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炒作集体退潮 行情升级望转向新蓝筹

2015-11-03 06:59: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

  11月行情开局不利 题材炒作集体退潮

  ⊙记者 王晓宇 ○编辑 颜剑

  昨日是A股11月的首个交易日,各大股指走出冲高回落的走势。受泽熙投资掌门人徐翔被抓事件影响,题材股集体哑火,成交量能继续萎缩,市场多头人气衰减。展望后市,机构认为,存量资金博弈下,成长股行至前期成交密集区间面临较大阻力,短期市场有望走出调整格局。

  庄股集体重挫

  周一早盘,沪深两市双双低开,泽熙概念股成为全场焦点。如预期般的,泽熙重仓个股如康强电子、华丽家族、东方金珏等跌停开盘。泽熙事件所产生的影响震慑了庄股,特力A、潜能恒信等股票也被一字封于跌停板上。

  市场并未因此吓退,低开的A股在开盘后强势反弹,股指展开逐级震荡上行,沪市、深市联袂翻红,人气龙头创业板指数在低开近3个百分点后上演倒V型大逆转,临近午盘一度涨逾1%。题材股全线回暖,泽熙重仓股东方金珏、文峰股份等打开跌停,高送转及次新股集体爆发。

  然而,稍微回暖的多头人气午后又被浇上一盆冷水。次新股及高送转难以力挽狂澜,题材股陆续退潮,股指携手跳水,创业板渐次失守五日、十日两条均线。

  泽熙重仓股及庄股被“打回原形”,康强电子、华丽家族跌停,东方金钰、先锋新材、葛洲坝、鑫科材料、美邦服饰等股价大跌。特力A、梅雁吉祥、潜能恒信等前期表现激进的题材股集体失色。此外,充电桩、智能电网、博彩等概念股也在跌幅排行榜前列。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收报3325.08点,跌57.48点,跌幅1.7%;深成指报11304.88点,跌241.18点,跌幅2.09%;创业板指数报2432.04点,跌1.87%。两市合计成交7441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下降近8%。沪市成交量再度跌破3000亿,市场期待的风格转向蓝筹再度落空。

  机构谨慎看后市

  在大盘面临方向性选择之际,昨日股指的冲高回落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市场做多信心。

  某沪上券商资管投资总监认为,受徐翔被抓事件影响,市场短线调整压力增大。一些活跃资金可能基于规避风险考虑而有所收敛。但中长期而言,监管层打击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的行为,有利于净化市场风气,并加速A股的投资风格向价值投资转变。

  某大型上市券商投资经理认为,即便没有徐翔事件,市场反弹至今也有调整需求。创业板已反弹至三季度成交密集区,增量资金入场步伐缓慢,在存量资金博弈格局下,面临较大的上行阻力。

  10月初市场反弹以来,证券保证金增长乏力。首周两日流入的684亿便在第二周流失330亿元,第三周虽实现净流入,但仅有125亿元。

  兴业证券报告也指出,11月行情操作难度加大,大概率区间震荡。当前位置的风险收益比并没有明显优势,持续全面性做多难度增大。11月行情也面临更多政策面的不确定性,金融反腐等都会扰动短期风险偏好。

  华泰证券市场人士表示,题材股大幅炒作后缺乏全局性的刺激题材,三季度业绩报告也显示上市公司四季度业绩也不容乐观,资金面充裕可能支撑市场不会深幅调整,但短线看投资者信心决定短线市场波动。建议投资者继续轻仓观望。

  行情升级转向塑造新蓝筹

  ⊙记者 张德良 ○编辑 杨晓坤

  过去一个多月时间里,各成长投资主题轮番启动,已引导一轮修复行情。近期渐入审美疲劳,行情升级不以指数突破为目标,而是转向新蓝筹。

  此前,成长主题沿产业主题而展开,从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产业链,再到数字营销、在线教育、体育、大健康、人工智能、虚拟现实,中间也诞生了一批领先股。这批领先股带领大盘摆脱恐惧并筑底回升,但近期放量滞涨。就技术分析角度,这批领先股从大型空头排列状态转向大型多头排列,实现趋势逆转。当前已不是继续向上拓展,而是巩固强化这种多头排列,回试中短期均线也是合理选择,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万马股份、比亚迪、万向钱潮等。现阶段,只要这批领先股维持强势(股价稳定于中期均线以上),修复行情就会持续深入。因为,宏观因素角度,稳增长、着力转型升级的大格局已形成,利率下行持续,宽松环境维持,虽然打击内幕交易、操纵股价行为等会扰动市场心理,但不会形成系统性做空,整体上,市场环境呈稳定健康发展趋势。因此,我们的关注点应侧重于趋势演绎。

  依照领先股运行趋势,目前股价已越过250日均线并准备转向长期多头排列的,包括创业板综指、中证500、中小板指数在内,隐含投资标的为数众多(归结为第二梯队),缺的就是新催化剂。第二梯队品种有效启动,就将引导指数由区域震荡转向攻击性上涨,修复行情也就由弱反弹转向中大级别上涨行情。突破口可以是领先股的主题延伸,像新能源汽车、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但最丰富内涵的应该是国企改革。

  首先,产业链购并正成为大风口。各层级正大力推动国有资产证券化率提升,预期未来几年至少10-20万亿元国有资产会通过并购、重组、上市等方式进行。除传统模式外,更具影响力的是产业链并购,也体现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像紫光集团,近期在大数据存储领域的全球产业链购并,大幅提升紫光股份的估值预期,其市值已近千亿(按定增后,市销率3倍),当前其估值定位转向稳定,市值比价效应也开始显现。具备产业链购并基础的还有不少,像浪潮集团的浪潮信息(市值280亿,市销率4倍)、中科院系的中科曙光(市值270亿,市销率8倍),还有CEC的中国软件、振华科技、深桑达等。

  其次,中概股借壳回归,也在塑造一个新蓝筹群体。近期一批中概股通过借壳等创新模式快速回归,像数字营销龙头分众传媒借壳七喜控股,银润投资并购学大教育,手游第一股巨人网借壳世纪游轮,每一个案例的背后,基本上站着的是各新兴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不断创造A股并购重组史的同时,也在塑造着一群新产业蓝筹。

  塑造新蓝筹的类似案例还有更多形式,像创业板的大华农,通过吸收合并成为温氏股份,一跃成为创业板第一大市值股。这种新蓝筹的塑造,会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常态。像军民融合、金融业的升级等都是可以持续关注的领域。

  换言之,修复行情的升级并不是体现于指数突破,而是内部结构转变。传统产业衰退,新产业兴起,两股能量对冲,最可能的结果就是指数陷入区域震荡。精选成长龙头,追求新蓝筹才是未来核心的投资思路,而不是盲目猜想指数创新高。而且,面对历史性的经济转型升级,所有成长主题以及所带来的新蓝筹股演变过程都充满变数,理性的交易策略就是不盲守,而是灵活应变。

  【市场动态】

  各路资本争相埋伏保险股 押注未来“确定性增长”

  在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增速式微的大环境下,保险板块前三季持续两位数的净利正增长,引来各路资本争相布局——前有证金汇金、后有公募私募,一致性可谓空前。

  基金三季度仓位明增暗减 持仓行业集中度下降

  2015 年基金三季报已披露完毕。经测算,六成左右基金进行了主动减仓,但是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的权益类基金仓位反而较上季度有所提高。

  题材+防御成三季报布局主线 金融品种成长线资金新宠

  数据显示,截至11月2日,社保基金现身667家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对制造业、房地产和医药等板块青睐有加。新进和增持股票的行业分布上,保险资金则偏好IT、食品饮料、制造业、医药等,部分金融股也获得多路资金大手笔“新进驻”。

  沪股通已连续10日净流出 外资机构对A股看法现分歧

  自10月16日以来的10个交易日中,沪股通连续呈现净流出状态。这也是沪港通开通以来,沪股通首次出现连续10个交易日净流出现象。

  【海外市场】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日收涨

  受良好经济数据鼓舞,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在11月的第一个交易日收涨。截至当天收盘,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比前一交易日上扬165.22点,收于17828.76点,涨幅为0.94%。

  欧洲股市普遍上涨 伦敦股市2日基本收平

  伦敦股市《金融时报》100种股票平均价格指数2日基本收平,报收6361.80点,比前一交易日微涨0.71点,涨幅为0.01%。欧洲其他两大主要股指均收涨。

  【市场观点】

  过剩产能出清品种或迎来机会

  出现产业复苏苗头显现或产能出清速度较快的品种,除了化纤、服装等领域外,还包括光伏、风电、管道运输等产业股,此类个股后市有望成为热钱关注的新焦点。

  12大券商策略周报:降低预期 震荡中等待更多信号

  年底前落袋为安的博弈情绪将占上风,投资者集中采取避险行为是当前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非常容易放大市场波动。

  私募谋局2016:看好明年慢牛行情

  从刚刚闭幕的十一届北京金博会上获悉,近期私募正积极谋划2016年投资策略,随着三季报陆续披露,不少私募研究员已奔赴各地调研。

  四季度行情可期 基金聚焦经济结构转型

  业内人士认为,四季度收红是大概率事件,投资者可在此时点加大权益类基金的配置比例,而基金四季度的投资策略也可从刚刚公布的三季报中初见端倪。

  缩量盘整格局暂难打破

  短期市场仍将处于当前难上亦难下的缩量整理走势当中。在震荡格局难破的背景下,建议投资者着重布局三季报业绩成长性好的新兴产业以及前期反弹过程中滞涨的品种。

  股市环境向好 A股酝酿跨年度行情

  各类稳增长政策和行业规划政策频出,市场热点活跃。十八届五中全会落幕,投资者对行业热点可持续性都有所怀疑,但由于未来一段时间看不到利空,所以经过震荡后,反弹很可能还将持续。

  上海迪士尼敲门 题材股分阶段受追捧

  随着开园临近,资本市场围绕上海迪士尼又拉开了新一轮的炒作。“迪士尼概念”股票近两三个月来出现了超越多数行业的涨幅。

  十一月首日现倒V走势 缩量收阴释放变盘信号

  分析人士预计,沪指在3300点至3450点区间仍将反复震荡,但在改革预期与货币宽松持续利好影响下,市场中长期向上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