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CPI或上涨1.6% 货币政策料不会受猪价影响

2015-08-06 07:46:24 来源:证券时报 作者:

  受“猪周期”影响,猪肉价格近几个月持续走高。机构普遍预测,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或将同比上涨1.6%左右,比6月加快0.2个百分点。

  此外,下半年CPI同比增幅或将持续上涨,但总体涨幅可控,CPI尚不构成宽松货币政策的转向。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7月CPI翘尾因素为0.74%,比上月下降0.05个百分点,为年内较高值。由于食品占CPI比重约为三分之一,综合判断,7月CPI同比涨幅可能在1.3%-1.8%之间,取中值为1.6%。“ 7月CPI将会回升,其中有猪肉价格因素的影响,但目前其他价格比较稳定,特别是粮食价格。有一点需要密切关注——今年的气候异常,农业生产受影响,北美是全球粮食的主产地,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开始显现一些后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表示。

  2015年以来,仔猪平均价自2月低点上涨已超40%,猪肉平均价自2015年3月起止跌回升,上涨21%。今年二季度以来猪价的逆势强劲反弹表现出明显的反季节性特征,淡季不淡。受肉蛋价格走高影响,7月CPI再度冲高成大概率事件。多数机构预测,7月CPI同比或增1.6%左右。

  海通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姜超表示,预测7月CPI食品价格环比上涨0.3%,同比涨幅反弹至1.6%。第一创业证券分析师李怀军则预测上涨1.7%。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预计,7月CPI同比增速约为1.6%,波动范围为1.5%-1.7%。下半年翘尾水平将小幅上行,食品及非食品价格将处于正常波动范围。

  经济下行压力未减,猪价持续走高拉升了CPI涨幅,这些引发了市场对于未来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但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下半年猪价涨势可能有所放缓。

  华创证券宏观策略研究主管牛播坤认为,即便猪周期持续发力,猪价上涨也存在天花板。主要原因在于:第一,存在多品类的替代性肉类;第二,国家储备猪肉会发挥一定的“弹力棉”作用,2009年中央启动猪肉收储计划,使得如今猪周期比往年更加平滑;第三,中美猪肉价差也是一个制约因素。

  基于此判断,且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偏大,经济尚需要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支撑。据此,业内认为,货币政策的选择不会受到猪肉价格走高的影响。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说,防止系统性风险和保就业必须把稳增长落到实处。即便猪肉涨价影响到CPI,央行政策也不能跟着猪周期走。

  【相关新闻】

  机构预测7月PPI跌幅5%左右

  多家机构预测,7月PPI同比负增长5%左右,跌幅较6月扩大约0.2个百分点,并创下2010年以来最大降幅,连续41个月负增长。

  人民日报:猪价不会重现暴涨行情

  针对有人担心猪价是否会出现类似于2011年的暴涨行情,专家表示,本轮猪价上涨与2011年相比有明显不同,不会出现2011年的暴涨行情。

  机构预测7月CPI冲高至1.6%左右 下半年有望加速

  随着猪肉价格逐月走高,进而带动其他肉禽及鸡蛋等相关农副产品价格上涨,机构普遍预测,7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可能上涨1.6%左右,比6月加快0.2个百分点。受“猪周期”影响,下半年CPI同比增幅有望持续加速,但总体涨幅可控,物价尚不构成对货币政策的强制约。

  猪价持续上涨 专家:猪价上涨不会推高CPI

  今年三月以来,猪价持续反弹,截至目前反弹幅度已高达57%。在其带动下,鸡蛋价格亦是水涨船高,全国鸡蛋价格7月以来涨幅超过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