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概念股一览
高盟新材:高铁建设恢复加快公司成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齐可 日期:2013-12-06
投资要点:
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细分行业龙头
公司成立于1999年,于2011年4月在创业板挂牌上市,是复合聚氨酯胶粘剂细分行业唯一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市场占有率最高的国内企业。公司的主营产品有塑料软包装用复合聚氨酯胶粘剂、油墨粘结料、高铁用聚氨酯胶粘剂和反光材料复合用胶粘剂。
聚氨酯胶粘剂是目前正在迅猛发展的聚氨酯树脂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备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冲击特性,主要用于包装(以塑料软包装为主)、皮革织物、印刷、交通运输、家具建筑材料、安全防护、新能源、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领域。
公司拥有两个生产基地,分别是北京燕山以及南通高盟,产能合计4万吨,其中北京厂区产能1.8万吨,南通厂区2.2万吨(包括全部募投项目),预计到2013年年底,募投项目生产线将基本建成。
塑料软包装用胶秉承传统优势,内生增长铸就市场份额提升
塑料软包装用胶秉承公司的传统优势,涵盖了油性溶剂胶、水性溶剂胶及无溶剂胶三大类产品,根据2013年中报数据,塑料软包装用胶整体收入占比86%,利润占比88%。
从行业竞争角度看,尽管公司市场占有率在行业内名列前茅,但也仅达到约8%的水平,企业数量众多,产业集中度偏低。而公司南通高盟募投项目2.2万吨将全部用于塑料软包装用胶(有1.2万吨先行投产,13年年底即将完成建设的为募投项目二期),公司将借助内生的优势来实现在行业内市场份额的提升。
新一轮高铁建设带动用胶的快速增长,有利于优化产品结构
高铁用胶用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铺设,主要包括日本高铁技术的CRTSⅠ型凸型台聚氨酯胶粘剂、德国高铁技术的CRTSⅡ型滑动层粘接料、及我国自主设计的CRTSⅢ型聚氨酯胶粘剂。公司生产Ⅱ型和Ⅲ型胶粘剂,且主要投标200-300公里路段,以每公里铁轨用6吨进行计算,每条路段可使用胶1200吨-1800吨。
高铁建设在历经波折后,于2013年迎来了建设的恢复期,我们预计随着高铁建设的加快,其用胶产品订单量将迅速增加,作为毛利率水平较高的产品,既有利于优化公司目前的产品结构,也有助于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油墨粘结料期待政策红利
公司的油墨粘结料产品是无苯无酮油墨,属于绿色环保油墨,主要用于对氯化丙烯油墨的替代。目前该产品细分市场推广较为顺利,我们预计未来两年销量能够保持稳定增长,但该产品大面积的推广还依赖于环保油墨的强制性政策的推行。
借助光伏行业回暖,太阳能背板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点
公司年产500万平米太阳能电池背板建设项目目前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其产品进入了市场推广期,预计该产品线将于2014年正式投产。光伏行业在经历低谷后逐步复苏,公司的产品有望借助光伏行业回暖,而逐步成为公司新的利润点。
盈利预测与估值
考虑到公司塑料软包装用胶及油墨粘结料的稳定增长,以及高铁用胶的高增长,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78亿元、5.86亿元和7.24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28元、0.37元和0.48元,排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年底属于公司的旺季,我们预计2013年业绩有望实现正增长,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软包装用胶和油墨粘结料的增幅低于预期,高铁用胶订单量低于预期
晋亿实业调研简评:高铁紧固件市场明显转好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冯福章 日期:2012-11-12
高铁紧固件明显转好,预计四季度交货值将超过前三季度总和.
自去年温州动车组事故以来,高铁建设步伐趋缓,但最近有明显加快迹象。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高铁紧固件收入大约2.3亿,其中上半年0.8亿,第三季度1.5亿。根据目前的形势判断,预计第四季度高铁紧固件收入将达到3亿左右,超过前三季度的总和。虽然高铁紧固件产品单价有所降低,但这是铁路产品的共性,即随着时间推移,产品价格略有下滑。当前的高铁紧固件产品均价约为200元左右,产品盈利水平与去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
高铁紧固件订单充裕,明年可交付10亿以上.
公司现有高铁产品订单共约19亿元。此外,今年公司参与了几个大包件的招投标,金额大约10亿元左右,投标结果即将揭晓,考虑到公司的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水平,预计公司中标的可能性很大,且产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
由于此前高铁建设放缓,公司内部转岗和流失的从事高铁紧固件生产的工人较多,约占该业务员工总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再加上受场地限制,无法摆放过多的产成品,所以短期内交付进度还难以和2010年高峰状态相比。但根据订单量和生产进度,今年交付5亿、明年交付10亿高铁紧固件是能够达到的。
全国城轨地铁建设大面积铺开,公司紧固件已应用于上海地铁.
我国规划建设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总里程已达7000公里。未来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速度仍将进一步加快。当前中国地铁建设处于高速发展时期,一个城市三至四年就要建成一条二十公里左右的线路。
城轨地铁每公里所用紧固件数量和高铁一致,但价格相比高铁紧固件有明显溢价。公司正在做产品升级,以图解决城轨地铁震动过大等困扰城轨地铁建设的问题。公司的紧固件已中标上海地铁,如果能在杭州等其它城市,将拓展紧固件的新的应用领域,但城轨地铁归属于地方政府建设,主导权归地方政府,公司能否中标,尚存在不确定性。
晋西车轴调研简报:2014年业绩稳定,看好2015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建民 日期:2013-12-25
事项
近日,我们调研了晋西车轴公司,与公司相关人员进行了交流。
主要观点
1.从营收、毛利构成来看,公司营业收入主要来自车辆、车轴、车辆配套(轮对、摇枕侧架),车辆业务占主导地位,也是判断公司未来业绩的最为主要参考点,其次是车轴和轮对、摇枕侧架。我们认为明年铁路设备投资增幅不大,货车招标量基本与今年持平,公司业绩表现稳定,2015年开始新一轮增长。
2.公司车辆需求包括三方面,即铁路总公司招标、自备车招标(之前也是由铁总负责招标)和出口;车轴和轮对以货车车轴为主,需求包括南北车招标和出口;摇枕侧架主要以出口为主。从各个板块业务的需求分析不难得出,铁总货车招标是公司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3.“十二五”末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3万公里,按此计算2014年、2015年基建的投资需求为1.5万亿到1.8万亿元(目前有媒体报道铁路投资要缩减,我们相比要乐观些,尤其是在基建投资上)。规划可用固定资产投资资金为1.5万亿元,比较紧张。
4.铁路总公司明年将加大发债规模,加大基建投资规模,但在资金相对紧张的情况下会优先保证基建的投资,明年设备投资会受到影响,后年设备投资将开始恢复,从历史上来看,铁路设备投资一般也是滞后于铁路基建投资的。
5.2014年国内货运量将保持稳定,增长空间不大,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铁路总公司货车的招标。
6. 预计2013年-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4亿元、27亿元和34亿元,同比分别为下降12%、增长11.7%和增长27%,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79亿元、0.84亿元和1.51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5.7%、增长7%和增长79.3%,对应每股收益为0.26元、0.28元和0.5元,PE为50倍、46倍和26倍,鉴于我国铁路建设仍处于快速增长期,予以公司“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1)铁路总公司招标低于预期;(2)铁路货运市场持续低迷。
辉煌科技:拟“全资”国铁路阳,协同效应进一步增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又文,侯利 日期:2013-12-26
事件:
公司大股东、董事长李海鹰先生拟收购刘宝利先生持有的国铁路阳剩余49.13%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国铁路阳将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点评:
国铁路阳是细分领域龙头,市场竞争力强。国铁路阳主营轨道交通信号智能电源系统、信号专用测试设备和智能型道岔限时断相保护器等产品,在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市场占有率位居行业前列。2012年,国铁路阳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净利润2407万元。
协同效应突出,新产品有望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国铁路阳与公司在业务、客户、渠道上均形成很好的互补,2011年公司收购国铁路阳50.87%股权后,双方已经着手进行整合,效果显著。此外,国铁路阳的新产品道岔转辙机可以实现免维护、免检修,属于国内首创,如果认证通过,将为其长期发展开辟新的盈利增长点。
高铁外交和铁路改革并举,铁路信息化行业空间巨大。自今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泰国访问时开启“高铁外交”以来,连续多次在重要外交场合推荐中国高铁,表明政府高层推动铁路行业大发展的决心。同时,我国铁路政企分离后,未来会启动运营组织改革,分离一些资产和企业,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铁路信号通信系统提供商,有望直接从中受益。
投资建议:在我国铁路基建投资强势复苏和政府高层推动高铁外交的背景下,公司业绩步入上升通道,而此次收购国铁路阳则有助于进一步完善产业链,为其长期发展开辟新的增长点。假设收购于年底完成明年可以并表,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摊薄后EPS分别为0.34、0.90、1.17元,维持“买入-A”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30元。
风险提示:铁路建设复苏低于预期;毛利率下滑风险。
中国北车:探索债权资产证券化,提升资金利用率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佳 日期:2013-12-12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中国北车公告,公司董事会通过《关于出售部分 BT 项目债权进行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议案》,会议同意拟按43.32亿元出售部分沈阳浑南有轨电车BT 项目债权并发行资产证券化产品。
事件评论
沈阳浑南有轨电车项目设计投资48.2亿元,是我国第一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也是中国北车首个以工程总承(BT)形式承接的轨交建设项目。该项目由北车建工以BT 方式承建,一期工程4条线路,总长约60公里,总投资额48.2亿元;2011年10月项目正式启动,2012年4月正式动工,2013年8月正式载客运营。
打造产证券化平台,有助于提高总包商现金利用效率、释放新业务拓展能力,同时有助于总包商降低回款风险。BT项目总包商在项目中沉淀大量资金,通过资产证券化将总包商所持有项目债权卖出,可改善总包商现金流状况,同时提高其现金利用效率。在地方债务高举和轨交建设热潮双重背景下,轨交制造商以BT 模式进行项目建设承担了一定的回款风险,通过资产证券化将风险转嫁给社会资本,提升公司资金运营效率和新业务拓展能力。
轨交建设BT模式反映轨交车辆制造商向综合性交通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战略方向。轨道车辆在激烈竞争下利润率有限,以轨交装备为核心开展BT 业务可以显著增加项目收入、实现产业链延伸。除沈阳浑南有轨电车BT 项目,中国北车于2013年10月中标总投资达100亿的重庆轨交四号线一期工程BT 项目。中国南车则与2013年4月中标南车两个有轨电车BT 项目。
14-17年我国城市轨交建设及通车将迎来黄金发展期,BT 模式的推广有助于整车厂获取更多市场份额。中国城轨建设正经历第二波高峰,本轮建设以二线城市为主;预计14-15年中国城轨交通新增通车里程达1261公里。有轨电车经济高效,适合发展现代有轨电车城市较多,在BT 模式推动下,有望迎来爆发期。
预计13-14年公司EPS分别为0.38、0.47;PE分别为14、11倍,当前估值优势明显,维持“推荐评级”。
中国南车:明年增长有基础,铁路改革可期待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罗立波,真怡,董亚光 日期:2013-12-24
12月23日晚间,中国南车公告近期签订若干项重大合同,合计金额约87.4亿元。其中,广州、深圳等城市的地铁车辆合计30.1亿元,中国铁路总公司及下属铁路局的机车新造合同26.3亿元、客车新造合同12亿元、机车修理合同1.2亿元,风电机组合同4.8亿元,宁波现代有轨电车项目合同13亿元。上述合同总金额相当于公司2012年营业收入的9.7%。
2013年新签订单增长良好:今年以来,公司共7次公告合同情况,累计金额达到728亿元,考虑到部分合同相对零散并未列入统计,按以往规律我们测算公司新签订单可能达到900亿元左右。此前公司披露截止2013年3季度末,手持订单89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3.5%,年内新签订单8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4.9%。根据新一轮动车组招标的公示结果,公司有望在2014年初获得约260亿元订单,2014年动车组新造和维修收入的快速增长已趋于明朗。考虑到动车组是占公司利润近半的业务,其快速增长将为公司2014年奠定了良好的业绩基础。
铁路市场化改革的潜力巨大:当前,市场对于铁路设备的担忧多来自于铁路投资的持续性,而我们在12月17日发表的铁路设备行业报告指出,铁路已完成政企分开,但投融资改革尚未进入实施阶段,因此行业估值受到压制。然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而铁路恰恰是市场化程度很低、改革潜力很大的领域。我们认为,铁路始终是改革的“试金石”,建议积极关注2014年政府继续推进铁路改革的力度,一旦取得实质进展,铁路设备行业将成为改革红利的享有者。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维持公司的盈利预测不变,预计公司2013-2015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92,134、106,413和120,302百万元,EPS分别为0.300、0.382和0.445元。基于公司业绩重归增长轨道,同时行业改革有望提升估值,我们继续给予公司“买入”投资评级,合理价值为6.50元。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波动导致企业在手订单盈利能力变化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