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央行一动一静 流动性预期明显改善
财政部打破惯例向市场注入1000亿资金;央行“按兵不动”保持净投放格局
●财政部网站公告,将于7月11日和18日开展两期国库现金定存招标,共计向市场注入1000亿资金。打破了今年来国库现金定存招标一个月开展一次的惯例,显示监管层加大改善流动性之意
●央行在公开市场连续两周“按兵不动”。昨日例行的公开市场操作继续暂停,令本周公开市场连续第五周保持净投放,实现净投放460亿元
【推荐阅读】
央行将研究信贷资产证券化 常规化发展
经历了多轮试点之后,信贷资产证券化有望被视作常规化业务来发展。央行金融市场司副巡视员刘建红4日表示,截至今年6月末,银行间市场共发行了896亿规模的资产证券化产品,下一步将积极研究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
她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与国际金融公司(IFC)举办的以“资产证券化: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产品”为主题的专业研讨会上做出上述表示的。
资产证券化在中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支持票据(ABN)等主要产品。在刘建红看来,“目前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市场虽然规模不大,但管理制度基本完善,投资者范围稳步扩大,风险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ABN则于去年8月正式上线,其在风险隔离、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等方面有其特殊安排和考虑,在基础资产类型、交易结构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包容性规范,为后续创新预留空间。截至2013年6月底,ABN发行量达到97亿元。
对于下一步的发展,交易商协会时文朝秘书长表示,今后为支持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需要进一步推进债券市场的创新和发展。其中,资产证券化产品是债券市场发展中的重要一环。
刘建红透露,人民银行将积极研究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常规化发展;进一步扩大信贷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范围,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探索更加稳健的证券化风险管理机制。
实则,信贷资产证券化也是推动国务院常务会议所要求的“盘活存量”的渠道之一。业内人士分析,资产证券化可以把银行的风险加权资产由表内提到表外,减轻银行资本需求,一则保持银行贷款的流动性,二则减轻银行再融资对资本市场的压力,资本市场可留有一部分空间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此前,交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就建议,盘活存量中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将信贷资产证券化。
刘建红也认为,从国际经验上来看,发展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创新业务,有利于改善我国融资结构,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丰富宏观调控手段,有利于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
【相关阅读】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最新数据显示,前段时间飙升的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目前已回落至正常水平,两周前席卷中国金融市场的“钱荒”似乎正在从人们的视野中逐渐遁去。
周四(4日)央行未开展任何公开市场操作,使得公开市场连续两周“零操作”、连续五周净投放资金。分析人士表示,前期负面因素减退且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市场资金利率仍有一定的回落空间,但资金利率中枢有抬高趋势,对中长期市场整体资金利率水平仍需保持一定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