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妖记》拿下年度票房冠军:国产电影借力资本角逐升级

2016-03-08 07:57:45 来源:一财网 作者:

  资本对电影来说意味着什么?它可能意味着什么样的电影能够进入院线、能排上多少场次,也意味着未来我们进入电影院有多少国产影片能供挑选。在近日的一场内部交流会上,上影集团制片人祁伟礼说了一段中国电影市场从“统购统销”到“票房分账”的发展概要。

  据祁伟礼回忆,1990年,他初进上影厂时拍的第一部功夫片电影,制作的成本是60万;但当前,一部制作过关的动作片,成本“打底6000万”。不过,在成本翻了100倍的同时,另一头,中国电影的票房收入,也从2003年电影产业化改革之初时的约8亿元人民币,跃升到2015年的440亿。

  公开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电影全年票房440.7亿人民币,增长率48%。且值得注意的是,国产电影《捉妖记》击败《速度与激情7》夺下年度冠军宝座,并带领国产电影进入单片票房20亿时代。

  这背后的门道并不少。事实上,在电影产业化之前,上世纪90年代,制片厂拍摄电影能否赚钱,并不直接和市场挂钩,而是由居于中间的各地发行公司“统购统销”。“一个电影COPY卖1万5千元,一个COPY大约20分钟,一部电影一般4个COPY,60万制作个电影,能卖出60个COPY就肯定赚钱了。”祁伟礼打趣说:“所以票房好不好和制片厂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搞定发行公司,有些时候还靠一件事情:喝酒。”

  这样的“统购统销”到了1993年左右,遇到了好莱坞大片的冲击。在彼时《亡命天涯》、《泰坦尼克号》、《狮子王》等大片的冲击下,中国电影一度没有还手之力。那几年,电影院的排片被好莱坞大片占据了绝大部分。在祁伟礼看来,转折点是于2002年上映的张艺谋的《英雄》,这部电影打开了中国电影的市场化之路。

  市场化是必然趋势,也是竞争残酷的。眼下,主流的电影产业化模式是制片方、发行方和放映方的分账模式,放映方是票房驱动的,亦即怎样拍片主要视票房表现。“能放上座率80%的电影就不放上座率60%的,连着两天票房惨淡的拍片,第三天就可能被拉掉不排了。”一名院线工作人员称。
  在逐利的市场化下,国产电影和进口电影的角逐变得有看头。目前中国电影还有一段保护期,亦即每年进口的大片数量是有名额限制的(当前每年进口分账大片约35部)。但电影是被列入关贸协定的谈判项目之内的,也就是说这种名额限定最终要被取消,届时各院线愿意进口多少电影、如何排片将基本完全受票房所控,而本土的电影制作人要迅速成长起来,制作出更多能够与之抗衡的影片,需要的是更好的创意和更精良的电影制作。

  而电影产业和其它产业不同的是,它或多或少涉及了意识形态、思想观念和文化传统的传播。早年,法国还发生过新闻部长及影星出面要求不能将电影列入关贸协定的谈判项目之内。

  如果中国电影成长不够快,竞争中或许会被市场抛向角落,也就得不到诸如院线黄金时间排片的青睐。“看好莱坞影片很爽,但久而久之,观众会逐渐看不到自己的生活,中国电影里有‘自己的生活’,比如近期的《老炮》,就是运用了好的商业叙事,但让大家看到‘自己的生活’。”祁伟礼说。

  电影的制作和推广都与资本的助力息息相关。用祁伟礼的话说,电影是“文化和资本的碰撞”。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日上影集团发布2016年电影出品项目,其工作人员也介绍了其中一些电影的资本合作方法。以《围猎》、《Uta不是流浪狗》、《悬棺》三部电影做为例,则和新华财富携手推出“华彩一号”影视投资基金,运用FOF基金思路,首期募集1亿元专项契约型基金,投资于上影集团旗下新浪潮影业,用以开发并制作上述三部影片。

  “中国电影市场中进口片与国产片的关系,正如鱼缸里泥鳅与黄鳝共生。”有业内人士评价称,在进口片首先将内地票房天花板首次拉升至20亿层级的竞争压力下,也是在资本助力下,国产电影才有了同票房层级的、能够打入国际市场的国产大片。乐观的市场观点预计,2016年的进口片越强劲,国产片应战的进步幅度反而会越大,2016年国产单片票房纪录有可能破30亿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