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终大盘点:改名“点金术”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赵一蕙)“忽如一夜春风来”。2015年,改名成了A股潮流,“老店新开”既可贴上热门概念,又可告别平淡的过往,绝对是屡试不爽的“点金术”。
统计显示,2015年有200多家上市公司通过改名“一夜易容”,这个数字较往年提升了三成。跟随基本面改变而更名本无可非议,但有些公司的更名纯粹是“博眼球”,其间的夸张和自恋,成了股民口口相传的段子。
多伦股份-匹凸匹
无论2015年乃至之前发生过多少改名案例,“匹凸匹”注定在上市公司“改名史”上留下一笔。
2015年5月中旬,正是行情一片大好的时候。当时的“多伦股份”突然发布公告称公司名称变更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此宣告进军P2P领域。虽然人们对P2P不算陌生,但公司却是第一个煞有其事地将其音译“匹凸匹”的,也是第一个在公告中将其“www.p2p.com”域名夸成“互联网金融行业顶级域名、预计商业估值为10亿元”,在“无可行性论证、无正式业务、无相应人员配备”的情况下,还把“匹凸匹”作为了公司简称,堪称奇葩。
从此之后,眼球效应和质疑也常伴公司左右。临近年末看看,匹凸匹到底干了点啥?最新的公告说“P2P网站因为行业政策不明而保持还在内部测试”,上交所发函问,全年的经营情况怎么样?公司到现在还在想怎么回复呢。
金宇集团-生物股份
一家1999年就上市的公司,顶着“金宇”招牌十几年,突然这招牌说不要就不要了。“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还有没有了!”金宇集团这个突然的转变让很多老股民感叹资本市场变化太快。
公司在2015年最后几天宣布更名,理由是,“为真实反映公司的主营业务,突出公司生物制药的行业特征”,公司的名称已经改成了“金宇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因此简称就叫“生物股份”。可是,就这么几种排列组合里,为什么不要“金宇”而要“生物”,两市这么多的生物技术领域的公司,“生物股份”是何方神圣?要是有一天格力电器叫“家电股份”,读者传媒改名“传媒股份”,投资者还能分清谁是谁,谁是干嘛的吗?连造个产业园都要“金宇”冠名,怎么改名的时候就说不要就不要了?
宝利来-神州高铁
还觉得2014年洲际油气更名夸张?来看看2015年的神州高铁!这个连“中国中车”都不敢取的简称,落在了原来深圳一家老牌公司宝利来身上。
2015年,宝利来完成定增加现金方式以18亿元收购北京新联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公司主业由酒店旅游业转向轨道交通安全运维行业。3月13日,宝利来更名时,聪明地没有选择“新联铁”这样平淡无奇的名字,而是将眼光投向了整个华夏——“神州高铁”的名字横空出世。知道的人明白新联铁是搞高铁运维,不知道的冲着这名字,会不会以为是造高铁的?这个名字让中国中车都显得像一个“小号”。还有一句话没有说。在宝利来这个名字之前,公司的名字叫做“亿安科技”。
百圆裤业-跨境通
如今光鲜亮丽的“跨境通”,曾经有一个代表着一段曲折经历的名字:百圆裤业。
打开K线,2013年12月,百圆裤业曾经有过一段十分艰难的时光,“瀑布式”下跌之惨烈,大有“崩盘”之象,短短数个交易日,20多元的股价只剩下十几元。直到2014年7月公司发布了重组方案,跨界并购国内跨境电商品牌环球易购100%的股份,方逐步迎来“逆袭”。到2015年6月牛市顶端,公司最高到过123元的高价。而也就是同期,百圆裤业为同过去彻底“作别”,宣布更名“跨境通”。从做裤子到跨境电商,但愿剧情反转后迎来的是大团圆结局。
科冕木业-天神娱乐
神州、跨境,眼见着名字越来越有走向全世界的气势,有公司干脆憋了个横跨东西、纵观古今的大招——天神娱乐。
如果说那是因为公司收购了标的天神互动而改名的,似乎也无可厚非,无奈科冕木业的雄心在于,连洋文也要一并改了。大概是嫌“KMMY”这样汉语拼音一样的英文名太不上档次,“ZEUS”这个名字中西合璧,同“天神”遥遥呼应。若宙斯知晓,不知作何感想。
中国玻纤-中国巨石
改名的这么多,向来谨慎的央企却屈指可数。不过中国巨石就是一例。比起有人急着摆脱“标签”,中国玻纤就是那种偏偏要打广告的。
2015年3月,公司宣布变更公司名称和证券简称,理由是充分利用“巨石”品牌优势。然而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于“改名不改业”的中国巨石来说,虽然品牌是打响了,但公司是干什么的?恐怕没有原来的中国玻纤来得一目了然。但是话又说回来,改名就是为了不单单只做玻纤,而是告诉市场:其实我们正在做多元化,尤其在国资国企改革背景下!改名字就是表态度!不过,央企身份拿来的“中国”二字是万万舍不得换的,既然“巨石”和“玻纤”不能并存,那就改叫“中国巨石”吧。
斯米克-悦心健康
斯米克的瓷砖很有名,资本市场上只有一个斯米克。但是现在也没有了,因为公司一边做瓷砖,一边还新做起了健康产业,把简称改成了“悦心健康”,号称“双品牌”运营。
公司做健康,也就是今年的事情。但这个改名改得巧,赶上了好时机。10月改的名,没多久“健康中国”概念火了所有带“健康”二字的,悦心健康虽然健康业务占比比不上瓷砖,但也站上了风口。类似的还有很多,桑乐金变成乐金健康,华邦颖泰变成华邦健康,都同样搭了一回顺风车。
熊猫烟花-熊猫金控
熊猫还是那个熊猫,但已经不是做烟花的初级阶段了,而是更高大上的金控。
话说熊猫烟花的改名就是这波“赶风口”的典型,什么流行来什么。2015年3月9日,熊猫烟花创下股价阶段新高之后迅速停牌,并且于3月24日宣布,以互联网金融领域作为未来重点发展方向,同时证券简称由“熊猫烟花”变更为“熊猫金控”。为了和“金控”相匹配,公司当天宣布将设立熊猫金融信息、熊猫众筹、熊猫小贷等公司。不过,因为转型到底有多少“成色”这个问题,还是收到了监管部门的问询。而停牌3个月后,公司的重组不及预期,改成了增发募集现金投向已有项目,期间也算搞了个小收购,好歹改了个名,否则停牌这么久,投资者哪会轻易买账。
德尔家居-德尔未来
德尔未来和德尔股份是一个公司吗?答案是否定的。前者是从中小板德尔家居更名而来,后者是今年6月才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本来两个公司还能通过是否带“家居”区分一下,现在真是傻傻分不清楚。
德尔家居本是做地板的,名里带有“家居”还是比较表里如一的,但是,“德尔未来”是干什么的?根据公司方面的说法,2015年度公司制定了“智能互联家居产业+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双主业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利用互联网以及智能家居改变传统家居产业;同时进行新兴产业布局,打造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应用产业链。这下明白了,“未来”原来是在说石墨烯啊。
国兴地产-财信发展
那就是大股东地位上升了,也是改名的好理由。比如国兴地产。2015年9月28日,公司非公开发行股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重庆财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由 29.9%上升至 59.65%。公司11月18日发布公告,说因为大股东持股比例上升,且根据公司长远发展战略,决定把公司名称从“国兴融达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财信国兴地产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由“国兴地产”变更为“财信发展”。
其实,大股东还是那个大股东,公司半年报里还都只是零星的地产业务,9月刚刚才宣布“互联网+电商产业园”的合作。但是大股东的名字取得好,让公司也直接受益:从一个标准地产公司瞬间有了一种“金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