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李晶:三因素驱动中国经济企稳 需重视债务水平攀升

2016-06-13 19:02:44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李丹丹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丹丹)摩根大通银行董事总经理、亚太地区副主席李晶(Jing Ulrich)13日表示,自从2015年中国政府开始逐步增加促进宏观经济增长的手段后,已经可以从各方面看到经济总体形势已趋稳,但不能期待经济反弹能力特别强劲。未来一段时间财政政策将会继续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货币政策则将逐步趋向中性,起辅助作用。

  她是在摩根大通第十二届全球中国峰会媒体见面会上作出上述表示的。她同时提醒,迅速攀升的债务水平应当引起重视并采取合理的应对措施。

  三因素驱动宏观经济企稳

  在李晶看来,宏观经济重要的驱动因素包括:一是更强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第二是逐步回升的房地产行业;第三是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发挥越来越大的贡献。

  李晶指出,从2015年三季度开始,决策层就对财政政策投入更多关注,加强了财政支出以及通过政策银行间接扩大支出。同时,土地转让收入的回升以及地方政府融资限制的适当放松也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未来一段时间,我们预计财政政策将会继续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而货币政策则将逐步趋向中性,起到辅助作用。年内我们估计会有一次降息,而政府同时将采用更多的公开市场手段进一步支持经济增长。另外一些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比如近期营改增试点的推开将会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李晶预计。

  同时,固定资产投资的放缓也有见底迹象。李晶指出,近年来经济增长放缓的主要原因就是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下跌。2016年至今,新增投资项目都有一定加速。而在占固定资产投资20%的房地产行业,也已经有回暖的情况,在2016年前四个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幅度达到7.2%,其中住宅投资增长6.4%,“对比去年1.0%的总体增幅,今年的投资增长呈现明显的回升。”

  李晶同时强调,在经济结构性增长放缓的环境下,更为可持续的增长必须依赖来自于新兴服务行业和高端制造业的新动力。2016年一季度中国服务业同比增长7.6%,占GDP比重则已达到56.9%,比第二产业高19.4个百分点,稳居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位置,也已经逐渐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之一。从企业注册登记数量来看,“互联网+”和新兴服务业显示出最好的增长势头。第一季度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登记企业数量同比增长39.7%,文化娱乐体育产业同比增长37.9%。随着经济转型和新兴产业持续增长,服务业的潜力将会进一步得到释放。

  警惕债务风险

  近期市场普遍关注中国面临的债务压力。李晶指出,对比发达市场如美国,债务负担在中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首先,中国中央政府债占GDP的比例较低,仅为17%左右。而如果将地方政府债计算在内的话,这个比例将上升到60%左右。和世界其他国家对比,这个债务水平并不高。

  从个人和家庭贷款来看,中国是以购房按揭贷款为主,这部分债务相对较为安全。“而令人最为担忧的是已经较为庞大的国企和传统行业公司债。如果继续快速积累,公司债风险将会给经济发展带来威胁。”李晶提醒。

  而根据对市场最新形势的观察,李晶认为,国内各类债务正在向着更具可持续性的方向发展。不论是政府债务还是公司债,发债主体都在及时利用当前投资者的强劲需求而争取延长存量债务的期限。通过这种方式,债务的可持续性将获得一定的改善并且带来良性循环。

  但是她强调,在目前的市场环境,如果房地产市场价格出现下滑,或者在改革过程中大批“僵尸企业”受到清理,则有可能会给银行带来较大的坏账压力。根据摩根大通的分析,在过量贷款供给、公司债信用状况、产能过剩产业以及影子银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坏账率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然而即便如此,摩根大通仍然认为银行业未来预期较为稳定。一方面,中国银行业得益于居民的高储蓄比例,有较好的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中国银行业较高的资本充足率也是重要因素。

  李晶建议,目前可以采取三个手段应对债务风险:第一是通过主动确认不良资产而进一步将这些资产移出资产负债表;第二则是提高银行业的资本金充足率,增强风险抵御能力;第三是充分发挥资本市场的多样化融资作用,通过不同的融资手段而不是仅仅依赖银行业向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