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回调无碍反弹延续 四季度布局业绩浪
题材股全线回调 两市放量重挫
⊙记者 屈红燕 ○编辑 颜剑
昨日A股再现深幅调整,沪深股指跌幅分别超过3%和5%,创业板指数重挫逾6%。两市成交重回万亿元。同时,两市再度出现个股大面积跌停。市场人士认为,国庆节后虽然大盘出现强势上涨,但投资者的情绪仍较脆弱,稍有风吹草动,不少投资者便立即选择逃离。这也表明,市场情绪的恢复仍需要时日。
自9月下旬以来,题材股和成长股大幅反弹,多只个股翻倍,抄底资金获利丰厚,但权重股一直蛰伏不动。昨日午盘,银行等权重股出现拉升,却引发题材股和成长股获利资金夺路而逃,诱发恐慌情绪,逾800只个股跌停,创业板指数大跌超过6%,上证综指盘中一度大跌近5%。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报3320.68点,下跌104.65点,跌幅3.06%;深证成指报10915.99点,下跌681.09点,跌幅5.87%。创业板指数报2344.74点,下跌166.42点,跌幅为6.63%。
两市再现跷跷板效应,题材股出现全线下跌,银行保险等权重股逆势上涨。昨日早盘市场热点依然活跃,基因检测、人工智能、电商物流等板块受到资金追捧,然而午盘之后,题材股几乎全线跳水。前期领涨的工业4.0、3D打印、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可穿戴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值得关注的是,在题材股全线下跌的同时,蓝筹股尾盘急速拉升,银行板块领涨,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和民生银行等个股涨幅均超过5%。
本轮反弹结构性行情特征明显,权重股依然处于底部区域。截至昨日收盘,沪深300市盈率为12.6倍,创业板市盈率为86倍,中小板市盈率为54倍。市场人士认为,题材股点燃了近期市场做多的热情,资金昨日流向权重股,未来会否出现风格转换还有待观察,但处于历史估值下限的权重股很大程度上会封锁大盘下跌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昨日两市成交明显放大。当日两市共成交11720亿元,相比10月份以来的日均成交扩大近两成。成交放量,意味着资金的分歧增大:既有获利资金在出逃,也有抄底资金在涌入。
市场人士认为,10月以来,上证综指从3000点起步,几乎没有调整地拿下3400点,而3500点正是前期成交密集区,冲击3500点大关不会一帆风顺,调整也在预期之中。
新价值董事长罗伟广认为,创业板指数距离底部已经上涨近30%,资金获利回吐是正常的,外加前期大跌的阴影依然在,一有风吹草动,投资者就会选择跑路,导致个股大面积跌停,但此次调整更多是反弹过程中的回调,反弹的趋势并没有改变。
“市场震荡是预期中的,不必惊慌。”兴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认为,出现震荡很正常,行情还没有完,“爱在深秋的舞步”要讲究节奏,不是逼空,而是震荡上行,在三季度成交密集区附近震荡会加大,但这个阶段的震荡杀伤力不大,可以通过逢低发掘新机会来获得超额收益。
与此同时,部分私募则在震荡中进行调仓换股。旭诚资产总经理陈贇认为,从四季度初至来年开春,众多重大会议将陆续召开,政策主线催生的热点会此起彼伏,在操作上将密切关注“十三五”规划相关主题。
国泰君安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则认为,企业盈利四季度将企稳,加上无风险利率下降,风险偏好筑底修复,“钱多资产荒”,已开始有高风险偏好资金入场,行情仍值得期待。
星石投资总经理杨玲认为,目前来看,宏观经济仍处在筑底阶段,未来稳增长政策仍需加码,货币政策宽松的方向和无风险利率下行的趋势未变,在流动性较为充裕的大背景下,大类资产仍会向股市持续转移,未来大概率会出现更为健康的市场格局。
四季度布局业绩浪行情
⊙姜韧 ○编辑 杨晓坤
本周最新GDP数据出炉,三季度GDP同比增速6.9%,6年内首次跌破7%增速线。这从另一个侧面意味着中国经济即将见底,而A股总市值称重比例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略高于德股称重比例。因此从宏观经济角度分析,沪指3000点已是A股的基本面大底,牛市已具备重装上阵的基础。
与此同时,美国经济增速往高处看是2%,道指估值是17倍PE,标准普尔500指数接近20倍PE,纳斯达克100指数估值更高超过30倍PE。而A股三大蓝筹指数估值则处于9至12倍PE区间,创业板尚未推出绩优成分指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不具备可比性。因此,无论是从巴菲特的经济称重原理,还是从价值投资的估值铁律,A股市场在全球市场范围内,已处于价值洼地区域,牛市重装上阵势在必然。
假设牛市重装上阵,投资者务必汲取上半年垃圾股投机的前车之鉴,恪守价值投资的铁律。切记寓言故事龟兔赛跑中,虽然乌龟跑得慢但最终却是乌龟胜出,这就是价值投资最形象的比喻。例如,统计数据显示,历年四季度投资A股市场,至次年春季之后的获利概率超过80%,这就是俗称的业绩浪行情。美股也有同样的规律,被称作“狗股定律”,四季度选择业绩和股息率皆佳的上市公司,至次年春季之后的获利概率同样超过80%。由于A股三大蓝筹指数的估值仅在9至12倍PE之间,因此现在A股有大量低估值高股息的蓝筹股存在,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投资者应该珍惜这千载难逢的价值投资机遇。
10月份还是上市公司三季报披露期,投资者可以根据前三季度业绩大致推算出蓝筹股全年业绩。另外,前期国家队多次入市和上市公司密集自救,三季报会展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情况和上市公司增持或回购的准确信息,这可以帮助投资者进一步分析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A股价值低估且密集出现增持回购,在印象中仅有2005年股改期间出现过,这样的价值投资周期可遇不可求啊。
四季度价值投资最独特的优势是次年的业绩浪,海外成熟市场崇尚蓝筹股股息率和上市公司回购股票,但A股市场在以往高估值阶段只能依赖高送转拆细股票烘托业绩浪。目前A股三大蓝筹指数估值远低于美股市场,因此蓝筹股股息率超过美股蓝筹股股息率概率极高,且上市公司回购股票动作频频,因此今年四季度A股市场在蓝筹股估值的有力支撑下,指数有望出现稳步攀升的慢牛格局,至12月份确立牛市趋势的概率极高。
最后,谈一下股票拆细行为,其实美股市场股票拆细行为也不鲜见,最近的案例是2014年苹果公司1股拆7股的送股行为,而中概股领头羊百度在2010年甚至有1股拆10股的送股举措。因此,以股票拆细为引线的业绩浪,关键在于业绩成长性,这是辨别牛奶是否兑水的标准。
【市场焦点】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当前经济仍面临需求不足的问题,四季度货币政策将以定向调控为主,维持宽松环境,同时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仍有运用空间。
日前,中国证券业协会向各家证券公司下发了《证券公司程序化交易指令审核指引》(征求意见稿)等3项自律文件的征求意见函,拟设立撤单/报单比上限等控制指标,对程序化交易指令实施审核。此外,中证协还将建立违反程序化交易相关规定的黑名单,违规者将处以六个月到一年不得参与程序化交易的处罚。
与二季度加仓幅度普遍较大、多数已落袋为安相比,多位牛散在6月下旬A股出现断崖式下跌的背景下,开始适度减仓,但仍未能完全躲过这轮大跌。也有少数牛散在暴跌之下选择坚守,甚至还有相对激进的投资者开始逆势举牌。
【市场动态】
伴随着两融余额的不断增长,沪深两市的成交量也明显回升。在此过程中,融资资金呈现出轮动布局特征,近期持续加码前期相对“掉队”的行业板块。
最新数据显示,10月12日~16日,证券保证金净流出330亿元。需要指出的是,在此前一周该数据才以684亿元的净流入额结束了连续数周净流出状态。也就是说,上一周虽然A股迎来了近三十万的新股民,但是并未如预期一般引入资金,反而出现资金流出的情况。
在银行股尾盘暴力拉升的同时,银行类分级基金中的分级B却未能及时反应,业内人士指出,次日银行类分级B可能会出现高开,流动性最好的银行B(150228)或有较大潜在涨幅。
昨日创业板的大跌成为焦点,其单日成交创出7223万手的天量,并伴随着基于流通市值的高达7.96%的换手率。有投资者怀疑,后市是否会再度恐慌性抛盘,并引领新一轮的下跌。不过,从今年出现较高换手率后的市场走势来看,情况相对乐观。
三季报披露渐入高潮,汇金、证金及其资管计划在三季度买入的公司名单也逐步曝光,截至10月21日,两市已有142家公司披露三季报,其中国家队买入的公司数量高达65家,占比高达45.8%。
数据显示,自8月底反弹以来,33个交易日中,上证指数反弹接近20%,创业板反弹幅度逾40%。随市场上涨加杠杆的幅度迅速,两融余额再度逼近万亿大关。
有10只个股为三季度险资新进个股,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万丰奥威(002085.SZ)、万向钱潮(002111.SZ)、航民股份(600987.SH),持股数量分别达3616.33万股、2963.9万股和1848.84万股。
截至10月21日,三季度有10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出现QFII身影,持股总数达1.31亿股,市值达34.83亿元。其中,有5只个股为QFII本期新进股票,4只个股获得QFII本期增持。
【海外市场】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1日继续收跌。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下跌48.50点,收于17168.61点,跌幅为0.28%。
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1日小幅上涨。欧洲其他两大主要股指也均收涨。
【后市观点】
虽然经济增速放缓,但进一步下行空间有限,不会改变A股行情方向,赶底预期、结构优化和政策刺激还有望对市场构成支撑。短期市场步入震荡整理期,风格料出现一定切换,但反弹窗口不会就此关闭,投资者应精细择股、波段操作。
当前支撑市场反弹的逻辑并未发生变化,但存量博弈的格局下,技术面的压力不容忽视。8月24日的缺口附近的套牢盘压力较大,市场风格的快速切换也印证了补缺路难以一帆风顺,后市仍需反复震荡换手、夯实根基。
针对后市,不少公募基金人士表示不必太悲观,昨日调整不意味反弹行情结束。今年四季度和明年或有较好行情,短期操作可稍微谨慎。
从经济增速、A股新增投资者数量、参与交易投资者数量、社保基金持仓变化的数据看,股市活力不断被激发,势仍向好。
只要股指没有跌破前期震荡区间的上沿,可以将其看成是一次回踩确认支撑的过程,要想跌破盘整了一个多月的底部区间难度还是不小的,股指整体下跌空间非常有限。对于一些优质个股,完全可以逢低加大买入力度,毕竟市场优质个股资源还是相对稀缺的。
综合考虑“政策性利好累加效应+投资者交易意愿逐渐增强”等因素影响,维持A股有望延续修复性反弹的预期。建议投资者在坚定未来慢牛行情预期的同时把握难得的低吸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