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飞集成难减军工资产证券化势头 还有几个跌停?

2014-12-16 08:21:57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

  【“黑天鹅”成飞集成难减军工资产证券化势头】

  □部分分析师仍坚定看好深化改革是军工中期投资主线

  □若将四年的时间延展开来,漂泊不定的信心和妖性十足的股价或许是成飞集成最真实的写照

  □证券公司周一开市就下调了成飞集成可充抵保证金的折算率,部分券商还将其临时调出融资融券标的

  ⊙记者 黄世瑾 ○编辑 邱江

  在经历了两个月内股价大涨近四倍的疯狂之后,成飞集成等来的却是国防科工局一纸不支持重组的文件。复牌首日,其被68万手大单封死在跌停。不过,随着航天机电、中国卫星、航天长峰等在收盘时纷纷封于涨停,一些试图以成飞集成重组失败来推测其他军工股资产注入退潮的投资者可能要失望了。有市场人士认为,成飞集成融资客潜在的爆仓风险难以撼动其他军工股,足以印证其他军工股的强势。

  市场似乎早有预期

  11月17日,中航工业集团收到国防科工局就成飞集成资产重组中涉军事项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该抄送件认为,该重组方案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有利于促进军工企业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提高核心竞争力,但按照该方案实行后,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建议中止本次资产重组。

  尽管公司为此停牌近一个月,中航工业集团期间进行了多方努力,但预计仍无法在成飞集成股东大会之前获得主管部门的批准,建议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受此影响,成飞集成复牌后即被逾54万手卖单牢牢封住跌停板,报48.86元。截至收盘,这一封单数量进一步上升至68万手,占公司总股本的近二成。

  不过,尽管市场认为成飞集成将连续出现多个跌停,但依旧有一些投资者在首个跌停日即进场承接。昨日,成飞集成成交12154手,成交金额5938万元。当日龙虎榜显示,买四买五两个席位均为机构席位,分别买入135.83万元和115.80万元。

  虽然成飞集成重组失败事出突然,但是一些消息灵通的市场人士对此早有预期。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成飞集成最高价见于7月中旬,随后就开始一路阴跌,从70元上方跌至接近50元,完全与期间大盘走势相背离。与此同时,其融资余额在9月初才达到顶峰,“这样的走势还不说明问题吗?特别是9月初军工股波澜壮阔的一波,成飞集成的投资者完全没享受到,说明已经有资金选择用脚投票。”

  另一位对重组颇有研究的市场人士则从一级市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11月17日成飞集成披露重组草案,透露方案将要提交国防科工委,但下午开盘时便紧急停牌,随后转为临时停牌,时间长达一个月。“应该拿到放行通知的当天却突然停牌,说明公司和中航工业集团在和国防科工局沟通的过程中出了问题。”相比之下,同样在军工资产重组上有重大创新的闽福发是在拿到国防科工局的批文后才披露草案的,其中差别不可谓不大。

  军工资产证券化继续

  作为今年军工行情的一杆大旗,成飞集成“倒了”,其他军工股怎么办?对此,市场人士纷纷表示,根本不用想太多。“军工谈什么政策风险?是指成飞集成这件事吗?这件事大家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的。军工分四个逻辑在炒,现在说军工全因成飞歇菜,那是一种蠢笨!”一位投资人士在微博上称。

  从卖方角度而言,他们也都十分看好军工资产证券化的背景,甚至于将这次事件视作军工股的利空出尽。招商证券分析师王超认为,国防科工局的批复意见肯定了军工资产证券化方向,核心意见在于保持竞争。本次重组终止后,中航工业集团仍将贯彻吸引社会资源、迅速做大做强的资本运作思路,为优质资产上市开辟新的途径。放大到整个行业,短期市场冲击之后,坚定看好深化改革是军工中期投资主线,关注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和中国电科在事业单位改制落实后的资本运作空间。

  广发证券分析师刘国清认为,这是军工改革过程中的波折,不会改变军工体制改革趋势,仍然长期看好军工行业的发展。强军是中国的长期目标,是实现国家战略的重要基础,强军需要通过军队改革和国防科技领域改革才能实现。因此,成飞集成负面信息带来的行业调整可能会带来明年的投资机会。

  国泰君安分析师原丁则从另一个角度观察了成飞集成与整个军工板块的联动关系。他注意到,从10月8日到12月4日,上证综指大涨22.7%,但同期军工指数仅上涨2.4%。“资本市场对一些重大重组事件的风险可能已经有部分的预期。此外,经过2个月的调整,当前机构投资者对军工的配置并不多。考虑到当前市场环境依然处于牛市,我们判断,负面影响带来的波动性可能会被熨平。”

  前述私募基金经理则表示,仍然中长期看好,“很多朋友提出军工股估值(市盈率)较高,但为啥还一直涨呢?因为过去持续走慢牛,因为军工是战略性的行业,非普通行业能比拟。”

  回到成飞集成上,部分市场人士也纷纷给出了看好的判断。尽管成飞集成有13亿元的融资盘,但是大家的一致观点是“把成飞类比昌九太可笑”。一位投资者甚至表示,“感谢市场,给了一次可以重新长线持有这只股票的好机会。”

  【还有几个跌停?13亿融资资金风险敞口暴露】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枫林

  终止重组的成飞集成复牌一字跌停如期而至。68万手巨额抛单将成飞集成的股价牢牢钉死在跌停板上,大部分持仓者逃出无门,13亿融资资金更是损失惨重。而证券公司早已嗅到了危险的气息,周一开市就下调了成飞集成可充抵保证金的折算率,部分券商还将其临时调出融资融券标的。

  两融风险敞口暴露

  成飞集成昨日复牌即毫无悬念跌停,至收盘仍有逾68万手跌停封单“压顶”,杀跌动能短期预计将继续释放。投资者损失严重,而融资者的损失更是亏损累累。

  深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2月11日,成飞集成融资余额高达13.1亿元,融券余额仅257.7万元,逾13亿融资资金关停其中,让市场猜度如果成飞集成连续跌停,去年昌九生化式融资客爆仓悲剧或将重演。

  成飞集成停牌前,多家券商给予该股票的折算率为6折。这意味着,持仓100万的投资者,将获得60万的融资额度。按照130%的维持担保比例计算,只有股价跌至投资者成本价一半以下,才可能酿成爆仓惨剧。

  极端情况下,如果有投资者在最高价72.6元满仓成飞集成,并以此为担保品追加投资,预计股价跌至35.4元附近,将会有部分筹码面临爆仓风险。如果成飞集成难以在此价位企稳,继续杀跌至25元一带,那么在停牌前横盘阶段,用满杠杆的融资客或也难逃强平命运。

  上海尖沣投资管理公司研究总监赵涛认为,如果以成飞集成公布重组方案之前的股价叠加期间板块整体涨幅看,成飞集成的合理估值在30元以下。

  不过,他也表示,从以往遭遇此类“黑天鹅”事件的股票,如近看獐子岛,远看重庆啤酒,通常不会一跌到底,预计在跌到30-40元一带,应该会有博反弹的资金中途进场“火中取栗”,融资客可在此期间择机出售,市场预期的踩踏式卖盘或难出现。

  多家融资融券业务部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经历昌九生化的惨痛教训后,极端操作的投资者少之又少。“一些客户虽然是高位融资买入成飞集成,但他提交的担保品质地很好,有的还是券商股,不存在斩仓问题。”

  “中航工业批复的是因行业垄断而建议终止资产重组,如果分拆部分防务资产继续注入上市公司,未来股价可能跌不深。”中信建投分析师冯福章表示。

  事实上,部分机构仍对重组抱有预期。15日龙虎榜显示,两家机构轻仓抄底成飞集成,买入金额合计251.6万元,占全天成交总额4.2%。

  券商大幅下调折算率

  尽管市场对成飞集成复牌会有多少个跌停尚未达成一致,但在对待成飞集成这一融资标的上,众券商可谓行动一致。

  某中型证券公司的两融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为应对潜在的风险,公司将成飞集成临时调出了融资融券的标的证券范围。

  下调折算率,降低担保比率则是券商中更为普遍的做法。上述券商负责人表示,公司还将成飞集成的可充抵保证金折算率由此前的0.6下调至0.4。

  “我们是给打到3折,此前是6折。”某北方券商融资融券部总经理说。

  上述北方券商两融负责人还表示,公司短期高度关注成飞集成未来股价走势,将根据相关规定提醒持仓者。在昨日早盘就已经对融资买入该股票的投资者逐个风险提示,同时提醒他们随时做好追加担保物的准备。

  “其实,停牌前市场已对方案夭折有了预期,再加上之前昌九生化、冠豪高新等重组告吹事件的持续上演,绝大多数投资者都不是打满杠杆‘豪赌’成飞集成的。”某大型券商两融人士表示。

  事实上,成飞集成重组风险在停牌前已经有苗头出现。中信建投分析师冯福章在停牌前一日便已提示风险,并称“目前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和主管部门沟通,结果如何尚难预料”。

  【成飞集成的“三起三落”】

  ⊙记者 邵好 ○编辑 邱江

  一纸终止重组的公告,让成飞集成再度倒在了华丽转身的前夜。

  四年三度筹划,一心寄望重组改变命运的成飞集成,最终不得不面对冰冷的事实。若将四年的时间延展开来,漂泊不定的信心和妖性十足的股价或许是成飞集成最真实的写照。

  揽入锂电 如鲠在喉

  成飞集成首度筹划重组还要追溯至2010年7月。彼时,上市两年半的成飞集成业绩平稳、增长有序,或许是为了跨越发展,它将目光投向了置入集团优质资产,即拟以不低于9.7元/股的价格定向增发不超过1.06亿股,募资不超过10.2亿元,用于增资控股中航锂电建设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当时,锂电概念在A股炙手可热,中航锂电更是被视为掌握核心技术的顶尖公司。每年3.74亿元的业绩预期,中航投资、洪都航空、中航工业的联手护航,还有导弹研究所的技术支持,成飞集成“锂电第一股”的皇冠光芒无比。

  市场热捧之下,成飞集成股价一路飙升,短短两个月,从8.7元涨至39.66元的高位,涨幅高达344.37%。

  然而,市场期许甚高的中航锂电在置入上市公司后,并未表现出理想的业绩,反而成为公司的包袱。在中航锂电置入后的首个完整会计年度中,成飞集成的净利润较上一年度减少19.39%,扣非后净利润更是大幅下滑,仅为3348万元,降幅高达46.9%。

  罪魁祸首就是中航锂电。2012年度,中航锂电已经亏损2265万元。但这还只是开始,由于锂电市场启动缓慢,销售难以达到预期,成飞集成不得不负重前行。受此影响,公司股价也陷入漫漫颓势,至2012年下半年,成飞集成股价仅维持在10元左右,昔日风采全然不见。

  情定同捷 无果而终

  或许是不甘于“泯然众人”,在股价触及低位后不久,2013年1月12日,成飞集成又抛出了一份重组预案,拟通过现金及发行股票的方式收购经内部资产重组后的同捷科技87.8618%股权并配套募资,标的资产合计交易价格不超过5.45亿元。

  同捷科技同样亮点十足——国内最大汽车独立设计公司、行业内公认的四大汽车覆盖件模具企业之一,诸多名号重燃市场信心,公司股价连拉4个涨停。

  不过,市场并未就此等来成飞集成华丽转身的一刻。当年7月11日,成飞集成公告称,由于尚未完成相应股权的有关对价支付、内部资产重组中相关资金往来清理等先决条件,重组协议自动终止。

  与前一次股价大跌不同的是,成飞集成此次复牌后股价并未暴跌,市场似乎已对之习以为常,从而淡定接受。

  可是,成飞集成的业绩腾飞还是未得解决,748万元的2013年扣非后净利润创下了公司上市以来的新低,较2012年下降77.67%。

  傍上军工 再度梦断

  两次失利之后,成飞集成并未气馁,在停牌半年后,又于今年5月19日宣布了新的重组方案,拟以定增购入沈飞集团、成飞集团及洪都科技,标的资产的预估值为158.47亿元,同时募集52.82亿元的配套资金。重组完成后,成飞集成将成为中航工业集团唯一的防务资产上市平台。

  方案一经面世,成飞集成的股价便扶摇直上,仅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冲高至72.6元的历史高位,涨幅高达380%。

  然而,由于涉嫌“行业垄断”而无法获得主管部门批准,却让这一切再度烟消云散,这对已期许甚高的市场无疑是重击。公司复牌首日,近7000万股的卖单将股价牢牢地封于跌停板上。

  值得一提的是,在成飞集成率领军工板块冲上高地之后,中航工业旗下一些公司却逢高减持了小部分股权。中航重机9月3日公告称,控股股东贵航集团分3次累计减持公司2045.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629%。

  除此之外,在12月9日,航空动力也公告称,为缓解公司全资子公司的资金压力,累计出售其所持有的中航动控1500万股股票,占中航动控总股本的1.31%,共回笼资金259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