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专家:中企海外并购正处前所未有机遇期

2015-07-23 12:38:0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赵静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几乎不可阻挡。

  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数量达272宗,较2013年增长36%,交易金额为569亿美元。今年4月18日,中国资本跨境投资并购一站式服务商晨哨集团发布《2015年一季度中资海外并购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119宗,环比增长36.78%,同比增长39.34%。

  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7月21日商务部的发布会上提及两个成功案例:2014年中粮集团继以15亿美元收购新加坡来宝公司51%的股权之后,又以12.9亿美元收购荷兰尼德拉公司51%股权项目。“是迄今为止我国农业领域对外投资最大的并购项目。”第二个案例是“联想集团去年以29.1亿美元收购美国摩托罗拉手机业务,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制造商。”

  商务部研究院副院长邢厚媛在接受上证报专访时透露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吉利对volvo的收购以及中国工商银行在南非、泰国和土耳其的三次跨国并购。而这两则案例也代表了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海外并购中的领军趋势。

  高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共挑大梁

  现阶段制造业海外并购是最大、最受益,也是最符合我国目前转型升级发展需要的。

  “像吉利对volvo的收购就是很重要的一个制造业收购,在中国汽车产业快速发展阶段,收购四大高端轿车品牌之一volvo,对中国汽车制造业,特别是中国品牌的汽车制造业今后的转型升级和国际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还有联想接二连三的出手,海尔在海外的收购,都在高端制造业领域。她说。

  谈到现阶段最受益其中的海外并购,邢厚媛表示,以往人们的关注点是资源产业的海外并购,但是在国家转型升级的现阶段,对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投资并购则是转型升级、对外开放、形成跨国产业体系中所最需要的。

  生产服务业主要是金融,像中国工商银行先收购了南非标准银行。南非是非洲最发达的经济体,南非标准银行在非洲大部分地区拥有自己的网络,工商行借此得到很大的网络覆盖,为整个非洲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提供服务。工商行后在泰国收购ACL银行,对东南亚提供服务,而东盟是中国走出去的一个重地。今年再次成功收购土耳其的一家商业银行,在那里建立了体系。“三次跨国并购,形成了对三个区域服务的功能。要不然企业到海外走出去没有一定的金融支持,跨国产业体系怎么发展?并购成功之后它为我们走出去的体系服务,这点非常重要。”此外,招商局的港口收购使物流也继而跟上。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处在前所未有机遇期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至今,中国企业一直处在较好的跨国并购时期。邢厚媛分析称,08年金融危机后,一是全球经济低迷,各国都需要吸收外资振兴经济,有资本需求;二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变得巨大,一些跨国公司剥离自己的非核心产业,而它的发展阶段又和我们的产业相对接,对中国企业是很好的机会;三是一些西方国家慢慢认识到中国企业的能力,开放了很多以前对我们限制的产业领域,有了更多的灵活性。比如澳大利亚、葡萄牙的国家电网把股份卖给中国的国有企业,还有一些国家的基础设施让中国公司投资参与经营,如英国的曼彻斯特机场让北京建工集团投资入股参与开发。“危机之前这种机会非常之少。”;四是中国企业处在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发展阶段,需要引进更高端的资金、技术、智力资源,也需要转移部分产能,开展跨国产业合作。“这个阶段的海外并购,我们更多的是获取技术、品牌、营销渠道,为了更好夯实国内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以走出去的方式承接人家的产业转移,我们的结构调整和人家的结构调整对接了。”邢厚媛如是说。

  顺势而为 国家企业共前行

  正是顺应国际环境和国内发展条件的变化,国家才出台这样的政策去引导企业,把新常态下的对外开放变为双向开放:不仅引进来,也走出去;进口出口并举、吸收外资对外投资并举。“中国经济发展到这个阶段,‘引进来’30多年,形成巨大的综合国力,在现在全球化的时代,应该在全球进行资源配置和市场融合,在全球谋划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这是一个大的环境,我们在顺应这个发展趋势。”邢厚媛表示。

  国家之于企业海外并购,接下来会怎么扶助,在邢厚媛看来,首先是要赋予企业在决策和经营上更多的自主权。“不会因为个别案例亏损就开始收紧,因为企业资本有逐利的天然属性,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可以自主决策。”

  国家去年放松管制,新的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就是为了让企业能够顺应市场的变化,因为并购机会有时转瞬即逝,做出大调整后,企业现在可以先去接触,谈的差不多了再报,以前则是必须报批后才能跟对方去谈判。“而且只要不是敏感国家,不在国家限制的行业、领域,可以随便去投。”她说。

  第二是应该提供必要的服务。要看到当前世界经济还有调整,潜在风险还存在,国家应该更好地提供公共服务,特别是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能够让企业在决策时有更多依据。

  第三是应加大双边的政策协调。一些歧视性的限制应争取通过更多的磋商、沟通以解决。“这里也包括商签BIT(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都是为企业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并购领域将全面拓展 生活服务行业或成新亮点

  展望未来3-5年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发展趋势,邢厚媛认为,中资企业海外并购的领域可望向各领域扩展。除在制造业领域各链条扩展外,生活服务领域里的民用机场、广播电视、旅游饭店、在线影院都可成为新亮点。

  未来3-5年,中资企业海外并购可保持两位数增长。随着中国企业经验的积累,驾驭、判断国际市场能力的提升,它们的经济效益会更好,社会效益也会更好。邢厚媛称,海外并购真正交学费的时候是在上世纪90年代的起步阶段,有几起并购确实交了学费,但是全世界的企业都是一样的,没有全胜将军。

  沈丹阳在21日的发布会上也称,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提供便利化和公共服务是中国政府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此,商务部除了牵头制定促进政策外,还开展一系列公共服务工作。比如每年更新发布涉及166个国家和地区的《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指南汇聚了各国各地区的法律法规、宏观经济数据以及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投资合作相关信息,指出企业在开展境外投资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给予提示和建议,引导企业积极稳妥开展对外投资并购。“这些工作对企业更好的防范风险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沈丹阳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