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午盘跌破3600点 短期或受困两大因素

2015-11-13 10:02:53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

  中国证券网讯 周五盘中,股指震荡下行,沪指跌逾1%跌破3600点,创业板指重挫跌逾3%。截至10:39,上证综指报3579.31点,跌幅1.48%;深证成指报12342.03点,跌幅2.3%;创业板指报2701.06点,跌幅3.01%。

  盘面上看,超级电容、迪士尼、电力行业、上海自贸飘红;食品安全、次新股、3D打印、互联网、基因测序、国产软件跌幅居前。

  隔夜美联储多个官员发声,进一步强化了市场对12月美联储加息的预期。近期有外媒调查显示,约92%的商业和学术经济学家预期,美联储会在12月15-16日的政策会议上上调基准的联邦基金利率。仅约5%左右的经济学家称美联储会等到3月份再采取行动。

  除此以外,市场在经过前期的持续反弹后,自身也拥有调整的需要。市场11月4日之后出现六连阳,使得创业板整体估值再度上升到100倍上方,创业板市场短期继续上涨或将遇到较大阻力。而作为此轮反弹龙头的创业板一旦迎来短期调整,也将加剧市场的震荡。

  上述两大因素可以说将成为近期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市场短期内的震荡或将加剧,部分前期炒作较为热烈的板块和题材或将迎来一波调整。

  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大多数机构投资者对10月以来的本轮反弹行情,准备并不充分。这也意味着,许多私募和公募等机构目前仓位较轻。而随着年底时点的临近,机构发动年底行情,争取业绩排名的动力也在逐渐增强。

  根据这一背景来看,场外资金势必会抓住市场调整的机会,逐步吸收低成本筹码。从这一角度来看,市场不太可能出现太大的向下空间。

  但另一方面,市场前期题材股炒作风格或将迎来转变,机构投资者喜好的二线蓝筹、业绩较好的成长股,或将成为年底前的重点题材。

  为此,券商、保险等非银金融在经过充分调整后,或仍有望迎来第二波上涨;另外,年报业绩预期较好且带有高送转的题材,也值得持续关注。

  天信投顾就表示,当前操作上,可以分两块来布局。一方面,就是关注具备高成长性预期的个股,最好结合当期热点;另一方面,就是关注低估值板块,重点关注低PE的有色板块,此外还有电力、基建等龙头股的投资机遇。

  【市场聚焦】

  MSCI首度宣布14家中国公司纳入旗下指数

  MSCI公布了半年审核报告。14家中概股首度纳入MSCI旗下的中国指数(MSCI China Index)和新兴市场指数(MSCI Emerging Market Index)。根据MSCI研究机构的测算,届时将吸引70亿美元被动外资流入纳入指数的成分个股。

  “两点半魔咒”失效 A股投资去伪存真

  6月以来,A股市场流传着“两点半魔咒”的说法,即午后交易最后半个小时左右,行情往往出现诡异的跳水或逼空上涨。有关“决战两点半”、“惊人两点半魔咒”的众多市场传闻令投资者对股指的时间点现象心存疑惑。

  “大本营”遭震慑 游资江湖格局生变

  过去数年,老牌的游资早已放弃在二级市场赚辛苦钱的模式。比如曾被称为股市游资代表和徐翔最近数年操作手法及发生了重大变化,其方向逐渐延伸至一级市场。

  【市场动态】

  证券公司三季度大举增持地产股

  继2015年第一、二季度增持之后,证券公司2015年第三季度投资于股票的额度达到815.73亿元。从行业偏好上看,证券公司对房地产的持股市值由2015年第二季度的第八名跃升至2015年第三季度的第一名。

  沪股通“最长资金净流出周期”:18个交易日撤245.5亿

  自10月16日至今,沪股通持续处于资金净流出状态,为去年11月17日启动以来首次外资借道沪港通连续资金净流出时间最长的一个周期,累计撤出资金超过200亿元。截至11月12日的连续18个交易日,沪股通累计净流出资金245.5亿元。

  机构资金出逃 短期市场或分化

  从资金流向看,周四两市资金流出428亿元,而超级机构与机构资金流出达到了456亿元,散户与中户流入资金为58亿。

  【市场观点】

  公募:年底关注信息消费和个性化服务题材

  部分基金经理坦言,最后两个月的投资布局必须围绕风口上的题材股,尤其是涉及新兴消费和个性化服务的领域,同时适当提高题材股的想象空间并看淡估值。

  部分券商:结构性行情尚未终结

  机构人士认为,从此番上涨的驱动因素看,IPO重启的消息是造成券商股全线大涨的主要驱动力。在资产配置荒下,股市仍然是场外资金重点配置的资产。短期内震荡格局延续,板块结构性行情犹在。不过,由于券商板块已经提前大涨,对利好消息有一定程度的透支,在消息兑现后走势可能弱于上周。

  私募认为A股震荡上行趋势不改 部分主动加仓

  私募人士认为,当前市场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状态,IPO重启等因素对市场冲击有限,经历短期盘整之后,A股市场中长期震荡上行的趋势不改。

  短期回调信号增多 长线谋划A股冬播

  多数分析人士认为,从波段节奏上来看,四季度下半段(立冬至年底),机会小于金秋收获季,操作难度加大。投资者应耐心静候,择时布局冬播。

  A股马太效应下的投资逻辑 两条选股思路或能弯道超车

  A股自10月份反弹以来,“马太效应”非常明显,“强者愈强、弱者愈弱”:以创业板为代表的成长股强者恒强,而周期股则持续颓势,行情分化进一步加剧。

  年底“补涨股”操作指南:两类股可深挖(名单)

  10月以来,沪深股市涨势如虹,不少个股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内股价翻倍,如智度投资、信息发展、潜能恒信等3股10月来涨幅超过200%,易尚展示、金桥信息等逾50只个股幅超过100%。

  张忆东“警报”强:得意别忘形 任泽平“边鼓”响:风格或切换

  近日两大知名分析师——兴业证券张忆东和国泰君安任泽平都先后表达了对A股在谨慎乐观基础上的警示。

  十大机构论市:盘面惊现三大现象

  指数还有震荡需求,但下行空间有限,但近期连续的缩量走势表明,获利盘在逐步出逃,短期有待新资金的介入,这期间,指数还有上行基础,但赚钱难度或将逐步增加。操作上,指数还有反复,目前可适当减仓高抛,不宜再去追高,耐心等待市场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