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指再失3600点 “春季行情”仍可期
⊙记者 黄璐 ○编辑 浦泓毅
横盘多日后,大盘周一出现较大幅度调整,沪指震荡下跌2.59%,创下一个月来单日最大跌幅。上证B股指数暴跌7.90%,创下逾4个月单日最大跌幅。
分析人士认为,年末资金获利回吐、调整压力释放、对明年年初解禁潮的忧虑等成为短期影响市场风险偏好的主因。而靴子落地之后,“春季行情”依然可期。
大盘有力调整 B股遭遇重挫
昨日早盘,两市维持震荡,题材个股涨跌互现,券商、VR、智能机器等题材板块活跃。但11点后,B股骤现跳水。截至午间收盘,上证B股指数由盘中涨逾2%高位下挫逾4个点,收跌2.34%,A股则维持窄幅震荡。
午后开盘,B股继续放量下挫。开盘仅5分钟,上证B股指数跌幅即扩大至逾6%,午后一度跌近8%,耀皮B股、仪电B股、海立B股、金山B股等近40只B股收盘跌停。
与此同时,A股也在午后展开震荡调整,盘中多次跳水下行,沪指失守3600点。非银、房地产、建材、煤炭等板块成为下跌重灾区。截至收盘,上证指数跌近百点,报收于3533.78点,跌破5日均线、10日均线、20日均线及30日均线;深证成指报收于12686.34点,跌幅2.27%。创业板指数报2735.49点,跌幅2.12%。两市成交额共计8973亿,较前一个交易日有所放量,但依然维持在万亿以下。
上证B股指数收盘跌幅达7.90%,总成交额为34.49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增长了1.43倍;深证B股指数跌幅则较为收敛,下跌4.87%,但成交额亦较前一个交易日大幅放量。
多因素扰动年底行情
值得注意的是,上证B股指数跌幅远大于深证B股指数,且B股较其A股上市公司的跌幅更为明显。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沪市B股以美元计价,此前受美联储加息及其预期的影响,美元上涨直接推动了B股前期连续上涨行情。9月初至今,上证B股指数已累计涨逾40%。许多个股已回归至股灾前水平,部分个股已经翻倍,因而年末资金获利回吐预期强烈。
至于A股的下跌尽管来得突然,却并不意外。多家主流券商研究机构认为,横盘多日后调整压力的释放需求、“减持禁令”即将到期的心理影响等因素构成了市场的如期调整。
朱雀投资认为,市场大跌的根本原因在于沪指在3600点以上横盘多日上攻失败带来了正常的调整压力释放。而A股显著的“羊群效应”会导致抛售行为的一致性加大了市场波动,但3400点仍然是比较安全的底部区域。
海通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荀玉根认为,投资者眼下的担忧是1月8日“减持禁令”到期,对于市场担心的“减持禁令”到期带来的市场影响,产业资本减持并不会改变市场原有运行趋势,且禁令到期后减持规模或小于1400亿,对市场影响不大。此外,券商杠杆业务监管从严、注册制推进加快、12月美联储加息引起汇率及风险资产波动也对近期市场风险偏好带来影响。
“春季行情”依然可期
市场普遍预期,每年一季度市场将出现一波“春季行情”,背后原因在于年初信贷释放带来的流动性宽松、经济数据缺失带来对基本面的乐观预期及保险等机构投资者的“习惯性加仓”。
申万宏源认为,需要纠结的并非春季行情的有无,而是春季行情持续的时间。部分投资者认为,上涨行情持续到春节前已是极限,进而认为时间、空间有限而停滞不前,这反倒为春季行情提供了很好的微观结构基础。大股东减持压力、股票市场进一步发挥融资功能等供求矛盾众所周知,并无预期差。预期差在于:大股东作为高风险偏好人群同样受困于资产荒,真正抽离的资金有限。明年一季度资金需求还未启动,而资金供给却确定,是股票市场相对较好的时间窗口。
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授权决定,意味着从明年3月开始,注册制实施将具备法律条件。这项改革被市场认为将会循序渐进地开展。安永大中华区A股业务主管合伙人汪阳表示:“目前,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正在组织研究与注册制相关的配套规章和规则,但估计放开的节奏将循序渐进,因此预计不会造成新股大规模扩容。”
相反,由于这段时间处于海外政策及A股上市公司业绩的信息真空期,未来半个月到一个月时间内,跨年行情仍可期待。朱雀投资认为,人民币汇率下行后短期将处于一段稳定期,明年一季度仍有望出台降准等政策,并且伴随本周打新资金回流、未来一段时间市场也将是IPO真空期,唯一利空就是1月8日的解禁潮带来的资金供需压力。但回溯历史,减持并不会改变趋势。
【市场焦点】
B股市场正处于淘金“B转A”的历史阶段,但投资者仍应该重视风险收益比。同时从成功B股投资者的经验看,持有长跑健将仍是首选。
从即日起6个月内,A股大股东及高管不得减持股份。此禁令将在明年1月8日到期,后续是否有新政出台、解禁规模、减持规模,以及哪些行业和个股将承受潜在抛压,成为当下市场的焦点。
随着6个月期限即将到期,“减持潮”一说渐渐流行开来。然而,6个月里,宏观经济和市场层面都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个预期中的“减持潮”会不会如约到来呢?
【市场动态】
受年中股市巨幅震荡影响,券商两融自高位回落后,近一个月来一直在1.2万亿附近徘徊,而同为融资创新类的另一大业务股权质押逆势增长。
以昨日收盘价计算,明年解禁市值约2.4万亿元,相比今年减少17%。从近五年解禁市值来看,明年的解禁规模较大,仅次于今年。
在经历今年市场“风险教育”之后,公私募等机构投资者认为,今年高送转行情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涉及到年后大股东减持禁令到期等的影响因素,此外近期部分个股的股价快速反弹甚至创出新高,若有高送转的预期,也宜求稳为主,抓取一些个股阶段性机会。
数据显示,机构出现在多只个股的买入龙虎榜数据中;其中,上海物贸、烽火电子、山东矿机、海源机械、电光科技、中泰股份等6只个股获机构买入,无机构卖出。
【海外市场】
纽约股市三大股指28日下跌。28日是美国圣诞节假期之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当天没有重要的经济数据和大公司财报公布,投资者主要关注国际油价的走势。
法国巴黎股市CAC40股指28日尾盘报收于4617.95点,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5.23点,跌幅为0.97%。德国法兰克福股市DAX指数跌幅为0.69%;英国伦敦股市当天休市。
【市场观点】
市场运行仍将处于上涨无力、无量阶段,年内最后一周可能会是最近三年来表现最平淡乏力的一周。操作上,可布局但需缓慢、渐进,宜围绕“心安”主线。
A股市值结构也因大量小市值成长股上台阶,转向相对稳定的“橄榄形”,即大量品种密集于中市值区间,要打破这种相对稳定的市值结构,需要在多次反复中寻找突破口。
邓海清表示,股市新制度的实施、牛市根基的重塑,给市场带来了短期的不确定性,市场调整是正常和合理的。但这恰恰表明了股市正在逐渐走向理性,长期慢牛成为可能。
净流出规模大幅上升折射资金离场加速,心态谨慎;不过市场昨日大跌主要受到B股拖累,原有震荡盘升的趋势不会就此逆转。事件冲击引发的“挖坑”一定程度上有助春季行情的布局,特别是优质品种迎来低吸良机。
临近年底,A股市场调整主要是受四因素的影响。至于近期行情,万家基金认为利率下行推动大类资产配置转向股市的趋势不变,宽幅震荡仍是近期行情重点。