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跌行情掀破发潮 上市公司定增计划生波折

2015-07-27 07:48:59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6月中旬以来,A股陷入震荡调整,部分身具增发方案的个股出现股价破发现象。但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机遇,破发潮也同时是淘金潮。在近期市场的反弹中,部分定增破发个股便是个中先锋。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定增破发股都值得期待呢?就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研。

  面对刚刚过去的急跌行情,绝大多数投资者依旧心有余悸。而对于一部分上市公司来说,在风波逐渐平息的如今,依旧对股价走势密切关注,因股价涨跌不仅影响着股东的财富,更直接决定着筹划中的定增计划最终能否成行。正因如此,目前,在市场自身调节机制发挥越来越强作用后,具有破发题材的个股,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暴跌惊醒定增梦

  7月21日,鹏博士发布的复牌公告引起了不少业内人士的关注。鹏博士在公告中直言,因股价已低于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方案确定的发行价格,公司拟终止2015年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计划。

  需要指出的是,鹏博士此次放弃的定增计划,此前在业内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回顾此前的方案,公司拟以19.95元/股的价格定增2.5亿股,募集不超49.88亿元用于“家庭智能无线感知网”项目。而在认购方中,不仅有公司董事长杨学平,更有大名鼎鼎的深圳光启。然而正是这样一份备受关注的定增,伴随着鹏博士股价在短时间内从50元一线,急挫至20元左右,最终还是难逃被终止的命运。不过戏剧性的一幕是,仅仅在数日之后,鹏博士又以“拟筹划重大事项”为由停牌。

  实际上,近段时间中,被股价大跌打乱定增计划的并非鹏博士一家,今年2月才上市的杭电股份更为典型。6月24日杭电股份宣布拟以35.9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2730万股,募资9.8亿元。然而方案公布后恰逢市场大跌,仅仅10多天后该股一度跌至不足19元,随后公司在7月23日宣布放弃定增。类似的一幕也发生在新界泵业身上,公司7月11日公告称,因股价大幅跌破发行价,造成参与定增的股东、管理层及其他投资者对定增方案产生较大分歧,决定终止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相关事宜。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大致梳理,除上述公司外,近期终止定增计划(含重组)的还有海虹控股、国中水务等。从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来看,终止定增往往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但多是受到了股价大跌的冲击。更有部分公司尚在停牌筹划过程中,考虑到市场急跌就直接终止了定增方案。

  多种手段保定增

  在股价大跌的影响下,放弃定增何尝不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而对于一些定增项目势在必行的公司来说,调整之后再行推出新方案,则成为了更为合理的选择。从调整内容来看,价格和融资规模是重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上市公司大多还是按照预案公布日前20个交易日股价均价的90%来确定定增价格。正因为此,如果上市公司披露方案的时间点是在是在5月、6月这样的股价高位的话,那么就很难逃脱定增价格高于股价的命运。而对于认购者来说,要接受高于二级市场的定增价格,同时还要面临长短不一的限售期,显然并不划算。正因为此,通过降低定增价格的方式来提高定增方案实施的成功率,就成为了很多公司的共同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在近期公布定增计划的案例中,不少上市公司为了避免“破发”的尴尬,在定增价格确定的方式上动起了脑筋。以扬杰科技为例,公司将本次发行的定价基准日,确定为发行期首日,且价格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交易均价的90%,或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一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这种定价方式的优点在于,发行价会随着股价波动而变化,可很大程度上避免股价波动对定增方案带来的影响。记者注意到,类似的定价方式,还出现在了赢时胜、云意电气、华平股份等公司的定增方案当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市场急跌之时,A股市场盛传再融资审核将趋严,50亿元成为再融资隐形红线。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原本再融资规模在50亿元以上的公司,也主动缩减融资。以大族激光为例,公司在7月22日发布公告称,将定增募集资金的额度从52.28亿元,下调至不超过41亿元。

  操作策略
  破发潮暗藏淘金机遇 选股首重定增确定性

  今年以来,随着市场走牛,上市公司纷纷推出增发方案。不过,杠杆上的疯牛也有生病之时,6月中旬以来,A股陷入震荡调整,许多公司股价出现腰斩,进而出现了股价低于定增价格的问题,对增发的成功实施形成威胁。

  不过,危机之中往往也蕴含了机遇,在近期的反弹中,部分定增破发个股充当了急先锋的角色。那么,是不是所有的定增破发个股都值得期待呢?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开了调研。

  破发股成反弹先锋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部分定增破发个股近期反弹力度强劲。以仙坛股份为例,公司6月23日披露非公开发行预案称,拟以不低于31.98元/股的价格非公开发行不超过2619.63万股,募集资金不超过8.38亿元。不过公司当日复牌即遭遇跌停,此后股价更是从复牌前的44.92元一路跌至最低的13.70元。但在近期反弹中,仙坛股份已收获9个涨停,其股价目前已达32.40元,与增发价格基本持平。

  类似的公司还有内蒙君正,7月2日公司发布定增预案称,拟以28.08元/股,发行不超过2.49亿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但公司复牌后连遭五个跌停,股价最低跌至7.08元,不足增发价一半(公司7月15日除权,每10股转增8股,派现0.4元,定增价格相应折算为约15.58元)。不过自7月9日反弹开始,其股价已上涨72.81%,经7月15日除权后,目前价格为13.6元,相对于除权后的增发价,仍有约13%的差距。

  作为后救市时代的关注热点之一,目前定增破发个股不少。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以增发预案通过董事会批准后的个股来看,目前破发个股仍超过100只,其中,除开处于停牌中的公司,自7月9日以来涨幅超过30%的有27家。此外,以目前股价与增发价格“距离”来看,股价相对于增发价“折价”超过30%的仍有3家,被券商股包揽,分别为国金证券、东兴证券及东吴证券;处于“折价”20%区间的则高达11只,其中券商股仍然占据三席。

  大股东参与个股值得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增发成功与否的决定因素不止股价一项。定增能否顺利实施,还要通过层层审批。一般来讲,首先是披露增发预案,然后是经过股东大会通过,此后再等待证监会审批。不同阶段,增发价格所带来的股价安全边际各不相同。

  一般来说,当增发方案发布后,为保住定增,上市公司会各显身手。对于不少通过董事会甚至股东会的发行方案面临破发的境况,上市公司选择对增发方案进行修订的情况较多,修改发行价格、发行数量或是募资总额皆有可能。对于这种情况,增发的不确定性相对较高。但若增发方案已通过证监会审核,方案涉及内容则基本处于锁定状态,想要修改难度较大,其增发确定性也比较强。

  与上述情况相比,还有一种情况——上市公司定增顺利实施之后,股价却陷入了破发状态,昔日力挺上市公司的各路资金,因此陷入了被套的尴尬处境。这种情况近期也受到了业内越来越多的关注。国金证券最新披露的研报指出,一个重要选股思路是选择跌破大股东增发成本价的品种:大股东对公司具有相对较高的控股权,其参与定增一般体现了对上市公司目前经营的认可。同时,由于认购存在锁定期,换一个角度而言,大股东参与定增后,会进一步为上市公司提升经营及投资收益作出贡献,以谋求公司长足的发展。因此,大股东参与定增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公司长期发展及股价都起到了支撑作用。

  财富证券也指出,投资者可关注大股东用现金参与认购,定增募集资金占标的股票市值较大,跌破发行价幅度较大的个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