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板6周年七成公司股价翻倍 催生10余位百亿富翁

2015-10-30 07:38:37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作者:

  今日(10月30日),创业板企业正式挂牌6周年。6年时间,创业板公司数量由28家扩大到484家,股本1669亿股,为2009年的48.2倍;总市值增长20余倍,达到36456亿元。

  生逢盛世的创业板也书写了津津乐道的造富神话。《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9月25日,创业板共有450家公司复权后股价高于发行价,仅34家公司股价破发。其中342家公司最新复权价较发行价涨幅超过100%,占总共484家公司的比例超过七成。

  按最新持股情况算,创业板公司董事长的持股市值几乎都过亿元,而兰蓝思科技周群飞、乐视网贾跃亭等10余人,更是持股市值超过百亿的董事长。

  但在背负着支持创业企业发展、落实自主创新战略历史使命的创业板,中国互联网企业屈指可数。受硬性盈利要求、发审速度、新政落地缓慢等因素影响,资本热捧的互联网类创新型企业上市仍面临实质性障碍。

  新兴产业贡献占比高

  从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挂牌上市至今,创业板已走过6年时间。6年时间里,新上市公司数量逐年增加,截至2015年9月25日,创业板共有484家上市公司,总股本1669亿股,为2009年的48.2倍;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36456亿元,为2009年的22.6倍;截至2015年9月25日,创业板公司IPO累计融资规模为2751.95亿元。

  经历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以及国内经济承压等考验,创业板公司收入增长率6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来自深交所的数据显示,创业板公司平均收入规模已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8.25亿元,增幅达170.5%。

  创业板开板以来,每一次牛市行情,都有创业板公司踊跃的身影,今年牛市行情中涨幅最为凶猛的“妖股”,多数来自于创业板。其中,乐视网于2010年上市,10月26日复权收盘价相比发行价上涨2898%。此外,迪安诊断、卫宁软件、东方财富、暴风科技等13只个股上市以来涨幅超过1000%。

  深交所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30日,创业板已有354家战略新兴产业公司上市,广泛覆盖于新一代信息技术(134家)、节能环保(54家)、高端装备制造业(46家)、新材料(44家)、新能源(25家)和生物(51家)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的板块特色。

  在2014年和2015年上半年,创业板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司分别贡献了创业板71%的营业收入、73%的净利润和75%的营业收入、83%的净利润,成为创业板的中流砥柱。借助资本市场平台,354家公司通过IPO融资累计超过1884亿元,上市前至2014年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达到26%,体现出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的成长性。

  互联网企业上市难题未解

  创业板带来的财富效应也激起了广大创新型企业、成长性企业的上市热情,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上市仍面临较大实质性障碍。

  在2009年至2015年的6年间,创业板每年新增上市公司数量分别为36家、117家、128家、74家、0家、51家和78家,有限的上市数量使得大量创业创新企业止步。

  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5年上半年,境内企业海外上市的数量分别为163家、114家、74家、92家、113家和35家,海外上市企业数量远超过创业板市场,其中更不乏阿里巴巴、京东等优秀企业。

  经济学家宋清辉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创业板没有成为国内优秀互联网企业主要融资港湾,原因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拟上市企业盈利有硬性要求;其次发行审核效率过于缓慢;最后是相关助力到创业板挂牌的政策落地缓慢。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14年5月,创业板准入条件进行了适度调整,取消了持续增长的要求,但财务准入门槛仍要求发行人已经盈利。另外发行上市效率对融资饥渴的创业企业形成掣肘,与海外市场平均三四个月的发行审核周期相比,创业板市场一至两年的发行审核周期显得较为漫长。

  国内一家创业板公司创始人曾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审期间,为保证业务、财务等的稳定性,公司不敢进行大规模投资、并购重组,在行业对手突飞猛进的时刻,审核成本对公司发展产生了制约。”

  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发〔2015〕32号)文件,要求积极研究尚未盈利的互联网和高新技术企业到创业板发行上市制度,政策为互联网亏损企业及VIE架构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迎来了转机,但何时能够落地执行至今仍不得而知。

  宋清辉表示:“上证所和深交所展开‘白刃战’已经很多年了,上交所新兴战略板一旦设立,将给深交所的创业板带来直接的威胁和挑战。创业板市场需要进化的更开放,加快发行上市的审核节奏、避免各项政策迟迟不落实,尽早推出创业板尚未盈利企业上市政策,降低VIE架构企业回归上市的难度,成为VC、PE退出的新渠道。”

  【创业板六周年盘点】

  创业板六周年总市值增逾20倍 制度不断完善

  深圳证券交易所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25日,创业板共有484家上市公司,总股本为1669亿股,为2009年的48.2倍。按当日收盘价计算,总市值为36456亿元,为2009年的22.6倍。

  创业板六周年:公司数增16倍 七成公司股价翻倍

  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创业板公司数量扩至484家,相比开板初期,增长16倍,年均增长76家;总市值突破4.5万亿元,相比2009年增长30倍,其中,百亿元市值以上公司128家,占比26%。同时,创业板公司收入增长率六年来始终保持稳定增长,平均收入规模已由2009年的3.05亿元增长至2014年的8.15亿元,增幅达到167.21%。

  创业板六年累计现金分红434亿元 汇川技术最慷慨

  自创业板开板以来,创业板上市公司累计现金分红金额为433.51亿元,具体到个股方面,从2009年至2015年中期的现金分红总额情况来看,有131家公司累计分红总金额超过亿元,其中,汇川技术12.73亿元、汤臣倍健9.87亿元、乐普医疗8.16亿元、神州泰岳7.13亿元、大华农6.94亿元、上海凯宝6.57亿元、开山股份6.51亿元、大富科技6.06亿元、华谊兄弟5.44亿元、东富龙5.27亿元成为创业板设立以来现金分红最为慷慨的十家公司。

  创业板六年扩至484家 并购重组批量产富豪

  自从2012年下半年A股市场暂停IPO以来,并购重组正成为富人们另一重要创富途径。尤其是创业板的并购重组更是批量造就了“黑马”,从而奠定了创业板批量产“富豪”的“良好传统”,直至目前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因并购重组而发财的创业板老板再次体会到2009年创业板刚刚推出时的揽金盛况。

  【创业板公司的那些事儿】

  全通教育曾以467.57元创A股最高价

  全通教育自2014年1月21日上市以来,从发行价30.31元/股一路上涨,尤其是从今年年初开始,简直是以火箭的速度,最高曾涨至467.57元/股(除权前),一度超过茅台成为股王,被成为2015年创业板的“大明星”,并成为A股有史以来的第一高价股。

  乐视网成“故事大王” 资金追捧市值增速拔头筹

  今年上半年,乐视网可谓是备受关注,在二级市场上出尽风头,成为资本追捧的宠儿。2015年2月16日,乐视网迎来连续5个交易日的第四个涨停板,涨停价为84.89元,乐视网总市值达714.09亿元,排位上升至创业板第一,这也是该股时隔一年之后再度登顶创业板市值第一。2014年初,乐视网市值就曾一度冲到410亿元,成为创业板市值最高的公司。

  金亚科技三季度巨亏 或落单创业板首批“28星宿”

  2015年6月12日,金亚科技发布了暂时撤回重大资产项目申请的公告,并于8月31日宣布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2009年10月30日,中国资本市场上迎来了首批28家创业板星宿,而经过6年时间的洗礼,首批28家创业板公司中有的已经发展壮大,但也有部分企业逐渐失去昔日的辉煌,等待它的是面临暂停上市的可能。金亚科技就是其中的一家。

  暴风科技:从“妖股”到夭股还要继续多久?

  谁都不想被说成妖股,但是不是妖股,还得数据说了算。比如,暴风科技。发行价7.14元/股的暴风科技,2015年3月24日上市开盘价9.43元/股,自此直到5月20日,38个交易日里,暴风科技总计只有1根阴线,剩余的37根阳线中,有35根以涨停报收,其中又有33根是一字涨停。眼见着创新高有望,10月26日,暴风科技以跌停报收。随即,暴风科技又宣布停牌了……

  【最新阅读】

  深交所:积极推动创业板更顺畅发展

  在创业板迎来6周年之际,通过梳理创业板过去6年的发展历程,深交所认为,创业板以创新给资本市场交出了优秀答卷,创业板市场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经济转型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应该注意到,创业板市场面临一些问题。对此,深交所表示,将积极推动创业板形成更加顺畅的发展机制。

  “专门层次”门槛可介于新三板创业板之间

  深交所表示,将推出创业板专门层次,以满足尚未盈利、以及已实现盈利但尚未补亏的互联网和科技创新企业在境内上市融资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