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进入“秋收”季 券商建议收割“泡沫”增持消费

2014-10-15 11:23:30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潘圣韬 )金秋十月,一年之中收获的季节已经来临。对于股市而言,10月份也是兑现沪港通以及四中全会两大题材的时间窗口。主流研究机构普遍认为,在政策难有超预期动作的情况下,一轮“像样”的调整也在酝酿之中,策略上不妨坚定“秋收”,同时关注消费为代表的避险板块。

  在过去一个季度中,A股在一片看多声中迎来今年行情的“蜜月期”。不过进入10月,随着利多因素刺激效应减弱,包括申万、兴业、招商、银河在内的几大研究机构几乎一致翻空。

  银河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孙建波指出,宏观经济环比减弱,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政策或许以观察为主,沪港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经过前期的市场狂热后,投资情绪可能降温,股指存在冲高回落的可能。

  持类似观点的还有招商证券。分析师陈文招认为,宏观经济环比减弱,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政策或许以观察为主,沪港通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在经过前期的市场狂热后,投资情绪可能降温,股指存在冲高回落的可能。

  兴业证券策略组甚至直接用“值得躲避的暴雨”来形容可能发生的调整。作为之前唱多阵营的主力军,兴业证券策略组此次短线翻空的理由有四大点:一是“四中全会”和“沪港通”这两大提升市场风险偏好的事件,面临“SELL ON NEWS”的风险;二是融资盘这种典型的高风险偏好的趋势投资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需要防范“踩踏”风险;三是海外市场避险情绪在上升,对于A股小股票泡沫行情的冲击加大;四是一旦风险偏好转向,“空头”又会起劲地拿“宏观基本面很差”吓人,可能会加剧短期的波动。

  基于短线风险加剧的判断,研究机构多建议在10月份减仓,尤其是缺乏业绩支撑的重组标的。其中,银河证券认为,由经济微改善、政策微刺激的累积效应推动、沪港通事件催化的秋收行情将迎来收获期,10 月是秋收行情高点,也是收点。兴业证券也认为“金九银 十” 行情步入收获阶段,建议择时能力强的投资者降低仓位至中性,待调整风险释放后再提高仓位;或者,建议选股型投资者降低“泡沫化”小股票的仓位。

  不过与此同时,在进攻策略方面,机构则一致看好以医药为代表的消费类行业。申万研究建议对狂热炒作的壳资源股票坚定“秋收”,左侧做多蓝筹龙头和白马成长,尤其是医药、环保行业的龙头标的。行业上,近期可以关注医药生物、环保、核电等。

  兴业证券也看好医药为代表的大消费行业,认为该行业前三个季度涨幅落后,四季度有估值切换的可能。另外,沪港通背景下的外资增持以及明年招标大年也是看点,建议前瞻性把握优势品种放量的机会。

   【相关阅读】

  风格转化或难成行 机构建议继续关注绩优成长股

  针对目前的市场格局,机构分析认为,今年以来的行情与1998年至2001年的A股市场有类似之处,5.19行情特征明显,股市和基本面持续背离。站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下,建议投资者不要太纠结于风格转换,而应该着重配置业绩支撑型成长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