、借壳过程中为后期运作留了后手,以及公司所处行业有待整合。
特点1:新主人手握资源
对于一些借壳公司的大股东来说,其“家大业大”,通过借壳拿下上市平台仅仅是迈进资本市场的第一步。趁着目前市场行情热度较高,这些实力股东利用手中大量的资源,启动新一轮的重组,可谓水到渠成。
昨日,绿地控股发布重大事项停牌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非公开发行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股票自当日起停牌。这距离绿地控股完成借壳金丰投资仅仅过了100多天。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江苏三友、凯撒旅游、广汇汽车、完美环球、西藏珠峰、奥瑞德、雅百特、太原刚玉、贵糖股份、绿地控股等公司因筹划重大事项处于停牌状态。其中,诸如太原刚玉、江苏三友、西藏珠峰、贵糖股份、雅百特等,在今年8月份才刚刚完成借壳方案,即在方案基本完成之时,公司已经着手筹划新一轮资本运作。
凯撒旅游更是在借壳尚未彻底完成之际,已经先行启动新的重组计划,拟将更多资产装入上市公司。凯撒旅游于11月9日宣布停牌筹划重大资产重组,拟收购控股股东海航旅游持有的首都航空股权。事实上,凯撒旅游借壳方案在10月21日刚刚宣布完成资产过户,直到11月10日才完成借壳方案中的股份发行。
有投行人士分析指出,诸如海航这样的集团,旗下往往有着大量的资产,一次性装入上市公司难免有些复杂,先将部分资产装入,后续再不断加码,是这些大型集团的惯常选择。
特点2:借壳中预留后手
较之凯撒旅游,江苏三友、西藏珠峰正在筹划的重大事项,其实早在借壳之初已经做好了铺垫。
以江苏三友为例,今年3月,公司宣布借壳方案,美年大健康将实现对江苏三友的借壳上市。然而,借壳上市方案中的股份发行尚未完成,江苏三友已经按捺不住重组的冲动,在8月31日宣布停牌,筹划收购慈铭体检72.22%的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事实上,回查此前公告可发现,美年大健康早在借壳方案中就已经内嵌了全资收购慈铭体检的计划。根据彼时公告,美年大健康已经持有慈铭体检27.78%的股权,欲通过继续收购,实现对慈铭体检的全部控股。
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对于江苏三友的再度停牌早有预期,只不过投资者认为其对慈铭体检72.22%股权的收购并不会立即实施。“从公司角度来说,肯定越快启动方案越好,以置入上市公司形成协同效应。”
同样是借壳方案预留后手,西藏珠峰选择的是将部分资产进行转让。公司11月17日公告称,拟以6890.04万元价格将所持有的珠峰锌业100%股权和西部铟业56.1%股权出售给湖南智昊,减轻公司负担,提高公司盈利能力。
对于此次资产重组,西藏珠峰明确表示,公司在成功完成塔中矿业优质资产的注入后,已经成功转型为矿业企业,公司现有冶炼业务扭亏无望,此次出售冶炼资产,无论从短期经营和长远发展来看,均有利于改善公司财务状况。
完美环球的停牌定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有迹可循的。公司7月17日发布公告,股东大会同意公司以22.29元每股的价格定增不超过1.34亿股,募集资金不超过30亿元,用于境内外影视项目投资。有知情人士表示,完美环球在借壳之后火速推出大额定增,很大程度上因为其在借壳上市之时并未募集配套资金,考虑到影视行业自身属性,其立即启动定增也是在情理之中的。
特点3:抢行业整合先机
一些借壳公司基于自身行业的境况,意欲在激烈竞争中抢得先机,借壳甫定,即利用资本市场的优势大举展开对同行业企业的收购。
8月4日,雅百特的前身中联电气发布权益变动报告书等一系列文件,正式宣告雅百特借壳上市公司方案完成。仅仅两个月之后,雅百特匆匆宣布停牌,筹划重大事项,并将方案确认为:以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方式,收购深圳三义建筑系统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从所属行业来看,雅百特这一动作颇有行业整合之意。公开资料显示,雅百特为知名金属屋(墙)面围护系统集成服务供应商,并已进入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屋面领域,深圳三义则主要从事钢结构、网架及金属屋墙面维护系统的设计、制造和安装,两者分处产业链的上下游。
无独有偶。广汇汽车也在借壳上市之后大举开展并购活动,这距离其完成借壳尚不足3个月。根据公告,广汇汽车正考虑对宝信汽车进行要约收购。据悉,宝信汽车是宝马在中国最大的经销商,2014年销售72709辆新车,实现营业收入307.23亿元,其已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由慈文传媒借壳而变身影视剧公司的禾欣股份,其亦在借壳方案完成后仅一个月,即宣布通过下属公司上海慈文以现金方式收购赞成科技100%股权,交易价格高达11亿元,借此布局移动休闲游戏领域。
“一直以来,资本市场良好的融资渠道是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助力,类似于广汇汽车这样的行业佼佼者,其登陆资本市场自然是希望利用资本力量,更好地对行业进行整合,占据更好的行业位置。”有业内人士分析称。
这一观点得到了沪上某位私募基金人士的认可。他认为,对于一些处于激烈竞争行业的公司而言,谁能率先上市,谁就能凭借良好的融资能力“吃掉”其他竞争者,更好地奠定行业地位,而这种行为也往往能得到市场的认可。(上海证券报)
注册制渐近A股壳价打折 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频现夭折
虽然A股昨日高开低走,多数个股盘中波动超过10个点,但并购重组类个股却岿然不动,其中,七喜控股和世纪游轮均因借壳而涨停。另一个现象却是A股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越来越多地成为“烂尾楼”,今年以来有127家公司并购重组失败,特别是近期较多。有分析人士认为,由于IPO重启,注册制渐近,A股壳资源价值打折扣,导致双方谈不拢,增加并购重组阻力。
“今天市场一个明显的情况就是,借壳概念表现比较强,因为分众成功借壳七喜控股,巨人网络也要借壳世纪游轮。”中山大道某券商营业部负责人称。数据显示,在昨日A股市场上,除七喜控股和世纪游轮外,同样是“借壳”概念的国投安信也封死涨停。
“借壳”概念封涨停
17日七喜控股发布公告称,分众传媒的借壳重组方案昨日获得证监会有条件通过。而就在不久前的11月11日,七喜控股公告,分众传媒借壳一事获得商务部原则上同意。这也意味着,同宏达新材解除“婚约”分众传媒,不出意外,将与七喜控股闪电成功牵手。分众传媒也将成为首家从美股退市再登陆A股的公司。而七喜控股昨日复牌一字涨停。今年9月份复牌以来,该公司股价已经累计上涨211%。
另一家也被中概股巨人网络“定亲”的世纪游轮复牌也连续五个一字涨停,昨日报收50.97元,相比停牌前31.65元的收盘价相比,5个交易日累计上涨了61.04%。如无意外,世纪游轮也将成为中概股回归A股第三单。根据世纪游轮公告,本次拟向巨人网络全体股东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巨人网络100%股权并配套募集资金。
此外,因学大教育借壳,银润投资也成为明星。银润投资8月9日晚间公布了55亿元再融资方案,拟以23亿元收购中概股学大教育,公司也一举变身“教育股”,二级市场股价“噌噌”飙升,复牌后的累计涨幅也超过2倍,昨日报收74.11元,上涨1.79%。
“包括中概股回归,并购重组还是可以持续挖掘的,不过,如果只停留于并购重组主题本身的话,A股行情不会就此转强,只会越来越弱。因为重组股脉络总是无法预判的。”上述券商营业部负责人表示。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A股联姻无果而终的个股大幅增加,前有柳钢股份,后有九龙山。有专业人士就表示,随着IPO重启,注册制渐近,上市公司本身的壳资源价值会打折,而原来可以并购的对象身价却上升,使得双方分歧拉大。因此,押宝并购重组风险也上升。
近期并购重组频现夭折
相比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持有九龙山的股民心里很郁闷。11月16日,九龙山发布公告称,由于董事李勤夫、李梦强对重组的相关议案弃权,一名独立董事未参会,相关议案并未获得通过,九龙山筹划了5个月的资产重组被迫终止。资料显示,李勤夫为九龙山前任董事长,也是公司目前的第二大股东,而李梦强为李勤夫之子。此前,李勤夫一方就和九龙山现在的实际控制人海航集团内斗不止。正当双方握手言欢给股民带来希望之关键时,李勤夫最终选择否决了大股东主导的这次重组。由于九龙山停牌不久,A股市场便出现了深度调整。因此,不少股民担心高位停牌和重组失败叠加,九龙山复牌后短期凶多吉少。
昨晚,新华锦公布,终止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不再购买新华锦集团所属的养老产业资产。
根据记者初步统计,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并购重组失败的公司多达127家。同时,华东数控、宏达新材、*ST新都和汇源通信4家公司借壳告吹。
壳资源价值会打折扣
针对近期并购重组频现夭折,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对广州日报记者分析指出,今年上半年,由于股市行情较好,IPO从一月一批扩大到一月两批,“这样一来,使得并购重组和借壳双方的分歧拉大,一方面收购方面尽量希望能用最低的成本收购,但另一方面,由于IPO加快,被收购方通过IPO上市的概率增加,又不愿意低价出让,甚至寻找各种理由让并购重组夭折。”这位私募人士称。
对未来A股所谓的壳资源,这位私募人士称,壳资源任何时候都有价值的,“但只是价值大小的问题,就拿ST股的壳资源来说,如果IPO不放开,壳资源肯定是越炒越高的。但如果IPO放开,甚至是未来注册制实施,现有上市公司的壳资源价值会打折扣。加上交易双方分歧加大,未来并购、借壳等资产重组失败的概率可能会明显上升。”这位私募人士表示。(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